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念技巧在电影中的运用

2009-04-01

电影文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电影悬念运用

王 闯

摘要悬念存在于知觉和情绪之间,是一种带有疑问性质的紧张情绪。对于悬念的定义,不同的电影理论家给予了不同角度的概述。希区柯克是一个运用电影手段制造悬疑和紧张气氛的天才。最早提出了悬念=紧张+疑问的公式。本文将以影片《致命ID》为例,通过信息悬念、自然悬念、传递悬念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悬念,电影,运用

对于悬念的定义,不同的电影理论家给予了不同角度的概述。彼得·乌斯从心理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他认为悬念在人的知觉和情绪之间:

在知觉和情绪之间存在一个狭窄的通道,这两者之间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的自身行为,鉴于情绪的状况,我认为悬念的关系便在这两个因素之间。

希区柯克是一个运用电影手段制造悬疑和紧张气氛的天才,最早提出了悬念=紧张+疑问的公式。他认为,单纯的疑问和单纯的紧张恐怖都不构成悬念,它比恐怖更复杂,似乎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而是多种情绪的复合。如果一定要对悬念进行描述的话,可以说这是一种带有疑问性质的紧张情绪。在其影片《精神病患者》中,悬念的运用可以说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纯电影表达。浴室杀人一场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高明之处,他并不写实地去表现血淋淋的东西,刀子连受害者的身体都没碰到,而希区柯克却通过精湛的剪辑技巧使我们坚信自己看到了刀子刺进了身体,这种“逼真的恐怖”留给我们的无尽想象空间。对于悬念技巧的运用我将以影片《致命ID》为例,通过信息悬念、自然悬念、传递悬念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希区柯克认为:“最紧张的不是那些恶心的死法,而是在人死之前酝酿的气氛。”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对悬念做以下的归纳和总结,悬念存在于知觉和情绪之间,是一种带有疑问性质的紧张情绪。

信息悬念:是希区柯克的经典悬念理论设计的悬念段落。由于某种信息的重复或者提示可以在影片的故事的结构表层与底层中间显示出来,导演通过两者之间的结构错位

(即“信息落差”)制造悬念。因为其导致悬念产生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各种不同的信息结构,从而产生信息落差(观众比剧中人物知道的信息多,形成信息落差)。

在影片《致命ID》中,不断出现的房间号码牌以及按号码牌倒序的方式谋杀的形式,显然是导演故意设置在整部影片中的一种悬念。导演在这里运用这种悬念方式,是要通过从10号牌出现在第一个被杀者女明星开始,不断地重复这一信息点,从而引导观众会跟着导演提供的线索,不断重复的房间牌去推拿凶手。当每一个紧张和疑问出现之后,便会出现新一轮的紧张和疑问。而在故事的背后却是安排另一只手,另一场景在影响着整个故事的发展。

我们看影片的几个出现房间号码牌的镜头:

第一个镜头:在爱德华寻找女明星,进入洗衣房后,第三个洗衣机4秒钟的特写。与爱德华充满疑问的脸进行转换,导演在这里安排这种停止恐怖是在告诉观众,接下来的事情可能是与这洗衣机有关的。接着,洗衣机的镜头慢慢地推进,洗衣机停止,这时音乐开始一点点的介入,进行烘托。观众顿时紧张起来,开始猜测这里会有什么?不会和那女明星有什么关系吧?导演在这里做足了伏笔,几秒钟屏住呼吸的静止,外面的雨声、闪电几乎在这一刻让人忽略了它的存在,令人毛骨悚然。当拨开洗衣机里衣服的一刹那,悬念得到了释放,达到了一个悬念峰值。

10号房间牌的特写,是一种信息的暗示,是导演故意安排在这里的,他在这个信息点上设置的悬念贯穿于整部电影。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得到提示,导演让这个房间牌,成为整个凶杀案的一条明线,引导观众顺沿着这条线继续行走,而其实故事的背后是另外一番场景。

第二个镜头:导演安排的这个房间门上数字由6变9的变化和特写,是别有用意的。这是一种非常规的事情,它的出现实际也是为了给以后发生的故事的一种铺垫,并且即时引起观众的注意,并产生疑问,观众知道这个门上发生的变化,但是剧中的人却没有发现和注意。观众在这里注意到它的发生和存在,便会一直担心着有关它的事情的发生,或者说导演故意的在这里埋下了伏笔,要告诉观众这个特写必定与以后发生的事情是有着某种的联系。

