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茄子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2009-03-31徐长城肖长惜
徐长城 肖长惜
湖北省茄子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徐长城 肖长惜
茄子(Solanum melongenaL.)栽培历史悠久,是湖北省重要的茄果类蔬菜之一。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湖北省的蔬菜产业发展较快,茄子作为主栽蔬菜作物发展亦比较迅猛,蔬菜产业收入的增加对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贡献显著。
1 湖北省蔬菜产业及茄子生产发展概况
湖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许多种类蔬菜的生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表1)。
湖北省商品茄子生产基地主要有以下5大区域:①武汉城市圈产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孝感、天门、潜江、仙桃、咸宁、黄州、黄石和鄂州,以生产和消费紫色长条形茄子为主;②鄂西北产区,含襄樊、十堰、随州、枣阳等,以生产和消费绿色圆茄、紫色圆茄和紫色长棒形茄子为主;③三峡产区,主要是宜昌市,以生产和消费紫红色长条形茄子为主;④鄂西南产区,主要是恩施自治州,以生产和消费紫色长条形茄子为主;⑤鄂南产区,含洪湖、监利、石首等与湖南相邻地区,以生产和消费紫色卵圆形茄子为主。
表1 2001-2007年湖北省蔬菜栽培面积和产量情况
2 资源与品种
2.1 种质资源
湖北省蔬菜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茄子种质资源也比较丰富。1986-1990年,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湖北省农科院共同实施“神农架及三峡地区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项目,从湖北省神农架、保康、竹山、竹溪、房县、兴山、秭归、宜昌、枝城、五峰、长阳、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及来凤等县市收集茄子资源34份(其中野生茄子1份)。这些资源中的栽培类型果形分布为短粗形 (含短柱或短条形)16份 (占48.48%),圆形1份 (占3.03%),长卵形2份 (占6.06%),长条形13份 (占39.39%),1份未描述果形(占3.03%);果色分布为绿色11份(33.33%),绿白色8份(占24.24%),绿带紫色5份(占15.15%),紫色9份(占27.27%)。
《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第一、二册)收集茄子种质资源共1 468份,其中来源于国内的资源有1 366份,而来源于湖北地区的资源有33份,占国内资源份数的2.42%。就来源于湖北地区的33份茄子品种资源而言,来源地标明“湖北”的有9份,标明“湖北利川”和“湖北襄樊”的各有4份,标明“湖北武汉”和“湖北竹溪”的各有3份,标明“湖北来凤”、“湖北秭归”及“湖北房县”的各有2份,标明“湖北五峰”、“湖北建始”、“湖北大悟”及“湖北江陵”的各有1份。来源于湖北的茄子品种资源中,69.71%的品种果皮为紫色,60.61%的品种果形为长条形,78.78%的品种熟性为早熟、中早熟或中熟。
2.2 地方品种
湖北地区的茄子地方品种也比较多,按果皮颜色划分,分为紫色、白色和绿色3种;按果形划分,分为圆茄类(含圆球形、扁圆球形或短圆球形)和长茄类(长棒形或长圆柱形)2类;按属性划分,分为早熟、中熟及晚熟3种。可以说,湖北茄子地方品种包括了茄子品种的主要类型。
2.3 主栽品种
1995年以前,湖北地区茄子基本是以本地优良品种和外地引进品种为主,如兰草花、鳝鱼头、墨茄、竹丝茄、南京紫长茄、宁波条茄(上海条茄、紫×长)、苏长茄、苏崎茄等,都是不同时期的茄子主栽品种。
随着育种工作的开展,茄子杂交一代品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如6313、建茄一号、华茄1号、鄂茄1号、黑丰早茄、黑丰长茄、伏龙茄、紫龙一号、黑龙长茄、鄂茄子2号、紫龙七号、迎春1号和春晓等品种或品系。
3 栽培方式
1980年以前,湖北省茄子生产基本上都是春夏露地种植,一年一季,对品种的熟性、抗性、品质也没有特别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栽培模式逐渐丰富,对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栽培模式方面,由单一露地栽培发展到早春设施栽培、早春露地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等;在品种方面,由单一重视产量转变到品质、抗性和产量并重,有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耐高温抗性强的高产品种、适应性广的高产品种,且品种都要求颜色好看有光泽。
4 研究与开发
在湖北省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较早 (1973年)选育出了茄子新品种,由钱国荣等选育的建茄一号是湖北地区选育的第一个杂交一代品种(1986年),徐跃进等选育的华茄一号是首个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茄子新品种(1993年)。目前,湖北地区持续系统地从事茄子育种研究的主要为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开展紫长茄新品种选育有近30年的历史,有3项成果通过鉴定,2个品种(鄂茄1号,鄂茄子2号)通过湖北省审(认)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了茄子航天育种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与进展。在种子种苗产业开发方面,在长江流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湖北省是首屈一指,已经累计推广茄子新品种15个,在全国18个省市推广面积2.7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2.5亿元,个别品种已经出口到加拿大。在武汉市占80%的市场份额,占湖北省杂交品种的70%。
5 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就科研、生产与消费而言,茄子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景广阔。科研方面,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应予以加强。生产方面,每667 m2地能够增收1 000元以上,农户积极性较高,政府可以加以引导,形成板块进行基地规模化生产;另外,高山基地种植已经起步,可以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加强研究并进行推广。消费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茄子好看好吃,而且要求安全有营养,应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引导和宣传。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为目的,从市场中寻找研究课题,特别是要加强茄子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5.1 加强对地方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
1986-1990年,在进行本地区茄子资源征集时,一方面可能存在重复征集;另一方面因为征集地区有限,可能还存在盲点。征集工作主要集中于湖北北部、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而湖北南部、东部及中部的江汉平原地区则较少。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对湖北地区茄子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
5.2 加强基础研究
要加强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茄子生理生化研究、栽培技术理论研究等,为茄子新品种选育及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5.3 育种目标多样化
要求根据不同产区和市场消费需求选育品种,适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如湖北地区除了紫色长茄类品种外,部分地区对绿色圆茄类品种也有一定的消费习惯,近年来紫红色类型品种也出现较大消费群体。在茄子品质育种方面,以前强调较多的是商品品质,而对营养品质往往强调不够。此外,茄子抗病育种(抗黄萎病、青枯病等)、砧木育种等领域的研究也需要加强。
5.4 丰富育种手段和途径
湖北地区茄子品种经历了地方品种引进——常规育成品种——杂交一代育成品种等阶段。这几个阶段虽然是不断演进的,但也有交叉重叠。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杂交一代品种,但茄子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成本较高,如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湖北地区,而且是整个茄子育种及良种繁育研究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湖北地区的茄子育种中,除了利用杂种优势这一主要途径外,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以及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等均有待加强。
5.5 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现在,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蔬菜安全生产。武汉蔬菜研究所虽然已经开展了茄子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但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应整合科研与推广部门资源,加强研究,尽快建立湖北省茄子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并予以推广。
徐长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电话:027-88112334
肖长惜,湖北省蔬菜办公室
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