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技术创新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9-04-01路向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技术创新

路向军

摘 要:文化对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科学技术创新文化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当前,科学技术创新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问题:区分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同文化内涵,正确认识文化对科学和技术的不同作用方式和机制;把握好创新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理想维度,从价值观念赖以产生的复杂的特定文化情境出发,将创新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建设深植于我国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实践;正确认识文化观念的“软”和“硬”的本质和规律、相互边界及其转化条件,是创新文化建设的一种基本思路;建构价值观念体系、制度机制设计以及营造社会文化环境,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对个人、组织和地区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因此,创新文化建设亟需大量经验的案例研究。

关键词: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创新文化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9)02-0069-04

近年来,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在我国全社会范围、国家层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对于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科技创新具有深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科学技术创新文化的建设也必然面对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当前尤其要注意探索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区分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科技创新实际上是技术创新,因为科学无所谓创新[1]。也就是说,科技创新实际上就是指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那么,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文化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建设就应该被明确地区分开来,至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交叉和衔接,自有其特有的规律,并不是把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笼统地称之为科技创新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文化与科学活动之间的作用机制、文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有区别的。概括地说,科学和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各自有许多不同特点。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其基本功能在于解释和预见,科学与文化的关联主要体现在观念层面;技术则属于能力或手段的范畴,其基本功能是将活动的主体与活动的客体联系起来、把活动主体的意志和愿望传导到活动的客体上,使之发生活动主体所期望的改变。当代技术发展到了技术创新阶段,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美国经济学家罗默(P-Romer)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明确指出新技术是经济的内在要素,经济增长内涵着技术创新的基本过程,正是这一过程,才能保持经济的增长。技术进步的决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因素,因而完全可以直接地作经济学分析。这样,技术创新与文化的关联就主要体现在制度和器物层面。

对于科学发展而言,文化对科学活动的作用,需通过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人的影响而间接地实现。研究文化对科学的影响当然不能不考虑制度,但由于近代以来科学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科学发展相关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主要应该是对近代以来科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多的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事情。创新文化建设所关注的主要是这种科学传统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怎样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对技术创新来说,由于路径依赖是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文化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制度机制层面,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和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为技术创新提供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在这方面我们当然也有他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作为传统来继承。技术创新的竞争实际是国家地区间制度机制的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建设主要关注的就是怎样强化技术创新的这种制度层面的竞争力,具体体现为能够充分激发个人及组织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

如何激发?需要有好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怎样判断制度和机制的优劣呢?以文化视角来看,好的制度和机制必须在文化上是合理的,具体体现为人们对制度和机制价值的普遍认同,否则制度实际上无法作为制度而存在。用通俗的话说,制度对人的限定和规范及规则应该是人们所愿意和期望遵从的,而不是被迫无奈的,这样的制度和机制才是有效的,才能够充分激发个人及组织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把握好创新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理想维度

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建构价值观念体系,这也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

必须强调的是,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在相当程度上是作为科技创新文化的理想维度发挥作用的,是在理想、信念层面通过倡导某些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人们的实践活动给予某种引导、规范和提升,也就是发挥引领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文化价值,这是保持创新文化先进性所必需的,应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研究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总结各国的经验教训,展望和判断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充分剖析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可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具有一定理想维度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念体系。

但是,是否就可以用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念体系直接指引和整合我国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了呢?如果这样,就陷入了观念论的误区。这是需要特别警惕的倾向。

我们今天能够总结出来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念源自迄今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探索和实践。这种成绩,在全世界的范围,是由一部分国家、地区、组织或个人做出来的,展现了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已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被人们普遍认可,但这些价值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实现在他们的科技创新之中的,而是经历了一种长期的试探选择的过程,这样的一种过程很多东西是人们在开始难以准确预测的。由于各自社会境况的不同,同样的观念用于指导各自科技创新实践的效果和水平也不同。因此,总结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念,了解观念形成的过程比知道结论更加重要。