第三个镜头:9号房间牌的出现以及与第二个镜头中房间上数字的变化的对应,更大地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和之前的猜想。这个信息越来越浓烈地成为凶杀的一个关键点。

路的身边发现了9号房间牌,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谋杀。

接着,这个关键点,不断地继续和延伸,8号、7号、6号,分别出现在了逃跑的罪犯、一家三口的父亲和母亲身上。

当爱德华作为其中一种人格出现在真实生活中的凶手麦肯·瑞夫的身上的时候,观众这时才知道,汽车旅馆的凶杀案是一场虚构,由凶手臆想出来的不存在的故事。这也可以说是凶手导演出来一场戏、一场数字游戏,或是一场医疗游戏。导演刻意地表现出爱德华与凶手之间的挣扎,是为了给爱德华再次出现在旅馆后的行为设置一种悬念,它的最终人格是否转换,是正义的爱德华战胜了假警察,还是最终邪恶占了上风。但其实,观众已经知道了,这只是一场幻想。一个在审判过程中想象出来的故事,还是不免为爱德华担心,既担心那旅馆号码牌杀人游戏的继续,又担心着所赋予他使命完成的危险。

第四个镜头:凶手被证明人格的分裂,汽车旅馆里的人只剩下一个妓女回到家种橘园,按正常的逻辑推理,似乎影片应该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不过,导演对于悬念技巧的玩弄并没有止于此。

这个房间号码牌又重复出现。妓女表情开始出现恐惧和疑问,她缓缓地拿起那个标有1号的牌子的时候,嘴唇不停地颤抖。汽车旅馆连环凶杀案的场景又再现了。至此,这个房间号码牌所承担的作用,使设置的悬念达到了极致。使观众在两条线索的并列与交叉中,真正地形成了信息的落差。音乐突然一转,镜头后边是一个正对阳光的表情恐惧的从良的妓女。前景是一只手拿一个工具的背对着光的部分身体和手的特写。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像手一样的工具正正好好地叠在了妓女的脸上。这时,镜头闪回。

小男孩的出现是导演最后抛出的一个悬念,是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导演通过这个小男孩脸部鄙夷的表情,他的行为以及闪回中,影片的种种暗示:

1故事中这个小孩子的母亲被车撞的时候,正是这个小孩子安排好的。(因为凶手从小就具有极强的恨母情结)

2镜头经常切换到小孩子对妓女的眼神。(杀人者母亲就是妓女)

3母亲死时,只有小孩子在场。

4还有继父被车撞死时,有可能是小孩子的引诱。

所有的这些都意在表达着一种倾向,童年的记忆和阴影决定了他永远无法原谅他母亲是妓女的事实,这种心理上的创伤造成的人格分裂,被最终的决定。观众既盼望悬念的释放,又不愿意看到它的结果,这便构成了悬念的峰值,这是一种很困难的技巧,被导演很聪明地设置其中,并且释放得淋漓尽致。

这一描述看起来复杂,案情主线却很明了的谋杀游戏,观众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故事的表象

是影片一直不断地在10个人中进行着迂回紧张的谋杀中,观众根据影片提供的信息,在猜测着这10个人中的凶手。而在故事的深层却是臆想出来的,是医生在对凶手进行治疗的时候,一个一个地杀死了这些人,但是影片有75分钟都在表述着汽车旅馆的故事,-使观众更多地注重在故事的表象发展上,伏笔一直都贯穿其中,使观众更相信它是真实发生的,导演在最后剩下正义与邪恶对峙的时候,才托出事件的原神,穿插于影片中的提审、审判及缓行的过程又不得不把观众拖出剧情,让观众明白这是一个凶手头脑中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这样一种表象故事和深层故事的冲突使悬念的强度大大增加。表层和深层的信息错位,便形成了一种负的信息落差,不断地迷惑着观众,让观众去找寻凶手。

自然悬念:是基于人的自然心理倾向而产生的一种悬念。沃尔夫把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事物对人们的影响巨大,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的自然悬念进行分类:

