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葱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2009-03-31赵强常国军韩文韬荆爱霞梁玉清

长江蔬菜 2009年2期
关键词:鳞茎日光株数

赵强 常国军 韩文韬 荆爱霞 梁玉清

(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酒泉,735000)

洋葱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赵强 常国军 韩文韬 荆爱霞 梁玉清

(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酒泉,735000)

依据洋葱对光、温、水、土、肥的需求规律,在多年日光大棚育苗、田间覆膜移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洋葱最佳育苗时期及最佳搭配品种与产量的关系。初步认为育苗时间提早到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品种选用阿波罗或金色巨人更能提高日光大棚及田间早期有效光、温、水、土、肥的利用率,延长洋葱生长期,每1 hm2可提高产量30~45 t,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值得示范推广。

酒泉洋葱 日光大棚 优良品种 超前育苗 增产显著

洋葱是甘肃省酒泉地区的特色和支柱产业,也是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出口量的增加,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由过去的667~1 333.3 hm2增加到2007年的8 666.7 hm2,平均1 hm2产量75 t以上,总产量65万t左右。酒泉已成为国内洋葱种植面积最集中、品质优、产量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洋葱已由20世纪80年代撒种、盖沙等粗放式种植方式,改进为田间覆膜点种和日光大棚育苗田间覆膜移植的新方式,特别是在灌溉便利区域,普及推广了日光大棚育苗田间覆膜移栽技术后,极大地提高了洋葱单位面积产量[1]。在生产用种上,由过去的常规品种,全部改用进口一代杂交种。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和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使洋葱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1 hm2的30~45 t提高到现在的75~90 t,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日光大棚育苗技术和品种的选择上普遍存在问题,如育苗时间偏晚,一般都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不能充分利用日光大棚有效的光、温资源优势,移栽时苗弱、苗龄偏小,栽后缓苗慢,鳞茎膨大期推迟,不能充分利用4~5月光、温资源,对产量的提高有一定影响[2];生产用种上虽然采用了进口一代杂交种,但品种多、乱、杂,假、伪、劣现象严重,价格又十分昂贵,1 hm2用种价格在6 000~ 9 000元,生产总成本在1.8万~2.25万元。以上严重制约着洋葱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本文对日光大棚洋葱育苗、杂优品种的筛选上作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最佳育苗时期和相配套的种植品种,以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讨一条新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6个,福圣(A1)、佳农(A2)、金骑士(A3)、金色巨人(A4)、巨丰505(A5)、阿波罗(A6)。均为由美国、日本引进的黄皮一代杂交种,属酒泉地区主要种植品种。

1.2 试验方法

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A因素为品种,6个水平。B因素为育苗时期,B1(11月2日),B2(11月 22日),B3(12月12日),B4(1月2日),B5(1月22日),5个水平。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5.92 m2,每小区9行,株行距16 cm×15 cm,日光大棚育苗,田间覆黑色地膜,4月9日移栽。1 hm2定苗35.16万株。以品种福圣(A1)2月12日常规育苗(B6),4月22日移栽为对照品种。全小区收获计产,按二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统计分析。因育苗期提前,1月至2月中旬日光大棚需要盖帘子,育苗面积较常规大5 m2,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或依次提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比较

①不同育苗期产量比较 由表1可看出,6个品种各次育苗时期平均折合 1 hm2产量为 87.165~ 132.870 t。以B4育苗期产量最好,其次是B3、B5、B2。而B1育苗期产量最低。B4较B1增幅60.7%,产量差异极显著;较B2增产且差异显著;6个品种平均较B6A1增产35.805 t,增幅36.9%,其中B4A6增产48.060 t,增幅49.5%;B3A6增产55.485 t,增幅57.2%。5次育苗期除B1平均较常规B6减产10.2%外,其他育苗期均较常规育苗期B6增产,增幅22.1%~36.9%。说明育苗期不能太早,亦不能太晚,从育苗成本效益讲,B4最理想,其次为B3。

②品种间产量比较 经方差分析,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品种之间有差异;品种与育苗时期互作差异不显著。供试6个品种5次育苗平均折合1 hm2产量为106.035~138.780 t(表2),A6产量居首位,较A1增产30.9%,增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A2,A5,A3达显著水平,与A4差异不显著;较B6A1增产41.715 t,增幅43%。就品种产量而言,A6产量最高,对不同育苗期适宜性强。其次是A4,A2,A5,A3。A1品种最差,主要由早育苗易抽薹所致。

2.2 生长动态分析

从表3可看出,不同育苗期生长动态也不相同。移栽时,B1~B5期6个品种平均幼苗株高为30.3~51.7 cm,茎粗 0.53~0.73 cm,均以 B1期植株最高、茎最粗。其次是B2,B3,B4,B5。5叶期平均在5月10~18日。B1较B2,B3,B4早2~3 d,相差不明显。较B5早8 d,较B6早19 d,相差明显;膨大期平均在5月24~ 30日。B1较B2,B3早1 d和2 d,较B4、B5早4 d和6 d,较B6早14 d;倒秧期平均在7月22日至8月1日。B1较B2早1 d,较B3,B4,B5依次早7,8,10 d,较B6早16 d,相差极大;成熟期平均在7月31日至8月10日,B1与 B2相同, 较 B3,B4,B5依次早3,7,10 d,较B6早13 d;生长天数,B1~B5在113~123 d,B1与B2相同,为113 d,较B3,B4,B5依次早3,9,10 d。B6A1生长天数116 d,较B1,B2长3 d,与B3相同,较B4,B5短6 d和7 d。