我国缺乏近代科学传统,现有的科研制度的相当部分是从欧美“移植”过来的,前苏联对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科技体制的设置则有很大的影响。近代科学发源于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中期以来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在继承中发展是文化的发展和嬗变的基本规律,这种继承应该是对事物演变的内在精神的把握。观念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观念变化的内在动力是人类根基于实践的自由自觉。一方面,由于我国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积淀的匮乏,另一方面,由于当今科技体系与社会交融的深远与深刻,以及影响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力更加多源发生,使得我们对有利于科技创新价值观念的把握和文化建设处于异常复杂的局势之中,建构创新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工作难度极大,应该对这种困难及其性质有更充分的认识。

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使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党和人民对创新文化建设寄予厚望。2008年6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2]。这既是对我国创新文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肯定,也是对创新文化建设提出的明确的要求。

从我国当前科技创新文化研究和实践的状况来看,人们在研究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工作中,把价值观念赖以产生的复杂的特定文化情境有意无意地、不同程度地剥离出去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形成了真空状态下的研究成果,与历史和社会基础相脱离,使一些研究工作的意义大打折扣。而建构创新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工作应该是长期的、深深扎根于我国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实践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上的空白和需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

三、做好“软”、“硬”的区分、选择和转化工作

文化的力量在根本上是观念的力量。对于影响科学技术创新,有一些观念是作为“软”力量存在的,如追求真理的信念;有的是作为“硬”力量存在的,如法律和制度;有的观念只能作为软力量存在,如科技工作者个人的科学兴趣;有的观念可以一定程度上转化为硬力量,如学术道德。

在这里,软力量和硬力量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受人的主观意识支配的活动。在活动之前就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并通过活动来实现和达到目的,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根本点。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活动之前就在观念中提出活动的目的,之所以能够在活动之前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观念的活动结果,其原因在于文化的继承作用。

有目的和方向的活动必然是有规范的活动。规范是专属于人的,就人的思维和行动而言,规范即标准、准则。它意味着人的思维和活动要受到某种约束和限制,而这种限制是人自己意识到并要求自己不断建立、选择和遵循的。因而,规范对人的制约在实质上是人的自我约束。在这里,无论规范的建立、设定还是对规范的选择、遵循,都是通过文化实现的,它构成观念本身,以自己特有的定势为社会的运行和人的行为提供典范和准则[3]

当观念作为规范是个人对自己的自我约束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软力量,集中体现为兴趣、情感、信念等;当这种规范是群体或社会对每个个人的约束时,我们将其视为硬力量,集中体现为法律、制度、政策,可统称为制度性力量。

科学技术创新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区分哪些观念只能作为软力量存在,哪些应该一定程度上转化为硬力量,哪些应该作为硬力量存在,它们各自遵循的规律,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手段都是有区别的。

“软”和“硬”的区分和选择,尤其是选择,既有深刻的历史和传统根源,又要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更要为未来的目标所服务,这是不同国家、区域、组织科技创新文化差异的根据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科技创新日益深刻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球范围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科技创新需要越来越多的社会深层资源介入其中。这种深层资源一方面是从广度上来看,表现为全球化;另一方面是从深度上来看,表现为对国家、区域社会底蕴的挖掘,表现为文化、历史性资源和社会基础。这样,国家、区域、组织专有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日益突出。这些专有因素集中体现为“软”和“硬”的区分和选择。

我们可以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决策分散化的特点日益突出。多年来科学的历史和技术创新的历程表明,科学本身就有前沿的不确定性,科学的发展是不易预测的,重大的技术突破同基础科学一样也是难以预测的,需要许多个人和团队用不同的途径来探索。虽然一些具有深刻洞察力的科学家可以有能力指出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想具体预测在哪个研究领域会在何时出现重大突破,是十分困难的。科学史和技术史表明,科学、技术的真正前沿和最激动人心的突破,往往不是靠规划和计划可以实现的,典型的如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和微电子工业,是由“自发的”重要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而带动起来的。这一规律已得到国际科学界的普遍认同。

