论影视作品中的色彩表达
2009-04-01陆永祥
陆永祥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将中外经典影片中色彩的运用作了详尽的比较。从而得出:中外艺术家对于色彩的理解和把握虽不尽相同,但对于色彩的表达则各有所长。国内影片运用色彩犹如中国水墨画一样抽象而灵动,而西方影片中对色彩的运用则主要是在尊重客观色彩的前提下,多以写实主义手法表现。这正如东西方文化的迥异,带给人类文明以多彩的面貌。
关键词色彩表达,象征,情感体验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从它的诞生伊始便不间断地向其他姐妹艺术学习,汲取养料。譬如绘画,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优秀电影作品中,静止的画面都像是一幅幅绘画作品。有的似国画抽象空灵,富于东方意境,有的似油画厚重,色彩绚烂。从某种角度上说,电影导演就是在胶片上作画的画师,光影之中的色彩便是画师手中的画笔。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带来艺术家对色彩的不同理解,但不能阻碍导演运用相同的色彩语言来表达各自不同的情感和感受。
一、红色热情
红色是有彩色系中最为瞩目的色彩。说到红色在电影中的表达,观众最为熟悉的可能是张艺谋的影片,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英雄》等影片中的红色都带给观众不可磨灭的印象。张导本就是摄影出身,所以对画面的苛求自有原因。观看他的影片犹如欣赏中国画中的重彩画,色彩浓郁绚丽,给人以无限激情,具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可谓是东方的“色彩狂欢”。在《红高粱》里,红色完美地贯穿了整部电影。红高粱地里的野合、红色的高粱酒、红色的肚兜,特别是影片结尾那个画面: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血红的高粱漫天飞舞,就连人物本身也被渲染得遍体通红。而这种红色的狂欢,让观众不由得随着电影中的情节跌宕而狂欢、呐喊,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人性的渴望,感受到了生命本身的律动。在其作品《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张艺谋的色彩运用更加成熟,在大肆渲染之余,更加理性化了,好似在绘画作品中考虑到画面的“构成”。《菊豆》里的杨天青把菊豆按在地上时,就出现了一些一丈多高、遮天蔽日的倾泻而下又在染池里越堆越高的红染布,强烈刺目的色彩通过生理对人造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冲击,同时作为性欲或生命欢腾的象征是对愚昧压抑的染坊的巨大否定。而《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那些剌目的大红灯笼,则像一把把带着血色的剑,刺穿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性的愚昧。必须指出的是,对张艺谋来说,问题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他对红色的偏爱,更在于他善于利用其他颜色与红色形成对比,产生矛盾从而更加凸显之。例如,在《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封闭的宅院往往弥漫的一种令人窒息的青灰色。然后骤然地一块坠落的红染布、一簇大红的灯笼出现在画面里,就如一团燃烧的火焰般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在欧洲,最善于色彩表达的电影艺术家基耶斯洛夫斯基则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在其影片《红色》中既让红色无处不在,多次重复出现,以其鲜明有力的视觉冲击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从中直接感悟色彩的涵义。同时又不随意涂抹、漫无边际,而是尽量符合生活中日常经验的真实感受:红色汽车、红色服装、红色的交通灯……都是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红色》中亮丽的女大学生瓦伦婷出现在红色的大幅广告牌上,另一个角色法律系的学生的每次出场总会有一片红色在画面一角显露:一辆红色的轿车,一扇红色的门面,抑或一角红色的屋檐。他们周围的相近的红色仿佛在暗示一份机缘近在咫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这种风格好像很有别于张导的风格,就像绘画中表现派和写实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孰好孰坏?其实无论表现手法多么迥异,目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与观众产生共鸣,发人深思,珍惜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
二、蓝色诉说
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蓝色是灵性的,它象征宁静与理智。张艺谋在他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中有大量展现原生态天空的镜头,那种纯净的湛蓝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丽。影片带着我们走到了云南的山村,去寻找那没有被“污染”的世界所留下的痕迹。蓝色是纯净、清澈的,是荡涤俗尘、返璞归真的真实与觉醒。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更需要的就是像这样,不加任何渲染,最真实的感情。因此张导再次恰当地运用了蓝色,以一种水面无渡、平铺直叙的方式,反映了亲情的厚重深沉之美,赢得了观众们的心和感动。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片如其名,其中最突出的色彩运用显然是作为冷色调的蓝色,以其孤独、庄严等象征意义来配合影片的主体风格。大到房间的装饰,小到一张糖纸,无不是以蓝色为基调。但片中的蓝色色阶还是有一定变化的,当人物内心波动时,蓝色也会随着人物内心的起伏而起伏,有时明亮一点,有时又昏暗几分。但不管怎么变化,这些蓝色都共同汇成了影片的象征意义所指。
