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干部教育中的体现
2009-04-01李晖
李 晖
摘 要:教育对象是教育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活动在其对象化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属性。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认识教育对象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搞好教育工作,同样也是干部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素质能力的需求,适应干部的心理特征,遵循教育规律,构建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的干部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干部教育;教育对象;主体
中图分类号:D262.3;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9)02-0014-03
お
就教育的一般规律而言,教育对象是教育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在其对象化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属性。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在“交往”中,教育对象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任何一种教育,包括干部教育,都应当是以人(学员)为根本、为目的的教育。
一、干部教育对象的显性特征
所谓显性特征,主要是指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外在特征。干部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其教育对象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成人一般性特征和职业特殊性特征。
(一)干部教育对象的成人属性
1.学习动机的明确性。教育心理学认为,动机不但决定学习的发生,而且决定学习的耐力和坚持性。从学习动机看,成年人成熟的心理使其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从而使学习更具主动性和针对性。
2.身心发展的独立性。成年人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独立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社会背景、文化基础、职业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培训需求的独立性、多样性特点。
3.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成年人参加学习培训多是经过社会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深感自己在某些方面需要补充新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需要。成人学习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二)干部教育对象的职业性特征
1.干部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坚持干部教育的政治导向,是干部教育的最明显特征。干部教育的对象都从事特殊的社会职业,教育重点在于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干部教育就是按照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干部思想意识和行为的过程。干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紧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贯彻到教学全过程中去,努力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执政能力。
2.干部教育的直接目的是适应干部的社会职业需要。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还是领导能力的训练、专业知识的扩充、工作能力的提高,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干部对本职工作的适应能力和水平。为此,教育培训机构就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方法、人才培养规格等各方面结合干部的规律和特点来进行。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业务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干部做好实际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干部教育对象的隐性特征
所谓隐性特征,主要是指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内在特征,即心理特征。干部教育对象的成人属性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征——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既保持相对稳定,又是可以改变的。心理定势现象存在于成年人的一切心理过程和活动中。
(一)心理定势理论对认知干部教育对象的意义
心理定势理论认为,认知主体在认知和评价客体、实施某种活动时都是受定势影响的。一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某种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定势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主体所具有的心理定势能使其在认识和评价客体的过程中,根据新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问题,并将新、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抓住共同特征,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将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并大大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另一方面,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心理定势往往容易使主体产生不自觉的心理防御,限制创造性思维,形成一种呆板、机械的思维习惯,使解题者进入误区,难以涌现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只有在个体需要因素(内部因素)和可能满足需要的因素(外部因素)相吻合,即相一致时,积极的心理定势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反之,消极心理定势对认知、评价客体会产生不利影响或阻碍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干部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强化教育对象积极的心理定势,改变或削弱其消极定势,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教学实践中,当学员对教学内容或观点持肯定态度或积极心理定势时,即认为教育培训的内容或观点符合其学习需要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比较高,并自觉接受教育内容或观点,同教育要求相一致的心理定势也会随之得到巩固和加强,并有利于在以后学习中肯定态度的形成,教育效果也相应提高;反之,当学员对教育内容或观点持否定态度或消极心理定势时,即学员对某些教学内容和观点已有了否定定势,那么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和观点时,学员不仅不能接受这些观点,进而对教师也会产生否定态度。而且,当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企图强使学员接受他们不同意的观点时,学员对这些观点的否定态度反而越来越强,教育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干部教育对象的心理定势分析
由于个人的职务、经历、学历、经验、素质水平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同,主体的状况以及他们接受教育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教育对象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在研究干部教育对象一般状况基础上,深入研究学员具体心理状况的必要性。因此,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安排教育教学内容或课程设置时,必须按照心理定势理论,认真研究、分析学员的学习要求,并针对学员心理特点、态度反映和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方法,以保持和强化学员的积极心理定势。反之,不研究学员的学习需要,不与学员的心理定势相联系,囿于某种确定模式的教育内容,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只有对干部培训需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分析学员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倾向以及素质基础、知识结构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以培训需求为导向,形成和强化主体的积极的心理定势,弱化或改变不符合要求的消极的心理定势,从而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干部教育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予主体相应的理论和知识的武装的同时,还要努力使主体形成和巩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现实各种问题的正确心理定势。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以工作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等实践训练环节,帮助引导对象正确认知自己的心理定势,分析既有心理定势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促使受训干部自觉消除消极心理定势的干扰,迅速改变各种既有的错误定势,以不断提高创造性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员的教育主体性
在干部教育中,学员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所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员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对学员倾注情感的关爱和知识的支持,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和自觉性。要将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实际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是否有利于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作为衡量干部教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准,以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为干部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干部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一)遵循干部教育规律,突出干部培训针对性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时,不但要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和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深入地具体了解、分析和研究对象的素质能力状况同党的中心任务和经济社会对干部素质能力要求的差距,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促使干部产生学习需要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工作岗位变换的需要;二是党的中心任务对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工作形势发展变化的新需要。近些年来大批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思索,参与欲望强烈,培训需求期望值高。但在理论素养、党性锻炼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教学对象的这种新情况,干部教育既要把理论学习与提高能力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以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才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
(二)尊重主体需求导向,增强干部培训实效
干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应当定位于学员的意义建构,定位于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现代培训理论认为,培训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培训实施——培训评估——转化跟踪五环节。“需求分析”立足岗位对个体完成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培训需求;“课程设计”既要体现以问题(工作)为中心,又要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体现培训内容的层次性;“培训实施”强调针对不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的个别化教学;“培训评估”突出需求的发现、收获的确认和效果的检验;“转化跟踪”旨在促进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实践,同时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展开后续培训。
学员的意义建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工作实践和学习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知识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导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新形势和新任务会对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出新要求,干部也会不断有新的培训需求。这一变化给干部教育也带来相应的影响,一方面干部教育的主体需求更新变化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要求干部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新节奏也将大大加快,教学内容结构将不断呈现出动态性变化趋势。因此,党校教育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干部的实际需求,构建合理有序的教学体系,建立具有干部教育培训教学特点的课程模式和专业设置模式,支持学员的意义建构。要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干部教育教学布局的内涵,以更好地满足干部的培训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干部素质能力
1.加强执政理论研究,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执政理论的研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干部执政能力提高的理论前提和智力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这既是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科研和教学的重大课题。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头脑,为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2.突出现实问题研究,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条件。干部教育的对象来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带来许多自身和群众关心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教育培训机构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答干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解除干部思想上的困惑;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干部实际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和帮助学员认真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开拓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使干部通过教育培训达到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段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