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琐谈
2009-04-01兰殿君
兰殿君
先秦时代,姓表血统,而出母系;氏表宗族,而示父系。这里即彰显了母权社会的遗风,又表示进入父权社会重建生存秩序的轨迹。氏在于贵功德,别其子孙所自分,是姓的一个旁支。至春秋战国以降,只有奴隶主贵族始冠“氏”的名号,为显贵身份的专有标志。因有尊宠的义涵,贵族子孙以能博得“氏”的称号为荣耀。
夏、商、周三代以后,图家版图扩大,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兴起以“国”为姓,以所居的地名为氏的部落。康叔所分到的殷民七族中,陶氏是制陶的,施氏是做旗帜的,繁氏是做马缨的,樊氏是为人扎篱笆的……这些由职业而来的“氏”后来又转为姓了。至于取孟、伯、仲、叔、季等行序为氏的也大有人在,在历史的演进中被他们的子孙辈定为姓了。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民族迁徙、通婚的融合过程中又有少数民族的原生姓保留下来,如贺兰、哥舒等复姓氏就是。
到了汉代,国家实现大一统的局面,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随之发展,日常生活的习俗也发生微妙的变化,反映在姓氏称谓上人们在交往时单称姓而不称氏了。这从司马迁所撰《史记》的记述中可见佐证。中国人的姓氏合而为一始于汉,但还留有尾巴:女性出嫁后,民间多不直呼姓名,而是在夫姓加本姓后缀一个“氏”字,如孙王氏、李赵氏、何蒲氏等等,至民国仍见此遗风。
在姓氏之林中,有五个小姓非常罕见,其现状鲜为人知。
死,作为姓很奇特,是现存倒数第二个小姓。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大约是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减损定格的。他们认为勇于赴“死”的人,才是不死的。这和儒家崇尚的道德、理想重于人的生命价值是一脉相承的。
难,是中国倒数第一的姓,读去声,是少数民族融入汉姓的产物。汉灵帝时乌桓有大臣名难楼(见《汉书·乌桓传》),其后从汉俗。
黑,作姓读作“贺”。宋微子后有黑氏(见《潜夫论》);明代有文士黑志聪,河南登封人;还有唐代燕然道大总管姓黑齿,名常之。其先人取此为姓的原委待考。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的寓意是其反面,易产生不美的联想,但作姓则另当别论。
老,系颛顼子老童之后,由氏转为姓。人一降生就被称“老”,让人听了不舒服。但是人近暮年,若称老先生、老同志,将姓嵌入称谓,倒也使人亲切。
毒,唐宰相窦怀贞与人谋反,事败,投水死,朝廷令其后人改姓“毒”。毒姓听起来别扭,有人主张发“肚”之音。
避讳之制大约源于春秋时期。宋武公名字有“空”,司空氏犯讳,改为“司功”。晋僖侯的名字中有个“徒”字,司徒氏改称“司城”。项羽名籍,当时的籍姓改姓“席”。西晋开国后,司马氏姓贵,国中姓“师”的一律改姓“帅”,可见强权政治的霸道。
孔子名丘,雍正帝以为用“丘”作姓犯“圣讳”,乃规定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一律加“阝”为“邱”。于是“丘”姓即改为“邱”姓。
另有“■”姓(姓氏辞典均未收录)分布在安徽郭阳县和辽宁彰武县,约2000人左右。他们异口同声地称自己是岳飞的嫡裔。早年先祖岳飞遭奸佞秦桧等人的迫害,余生者逃亡边地避祸。他们最初把“岳”字上下颠倒作“■”为姓,与哑同音,即要求余生的岳飞后人装聋作哑,免得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