而在另一件作品——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的绝笔之作《蓝色》,才是人类电影史上最前卫的一次色彩运用。整部电影的画面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片蓝色,让纯蓝色充斥整个银幕,而背景声则是嘈杂的医院和海水声。贾曼什么也不干,就这样让你逼视这一片蓝。拍摄这部作品时他已在艾滋病晚期,这部作品正是他的真实心态写照。单一的蓝、纯净的蓝、无休止的蓝,如果你屏住呼吸,一定能感受得到贾曼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留恋……
由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不同:张导镜头下的蓝色展现了纯净、厚重的亲情之美,而西方的两位导演则用蓝色诉说一种孤独、寂寞甚至压抑和痛苦。
三、黑与白的象征
白色,通常是优美、轻快、纯洁、高尚、和平和神圣的象征。在“五行”中金与白色相对应。它是黄金白热化时放射的包含所有颜色的色彩。白色在《夜宴》中是无鸾代表并追求的颜色。伶人的面具,舞动的衣裳,成就了一抹白色,它淹没在黑色之中更显洁白,它浸染了鲜血,更显惨淡醒目,白色的特殊性就在于完好地衬托其他颜色的同时,更加凸显自己,这是别的颜色不具备的功能。太子无鸾因父亲娶了他心爱的女孩,心灰意冷,而逃遁到吴越之地,寄情于歌舞音韵中,他是山林里最寂寞的歌者,他厌倦尔虞我诈和无休止地屠杀,向往自由,纯洁的灵魂,于是寂寞成了他的座右铭。不愿接受王位继承人的他,宁愿沉浸在白色的艺术中远离尘世带着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的寂寞。这是导演利用色彩的象征性衬托人物性格的典型的例证。
色彩的运用,只是用不连贯的、甚至是零散的白色点缀其间。这实际上是导演有意让观众从人物外部动作逐渐体悟人物的内心感受,而不用色彩直接的表征人物心理括动。白色虽散,但神还凝聚,比如那个男主角与妻子做爱的镜头,在他们逐渐达到高潮时,画面是暂时黑幕后逐渐变亮的白色,从画面白色面积和亮度的变化中,人们尽可从中发掘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色彩并非等同于彩色。中国古人就说过:“墨分五彩。”即使是一片黑白的世界,结合不同的层次、明暗,一样可以达到与彩色相同的效果。而在彩色片时代许多导演有意使用的黑白影像,则更说明了黑白
色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如《辛德勒的名单》《晚安,好运》和《鬼子来了》都是其中的代表。三部影片都是黑白叙事,同样震撼人心。又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彩色电影,片尾却以黑白片的形式出现,令人为之一震。转念一想,简单的黑白二色不正是导演对逝去了的、五彩缤纷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赞美和怀念么?抽离了色彩的黑白,恰恰是不会褪色的,在黑白的世界里,记忆是永恒的。
四、灰色的情伤
灰色寓意冷漠、沮丧、不自信。在色彩学中,灰色并非白加黑得到的中间色,各种颜色降低了它的纯度的时候都可成为灰色,只不过这种灰有了一定的色彩倾向。如红灰、绿灰、黄灰等等。
在冯小刚的电影《夜宴》中所有的色彩都带上了一种灰色的朦胧,给人压抑的感觉。人性中欲望的潜能在死灰一般的宫殿里不断膨胀,并因灰暗的环境的压迫而更凸显出来。在影片中各种色彩都被调入了灰色,例如,该片中的黑色不像《英雄》中秦王殿那种浓艳而沉重的黑,它始终罩上一层朦胧的感觉。黑得不彻底,但却含蓄,不张扬但却恐惧。
在国内的另外一部影片《孔雀》中灰暗的色调、沉默的人物、压抑的情绪、阴沉的天气、蓝白绿单调的色彩、贫乏的物质、麻木的精神、冷漠的灵魂等等,都是这部电影向人们展示的,直到最后一幕,人物退回到栅栏之外,成为远景,成为点缀,直至离开。孔雀在残雪之中开放,背影是丑陋的一面,它努力抖动、挣扎、转身,绚烂也只一瞬间。这就是电影的主题,灰色的人物命运,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幸福,但每个人都没有得到过,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向人绽放,却又只是瞬间。前苏联影片《镜子》作为一部自传体电影,寄托了导演太多的个人怀旧情怀,毕竟镜子是塔可夫斯基备受熬煎的灵魂的反映:于是我们看到影片的开篇就是一片苍翠的草地,而其间点缀着挺拔的白桦林,显然,那是童年的色彩,导演的童年就无拘无束的躲藏在这里。而当一场大火点燃了房子后,冲天火光在周遭柔和的色彩里,突兀、惨烈,逼人心扉。《镜子》中现实的环境总笼罩着一层灰暗的色调,而回忆却要清晰得多。当母亲湿漉漉的头发缓慢地在镜头中升起时,胶片的色彩却又在一瞬间褪去……或悲伤,或欣喜,或凝重,或轻松。
贝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在用色上也极为讲究,整片中他都让男女主人公相伴的室内空间总是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金黄色中,这象征着二人灼热而疯狂的欲望,而当女主人公和未婚夫共处时,户外空间往往是在城市阴沉而清冷的天色下,又构成了失败的婚姻世界的象征。整部影片基本上就是在这两大色调中行进。
电影是运动的艺术,电影中的色彩不同于绘画中的色彩一味地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起伏变化着的。因此,在电影中,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只有在各个局部色调的相互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语境)中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义。爱森斯坦说:“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个影片的色彩运动的‘线索,否则我们就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
五、结语
由以上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外电影中对色彩的理解与把握有不尽相同之处的,表现手法各有千秋:中国的导演运用色彩犹如中国水墨画一样抽象而灵动,色彩好比是创作者手中的颜料,时而泼墨,时而渲染,时而重彩,时而淡写,总是带有东方神秘主义的空灵,而西方的影片中对色彩的运用则主要是在尊重客观色彩的前提下,多以写实主义手法表现,厚重、真实、严谨并且理智。我想无论怎样的表现手法,色彩都是人类思想的载体,对人类情感的传达,是电影的灵魂和精髓,是一部电影脱颖而出的“利器”。无论表现手法如何迥异,只要能够巧妙运用色彩,使之能够传达影片的思想,突出影片的灵魂和精髓,就是电影艺术家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