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如”不是画家
2009-04-01邵登瀛
邵登瀛
邵工教授在《大师为什么也会有失误》(《文史杂志》2008年第5期)中分析“这几本书在某些地方存在着失误,而其致误之由也颇值得人们深思”。本文试举一例,以为补充。
胡适先生谈治学方法,曾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名言。
他考证《水浒传》,一再说:
宋元之际已有高如、李嵩一班文人“传写”这种(梁山泊)故事,使“士大夫亦不见黜”。
序的上半——引见上文——可以证明宋元之际有李嵩、高如等人“传写”梁山泊故事。(《<水浒传>考证》,《胡适学术代表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这可以说是他的“大胆的假设”,假设“高如”是(南宋)著名画家。可他没有具体说明“小心求证”的过程,只引用了南宋著名画家龚开(字圣予)作《宋江三十六人赞》自序(其实关键就是一句话)作为“论据”:
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壮时,慕其人,欲存之画赞,以未见信书载事实,不敢轻为。
“高如”后面那个顿号,可就是“求证”的具体体现了。但它只是大胆假设的结果,而不是小心求证的结果。
30多年前曾见有人指出龚开原序文字当是:“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批评胡适在“如李”二字间任意加了那个顿号。(可惜一直没再找到当时的笔记。)
元人庄肃撰《画继补遗》,辑录南宋自绍兴元年(1131年)至德祐元年(1275年)144年间的画家84人,使其事迹得以留传;但并无所谓“高如”者(甚至没有姓高的)。而对“李嵩”则有记载:
李嵩:钱塘人。少为木工,颇远绳墨。后为崇训(即李崇训)养子。光、宁、理三朝画院祇候。得崇训遗意;虽通诸科,不备六法;特于界画人物,粗可观玩,他无足取。(按,评论有失公允,故宫博物院收藏李嵩的《货郎图》、骷髅货郎戏婴图》,能让我们直观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神情风貌。)
因此我们认为原文是说“虽有高如李嵩之辈(一流)传(神)写(真)……”龚开只举出“李嵩”一人为画界高手代表人物而已,因为南宋根本就没有叫“高如”的画家,这是很强的证据。
再考察“高如”这个词语,它可以如胡适所理解的,是姓氏“高”与名字“如”的组合。由于这俩字位于人名“李嵩”之前,容易使人疏于辨别,思及连类,误会同属人名。“高”可以是形容词,“高如”组合,表示“高明如像”,例如“高如姚明,尚须集体配合”,“高如《红楼梦》,实难续写”。
我们认为原文是说“虽有高(明的画师)如(像)李嵩之辈(一流)传(神)写(真)……”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