因此,分散决策的方式和机制对科技创新而言非常重要,能够赋予人们极大的自由、平等的权利,人们依靠自我的开发,使潜质、创造性得以充分挖掘和施展,为科技创新发掘了最丰富、最深厚的人才资源,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方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动力。

在学术研究层面发现这种科技创新决策分散化的规律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这一规律并没有在世界范围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风险投资机制的创业板制度,1971年问世的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即全名为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这种金融制度对高技术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借鉴。但据了解,目前全球创业板市场除了美国纳斯达克和英国AIM之外,韩国、日本等地区的创业板市场都不成功。我国的创业板酝酿10年,现在还在完善规则及等待合适的推出时机。在科技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一种金融制度在一个地区成功在另一个地区不成功,其文化原因的探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其关节就是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念,在一些区域可以“硬化”,而在另一些区域还做不到。199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Gary S-Becker在谈到硅谷发展时指出:硅谷之所以能够腾飞,主要由于它在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和风险资本方面的优势已经随着整个地区的发展而成倍增长,大量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可供新老公司择用,很多有才干的人聚集到这里,并非单纯因为可以拥有公司大量的股票选择权和可观的薪水,而且还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雇主破产,他们仍然能够找到好的工作[4]。硅谷发展状态保障了对于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观念“宽容失败”在硅谷可以作为硬力量而存在,而在其他地区迄今还没有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把握好我国社会发展中“软”和“硬”观念各自的本质和规律、其边界和相互转化的条件等,应该成为我国的创新文化建设一种基本的思路。

四、我国创新文化建设亟需大量经验的案例研究

无论是建构价值观念体系,还是制度机制设计,以及营造社会文化环境,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对个人、组织和地区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

科学技术创新起始于新知识,而新知识的产生总是从个人开始的。知识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用文字和数字明确表达出来的,另一类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称为“意会性知识”。这类知识对创新非常关键,往往包含着天才的闪光点,但它们与个体密切相关,以感性形态深深地扎根于个人的活动和经验之中、扎根于他们所拥有的思想、价值观、信念乃至情感之中。

同时,在宏观层面上看,任何个人的经验都是特定的历史、空间和社会关系以及自然条件的产物,它们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随着个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环境互动和融合。无数个人的经验则历史地系统化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独特的社会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在世界范围,没有什么唯一的范本和模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追求的历程,从形式到内容都积淀着丰富独特的经验,它内在地包含了诸多无法被理论化和客观化的内容,与理论形态的判断相比,这种感性形态的经验同样重要,却更为复杂。

因此,对个人、组织和地区的经验的案例研究是科技创新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

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对近代科学在英格兰的孕育和壮大,做了极为精湛的案例研究。他列举详尽的资料证明,清教主义对英国皇家学会及其领导人具有重大影响,该学会初期的大多数会员都是清教徒,是F•培根哲学的信奉者。他们的信仰(研究自然是赞颂上帝的手段)、伦理(刻苦勤奋、节制物欲等)、观念(理性化的经验论、科学造福人类的功利主义)对17世纪英格兰科学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他认为17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于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

美国学者萨克森宁所著的《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以硅谷与128公路地区的发展为例,分析了两个地区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是硅谷蒸蒸日上,128公路地区则逐渐衰落。他在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的制度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在硅谷的优势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视。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更是我们所关注的,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很少,因为这种复杂的文化关联和作用机制不是一些泛泛的分析就可以说明问题的。诺贝尔奖设立百年来,有7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类获,其中4位是在华人社会接受的中学和大学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科学生涯具有影响是肯定的。对有代表性的杰出科学家,以及近现代中国科技历史中众多科学家、工程师的深入的经验性的案例研究,很可能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关系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参考文献:

[1]王渝生-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课题[J]-民主与科学,2004,(6)-

[2]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漆玲-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4]全球建硅谷?首先必须取消所有补贴[J]-商业周刊(中文版),2000,(5).

[责任编辑:段志超]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技术创新
推动教学秘书工作科学发展之刍议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如何使农村幼儿园教学更加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