由以上分析可知,B1,B2虽然鳞茎膨大期有所提前,但倒秧期、成熟期亦提前,生长天数较B3,B4反而减少3~9 d,是产量低于B3,B4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育苗的成本和效益全面考虑,B4是最佳育苗期,其次是B3;而B5虽然成熟最晚,生长天数最长,按以上推理,理应产量最高,但本试验结果并不是这样。可能是由于B5育苗晚,苗龄期短,移栽时幼苗偏小,苗期叶没有长到最佳叶面系数,就进入鳞茎膨大期,且各生长期叶面积系数均相对较小,导致产量降低;B6更是如此。

2.3 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从表4可看出,B1育苗期6品种平均计产株数为26.10万株,是5次育苗期计产株数较低的 (计产株数=基本苗-抽薹株数),计产株数较高的是B3,B4,较B1高7.95和7.65万株;单球质量B1~B5期6品种平均在448~354 g,均表现大球型。B1单球质量最大(与计产株数少育苗早有因),较B5重94 g,较B6重167 g,其次是B3,B4,B2,B5。计产合格率平均在94.0%~97.1%,较B6高4%~7%。以B3合格率最高,其次是B4,B2,B5,B1。

从经济性状分析结果看,B4,B3期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计产株数、单球质量、合格率均相对较高。

2.4 抽薹率比较

6个品种在5次育苗中 (表2)平均抽薹率为2.68%~16.82%。A3,A5品种抽薹率最高,分别为16.82%~ 16.64%,其次是A1,A2,分别为13.2%,12.26%,抽薹率较低的品种是A6和A4,分别为2.68%和6.62%。从5次育苗期看(表3),各次平均抽薹率为2.1%~35%,以B1期最高,为35%,其次是B5,B2,B4,B3。值得一提的是B1育苗期不但抽薹率高,而且早,在5月9日陆续抽薹、开花结实,种子在8月28日成熟,其中A1,A5品种折合1 hm2生产种子48 kg和36 kg。B2,B3,B4也抽薹开花,但很少结实。开花或结种子的植株鳞茎不膨大,对鳞茎产量影响很大。只有B5只抽薹不开花,鳞茎也能膨大,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对鳞茎的质量影响较大。

表1 不同育苗时期、品种产量比较

表2 6品种5次育苗时期平均产量及抽薹率比较

从抽薹率分析,品种对育苗时期适宜性是有差别的,A6,A4品种适宜性广,抽薹率低,其他品种适宜性差,抽薹率高。最佳育苗期是B4,B3。过早育苗,苗龄大、气温低,易通过春化阶段抽薹,影响鳞茎产量,如B1,但作为种子繁殖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借鉴。B5抽薹率居第2位,与理论不符,是否与出苗初期温度过低,对促进萌发种子或幼苗提前进入春化阶段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2.5 经济效益分析

依据最佳育苗时期B4、最优良品种A6,较对照常规育苗品种福圣折合1 hm2增产48 060 kg,每1 kg按0.5元计,增加毛收入24 030元。减去早育苗日光大棚盖帘、育苗多占地、多用工等费用3 600元,1 hm2增加纯收益20 430元。B4育苗期、A4品种较对照增产37 050 kg,增纯收益14 850元,增产效益十分显著。

表3 不同育苗时期生育期比较

表4 不同育苗时期植物学性状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由试验结果可知,最佳育苗期为1月2日(B4)和12月12日(B3)。最佳品种为阿波罗(A6)、金色巨人(A4)。

早育苗能充分利用日光大棚的有效光热资源,移栽时幼苗较2月中旬育苗的苗龄长,幼苗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定植后缓苗快,苗期植株生长旺盛,叶面积系数大,鳞茎膨大期提前10~12 d,充分利用了生长前期有效光温水土资源,使适宜生长期延长6~7 d,且产品合格率、单球质量增高,产量增加。

B4A6,B4A4处理 1 hm2增加纯收益 14 850~ 20 400元,平均按17 625元计,示范推广6 000 hm2,可增加经济效益1.06亿元,是一项投资小、效益高,值得示范推广普及的栽培技术。

利用日光大棚超早育苗可促使洋葱品种一次性定植、抽薹结实。作为种子生产,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B5育苗期抽薹率反比B2,B3,B4育苗期抽薹率高,与理论不符,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宋元林,唐顺明,庄会乾.大葱、洋葱、葱、韭菜栽培新技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邵青.黄皮洋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66-67.

[3]杜敏霞,陈贵华.北方长日照地区栽培洋葱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增刊):140-141.

Study on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Onion

ZHAO Qiang,CHANG Guojun,HAN Wentao,JIN Aixia,LIANG Yu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uQuan,JiuQuan 735000)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rules of light,temperature,water,soil and fertilizer of onion,on the basis of sunlight greenhouse seedling and field film mulching transplantation in many years,further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best seedling period and the best cultivars and yield of onion.Preliminarily,the seedling period ahead from the middle of December to the beginning of January,the cultivar adoption is Apollo and Jinsejuren which can made full use of or raise utilization ratio of effective light,temperature,water,soil,fertilizer of sunlight greenhouse or the field,prolonged growth period,increased yield by 30-45 t/hm2.It is an effective stimulation and worth demonstration and extension.

The JiuQuan Onion;Sunlight greenhouse;Good quality cultivar;Advanced seedling;Increase yield significantly

10.3865/j.issn.1001-3547(x).2009.01.009

赵强(1952-),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电话:13893783580。E-mail:zhaoqiangjq@163.com

2008-09-03

猜你喜欢

鳞茎日光株数
百合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百合小鳞茎抽薹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晒书日光香
伊犁贝母鳞茎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