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中我国就业政策分析
2009-03-31莫晓菲
莫晓菲
摘 要: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次贷危机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美国的失业率创9年来的新高。让人想起了发生在1929-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当时严重的就业压力。那么罗斯福新政中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对金融风暴中的我国是否有借鉴意义,是否可以用旧工具解决新问题。首先将大萧条中的美国和金融风暴中的我国的经济和就业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思想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并分析目前我国的就业政策。
关键词:金融风暴;罗斯福新政;就业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045-02
1 金融风暴中的我国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1.1 美国的GDP负增长、我国的GDP增长率下降
从美国GDP来看,1930、1931、1932和1933年,美国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1.96%、-16.10%、-23.24%和-4.08%,也就是说,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从我国GDP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幅度连续五个季度出现下滑。2008年一季度,一到二季度,一到三季度,一到三季度的经济增幅分别为10.6%、10.4%、9.9%和9%。 相对于2005年,2006年,2007年,同期增长率均下降。
可见,相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我国的经济形势要好的多,我国的GDP保持增长,只是增长率下降而已。
1.2 企业倒闭
大萧条时期,美国有13万多家企业破产倒闭。对比来看,由于金融风暴,国外消费者减少了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企业的出口减少,尤其是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20万人的就业。目前,我国约有75%的已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岗位来自中小企业。可见,金融风暴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冲击,也就会影响这一类企业工人的就业。
1.3 就业情况
1.3.1 失业率
大萧条时期,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大军。1929-1933年,失业率从3%上升到25%。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失业率水平为4%~6%,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发布的报告,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这一数据,比政府公布的截至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的统计数据多出两倍。可见,我们国家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自然失业率。
1.3.2 大学生就业情况
同时,上述报告显示,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1/4。大学生就业难,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但是金融风暴,加剧了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很多企业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家乐福,立白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全面取消了全国校园招聘。高校毕业生供给人数大规模增加,需求却放缓。
1.3.3 农民工就业情况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制造业部门丧失了继续维持庞大劳动力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东部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工人返乡。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四川、河南、安徽、湖北和湖南五个劳动力大省的一项调查,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提前回流的农民工占整个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7%。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2.3亿农民工,其中外出人员约有1.3亿。而根据农业部对10个省市的数据调查结果,农民工提前回流量占农民工总量的6.5%。按照这个比例,全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已有845万人提前返乡。对比来说,美国大萧条时期,失业人数从150万上升到1400万。
目前的金融风暴并没有达到大萧条那么严重的水平。但是,从GDP和一些关于就业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就业已经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借鉴罗斯福新政中一些解决就业的思路。
2 罗斯福新政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2.1 直接救济失业人员
在大萧条中,美国有1700万人失业,2500万人衣食无着落,约1/6的家庭需要靠救济才能维持生活。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全凭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依靠公、私慈善机构和州、市、地方政府的救济体制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拨款5亿美元作为救济金,并以“直接救济”的方式救济失业者。从1933年至1935年4月该机构被撤销为止,共耗资约40亿美元。不过在大萧条中,罗斯福新政直接救济政策只是一项辅助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政策还是以工代赈。
2.2 公共工程投资和工作救济
在财政政策的运用方面,罗斯福采取了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措施,政府支出主要用于公共工程和工作救济(即以工代赈)。公共工程基本上采取的是复兴的措施,联邦政府为刺激私人投资,扩大需求,复兴经济而兴办工程;工作救济基本上采取的是救济的措施,联邦政府也会投资兴办工程,但是它的目的在于增加就业、复兴经济,它既是公共工程的一种形式,又是救济的一种形式。
(1)公共工程投资。
为了应付大萧条,美国政府成立了许多机构,重要的公共工程或工作救济管理机构有政府联邦紧急救济署、公共工程管理局、国民工程管理局、工程发展署、民间资源保护队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1933-1938年间,政府拨款120亿美元用于各项工程的建设,吸纳了几百万失业者。这些措施,一方面缓解了贫困和失业的压力,扩大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扩大内需,刺激了经济发展,并且避免了直接救济的依赖效应。
