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的人格培养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2009-03-31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麦金太尔德性

骆 婷

(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面对当今社会道德衰退景象,处于高等学校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正面临着德性缺失、人格分殊和价值根源丧失的人格困境。麦金太尔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善与德性的培养、生活整体性的认知和历史传统的复归才能使人摆脱人格困境,达于完善人格。”这同样也成为培养研究生完善人格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关键词:人格培养 德性价值根源

一、研究生的人格培养困境

1.德性的缺失

休谟提出无法从事实判断推演至价值判断的结论,自由主义者强调对价值事物应保持中立的观点以及正当性优先于善的概论,这种种论调导致当前社会常因价值问题而争论不休,德性问题却一再被人们所忽略。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社会转为对人权的更加重视。同时,因惧怕传统严格的道德与特定的价值观常对人权产生诸多限制,因而强调个人的基本权利应优先于某种善的追求。由此导致道德、人格等价值问题被人权要求进一步取代。由于当今社会对人权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所遵循的必然是密尔所强调的“无伤害原则”,即在消极的不伤害他人的情境下给予人们最大的个人自由,而不是积极地培养各种德性。

另外,道德在人身上所展现的是一种人的品质、特质、与个人实践道德的倾向与行为,而称为人格。要培养完善人格就要注重人的内在德性建构,但德性又不等同于能力,故我们不能将人格的培养与能力的培养划等号。

当今高等学校中普遍存在的证书效应是研究生德性缺失的一个重要表征。有大部分的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考证上,关心的是“什么证书最有价值?”在此,“价值”一词被更多地赋予了经济性。殊不知,作为一个当代研究生,最应关心的应是“何为社会的共同善”、“应如何追求此共同善”。

导致“考证热”的根源便是研究生内在德性被工具所淹没。通常,当我们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坏、优劣时,常常只看重学习成绩这一个指标。试想,在如此重视输出结果的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生输入更多的便是达到好成绩的各种工具、手段,而不会是各种德行了。虽然“大学要传授知识是天经地义的,要增强能力、培养能力是大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即知识和能力)”但是,能力的培养绝不等同于人格的培养。高等学校教育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实质就是完成从培养工具性的人力资源向涵养完善人格的转换。

2.人格的分殊

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学科领域也泾渭分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个别共同体对道德理论与价值判断常常难以产生共鸣,从而使社会道德因没有交集而失序。呈现在道德理论上,百家争鸣而使众人不知所从;显现在现实社会,便是道德低落及社会混乱的景象。麦金太尔称这种道德概念的破碎,正是“缺少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下所形成的去脉络的思维”。

当代社会强调公私领域的分离,即工作与生活的绝然区分,从而导致完善人格的一分为二。众所周知,在公共领域中我们会面临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场景下又会有许多不同的人、事、物需要相互应对。久而久之,身处不同情境自然而然地就会戴上不同的面具来相互应对。当一个完整人格细分为不同角色时,一方面,一般人不易警觉完整人格与角色的微妙差异;另一方面,这些各自不同的角色扮演又极易引导完整人格的分离。

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培养层次,有着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特殊性。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大部分研究生都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部分在职研究生其社会角色更加丰富多样。由于多重角色的交叉扮演,使研究生在生活和学习领域表现出人格的分殊。在生活场景中,与同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比较随意,在行为取向上偏好庸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从而出现“文化失范”;但在学习场景中,又比较认同高雅文化或严肃文化,甚至不屑与平庸、浅薄之人为伍。如此,一个完善人格自然而然地被分裂成支离破碎的各种面具,而产生人格分殊的现象。

3.价值根源的丧失

马克思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这时,个人的选择就不再是整体生活的善,而是趋向于重视自身的情感或直觉。这样极易使个人脱离社会群体的价值观,缺少人类生活整体性与完整人生的意义。因而,麦金太尔驳斥了自由主义者认为人是全然的独立自主的虚拟假设,认为只有透过历史才能更清晰地明了事物的真相,只有将人放置于历史的情境之下才能对他进行了解。

在价值根源丧失后,人们的追求因失去了善的目的而变得随心所欲。现今研究生当中不乏有通过读研、读博当跳板,或改变工作环境或更换工作岗位。而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推行,研究生队伍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其中涌现出大批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在父辈或祖辈的溺爱下长大,往往从自身的价值判断出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呈现出“只要我喜欢就行”的亚文化价值观,很少表现出以追求善为目的的价值观。

二、研究生“完善人格”培养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为了使研究生走出德性缺失、人格分殊、价值根源丧失的人格困境,我们可以借鉴麦金太尔培养完善人格的三条途径作为培养研究生“完善人格”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1.注重与实践相关的善与德性的培养

在麦金太尔看来,“实践”意指:“任何融贯的、复杂的并且是社会性地确立起来的、协作性的人类活动形式,通过它,在试图获得那些既适合于这种活动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这种活动形式的优秀标准的过程中,内在于那种活动的利益就得以实现、结果,人们获取优秀的能力以及人们对于所涉及的目的与利益的观念都得到了系统的扩展。”因此,麦金太尔认为实践的范围是宽广的。但是划分实践的确切范围不是主要工作,关键是要弄清善与德性的概念。