比如说,造成危险的。刀、枪等,能自然唤起悬念,

警察的身份代表着与犯罪相关,

对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如钱,

怪异和神秘之物也可成为悬念,

不合常理的事情。

在影片《致命ID》里女明星被杀前的一场戏:一家三口,小男孩在睡觉,镜头慢慢地摇向他的父母,父亲的话,让观众开始担心母亲是否能救活过来,接着,镜头特写在一个药盒上面,爱德华为什么吃药?旅馆的老板在找什么?一叠信件的特写,抽屉,最后一张相框的特写,观众能明显地看出,这张照片不是他本人的。观众会猜测,这个人或许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妓女巴黎急切地去检查她的钱,一箱子钱的特写,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与这些钱有关吗?那对麻烦夫妻,对于丈夫路的镜头的推进,他的反应,眼神的特写,让人猜想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卫生间里罪犯的行为,观众会疑问罪犯是否会逃跑,要是真逃掉了怎么办。警察冷酷的表情,转过身,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身后一大摊的血渍的特写,这个信息是导演故意留给观众的。一个警察背后的血渍似乎说明这警察曾经经历怎样的暴力事件。在这两分钟的时间里,导演通过一段舒缓的音乐,对旅馆中每个人物活动进行介绍,并且给出了无数个信息点,这种介绍不是无缘由的,导演似乎运用这种假定的平静酝酿着一种不平静或者说是一种更为有力的暴发。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点,包括药盒,包括旅馆老板的反常的行为,钱的特写,罪犯想要逃跑的行动以及警察背后大摊的血渍都在刻意地引起观众的注意,造成一种自然悬念的产生。

传递悬念,也称为直接悬念。演员在表演中传达出一种紧张、危险的处境。不需要任何前提和铺垫。

女明星被杀的一场戏里,画面切到过气女明星,音乐渐止,人物的声音突显出来,这种转换,似乎意味着某些事情的发生,雨的声音,镜头从一个小巷子慢慢地推进。女明星从画右进入,奇怪的音乐响起。这时导演只给出她腿部以下的画面,一种非正常的跟随,表现她的迫切与忙乱。

一个近景,跟随人物推进,缓缓回头,一个声音,女明星的表情开始变成紧张,惊疑,这时镜头切向一个亮着灯的空房间,镜头慢慢地从一片树林摇向女明星,女明星满脸的恐怖转头,眼神的转动,情绪的表现,恐怖音乐顿时响起,女明星再转头的表情,还有透明的塑料布上的血渍,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是,她可能被害了。这就是希区柯克一直强调的,“最紧张的不是那些恶心的死法,而是在人死之前酝酿的气氛。”

这里,是一种直接悬念,没有任何的预知,通过女明星的表情,环境,音乐的烘托,都让观众感觉到了一种紧张和疑问。女明星将恐惧的情绪传递给了观众,使观众也在这段时间内同样处在紧张和疑问的悬念之中。

传递悬念则完全依靠人的本能反应,自然悬念的产生基于人的本能和知识,信息悬念是在人的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是在自然悬念和传递悬念基础之上的。所以,这三种悬念之间并没有一道截然的边界,尽管从分类上说它们是各有不同的,但在边界的部分还是存在着模糊的区域。这种区域的界限只是象征性的。正如我们看到第一个镜头假警察背后那摊血渍时,我们是把这一段列为自然悬念的范畴,因为,它和其他的一系列行为构成引起了人们极的地注意。但是光从这一个镜头信息看,它又似乎可以算得上是信息悬念,因为它的出现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观众看到了,剧中的人却不知道,而观众能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危险存在其中,并开始担心。

影片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寻找凶手”为中心的悬念结构,从女明星被杀开始,导演便不断地运用着悬念的技巧,不停隐瞒他的意图,让我们看不见那个凶手是谁,他处处把悬念当做一个诱饵,当观众上钩之后,当观众以为谜团解开,认定凶手的时候,便会有很大的悬念在后面等着,一环紧扣一环。如此多元阅读方式的结尾其实更平添原本已经充满的惊奇,导演的功力不凡。导演在吸引观众注意的同时,也在大肆地玩弄着悬念技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影片通过视听语言的表现,更好看,更刺激,以达到视觉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快。

猜你喜欢

电影悬念运用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