(2)以工代赈。
为了试图逐步解决就业问题,罗斯福于1933年3月促请国会通过了民间护林保土工作计划。由陆军部、内政部、劳工部和农业部共同组织管理,吸收18-25岁的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劳动。同时,由于青年失业情况更严重,1935年6月26日,罗斯福政府在工程振兴局中设立一个全国青年处,并将民间资源保护队的拨款增加1倍,开始一项长期的、有利青年人的计划。在它成立后的7年内,全国青年处给60多万大学生和150多万中学生以半工半读的机会。他们从事的工作一般为打字、整理资料、实验室和图书馆助理、家庭教师等。
2.3 立法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立法内容十分广泛。这些社会立法,给予工人阶级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利。《社会保险法》规定了老年人保障、失业保障和未成年儿童的保障;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规定建立全国性的老年保险制度,向雇主强征失业保险费;1933年的《房主贷款法》授权房主贷款公司发行30亿美元公债,以帮助那些因取消赎回权而失去房屋的房主;1933年的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可以和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并将作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同时政府还通过该法给大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中《社会保障法》是所有新政立法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它使美国走上通往福利国家的道路。
在1933年新政实施后,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1934年,GDP比前一年增长了17.02%,同时,1933年以后,就业人员开始增加,尤其实在1934年和1936年,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11.87%和9.86%。可见,罗斯福新政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上效果显著。
3 我国就业政策分析和启示
3.1 加大公共工程的建设,扩大内需
目前我们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并采取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概括起来集中在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两个方面。罗斯福新政的积极效果证明我们的措施对解决就业问题是有意义的。罗斯福新政虽然没有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但是也缓解了当时严重的就业压力。而我们有理由比罗斯福新政做得更好。
首先,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并且是负增长,而目前我国GDP还是有所增长,只是增长放缓。其次,美国大萧条时,政府没有反萧条的宏观经济知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投资乘数的概念。但是我国目前有足够的宏观经济理论知识,应付萧条的能力大大增强。再次,银行贷款利率几次下调,使公共设施投资的成本相对较低;第四,目前我国的公共设施并不是非常完善,落后于经济发展趋势。所以我们相信,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湿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将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3.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低收人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矛盾,低收入阶层的保障问题。如果庞大的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问题不能解决,社会稳定将会受到威胁。由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美国大萧条时期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扩大内需的同时,要结合收入分配的政策,只有低收入的群体收入增加了,才能加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低收入群体中要关注的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
(2)拓宽、拓广我国的社保体系覆盖面。地区一级以下、广大的农村没有进入保障体制的基本都应进入,否则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消费行为会变得很谨慎,消费需求会呈现减缓趋势。居民越不消费,物价指数越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3)完善社会保险的立法。《社会保险法》草案已经在审议当中,我们期待这一部法尽快出台。
3.3 扶持鼓励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给大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扶植他们尽快恢复生产以吸纳失业者,因为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场所。目前,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出口减缓,再加上《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增加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成本。一些中小企业倒闭,导致很多农民工提前返乡。因此,政府应出台政策,扶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或者给他们提供贷款,对减少失业率意义重大。
3.4 加强就业指导
大萧条期间,罗斯福重视人才的培养,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给失业者提供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政府应该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岗位的信息,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或者采取政策减少大学生的求职成本。同时,我国还存在大量下岗职工以及失业的农民工,政府也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对这些人员提供继续培训,加强区域劳务合作,开辟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夏长荣.谈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乡镇经济,2002,(2):50-52.
[2]@万雪梅. 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失业问题[J].历史教学,2003,(11):67-74.
[3]@昌忠泽.罗斯福新政中的公共工程投资能够为中国提供什么借鉴?[J].中国软科学,2005,(12):12-17.
[4]@王正文. 罗斯福新政时期法制建设述评[J]. 固原师专学报,2002,(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