首先,谈谈善的概念。对善的理解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即内在善与外在善。麦金太尔指出内在善具有两种特征:其一,只有参加特定的实践才可以分辨和认识这些善,缺乏相关经验则无法判断这些实践的内在善。其二,虽然内在善也是在竞争中获得,但它们的特性在于它们的实现一定有益于参加实践的整个群体。外在善的特征在于:每当这些利益被人得到时,它们始终是某个个人的财产与所有物。而且,某人占有它们越多,剩给其他人的就越少,但内在善的获得却是有益于参与实践的整个共同体。

其次,是有关德性的概念。麦金太尔将德性定义为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对它的拥有与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那些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缺乏这种品质就会严重地妨碍我们获得任何诸如此类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德性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没有德性,内在于实践中的善就不会实现,就会与我们无缘。因而我们要接受实践的各环节和各构成部分,接受内在善的标准,如公正、勇敢、诚实这些德性和优点。要把它们作为实践外在善的目的、机制,不然就把实践归于无意义了。

在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中,内在善即研究生各种内在德性的培养:正直、诚信、责任等;外在善即奖学金、荣誉称号、好工作等。当内在善与外在善发生冲突时,以我们拥有的德性就能去制止我们所追求的外在善,不沽名钓誉,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到慎独、笃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有真正将内在善作为研究生追求的共同善,才能使研究生重新拥有德性。

2.认识生活的整体性

现代性将每一个人的生活分割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身的行为规范与模式。由此,工作与闲暇相分离,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相分离,团体与个人相分离,童年、老年与人生其它部分相分离,等等。所有这些分离的实现使个人生活无法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分析哲学也倾向于原子主义式地思考人的行为并基于简单成分去分析复杂的行为与交互行为。无论是来自社会学亦或是哲学,它们都将人类生活视为一系列的个别行动与情节,这都使得个人生活无法成为一个统一整体,解决的方法只能是麦金太尔所提的生活的整体性来理解个人。

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认为“变动不居的自我”将人推入一种分离情境的角色扮演当中,使得德性无法成为人类稳定的气质。对此,麦金太尔指出:“是否把每一个人的生活设想为一个统一体是能够合理证明的,由此我们可以试着指明每一种这样的生活都有它的善,并且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美德的功能就在于使个体能够将他的生活创造成这样一种统一体而非那样一种统一体?”“人类德性的统一性,只有作为一种单一的生活(一种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设想和评价的生活)的一个特征才是可理解的,而这种统一性是在历史的脉络中得以呈现的。”

基于研究生社会身份的复杂性,其角色扮演也呈现出多重性。研究生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活的整体性特征,将自己作为一个统一体置于社会生活当中,摘掉面具,在任何一种情境扮演中(生活或学习),都能表现出稳定的德性。如此这般,就能避免人格分殊现象的发生,而达于完善人格也并非纸上谈兵。

3.复归历史的传统

人永远不能仅仅作为个体去追寻善或践行美德。麦金太尔反对自我是自己所选择的存在,他认为:“我们都是以一个特殊社会认同的承载者来接触我们自己的环境。我是某人的女儿、我是某一国家的公民、我是某一学校的学生等。因此,对我来说是好的事情必定对那些处于这些角色中的任何人都是好的。如此,我从我的家庭、我的国家继承了他们的过去,这些构成了我生活既定部分及道德起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我的生活有了它自己的道德特殊性。”

同样地,研究生完善人格的培养,要置于大学这个特殊机构中来了解。而所谓的复归历史的传统,即大学的薪火传承要实现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从大学功能角度来看大学的嬗变。首先,大学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造就绅士”为目的的“单功能”大学转化为强调“发展知识,以科研为大学核心”。随后,克拉克•克尔提出“Multiversity”(多元大学),确立“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功能。在“全球性”与“现代性”、“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现代大学的文明与文化“交往”功能呼之欲出。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其名著《走出象牙塔》中,以“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作为副标题,章仁彪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意味深刻的提醒:现代大学在全面承担起日益众多的社会功能时,千万别迷失了自我!“适应”社会需求和“导引”社会进步的统一应该是现代大学社会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大学机构培养的最高层次的研究生,人格的培养应具有其道德特殊性。这一特殊性表现在:一方面,以坚实的理论基础构筑知识结构,利用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引擎,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人力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以历史的社会责任涵养完善人格,为人类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在“医学与人文”高层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麦金太尔.宋继杰译.追寻美德[M].南京:译林出社,2003:4-6.238.242.257.259-26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高国希.麦金太尔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判[J].社会科学战线,1994,(4).

[5]章仁彪.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6]蒋凯,马万华,陈学飞.适应还是引领:社会变革中的大学—北京论坛(2007)教育分论坛综述[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

猜你喜欢

麦金太尔德性
柳亚子书法
硝呋太尔中残留溶剂测定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天 路(下)
一瞬倾城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雨衣叫麦金托什
国内麦金太尔思想研究现状
童话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