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和高职的衔接对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影响的研究

2009-03-30张凤君

新媒体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人才职业中职

张凤君 左 雷

一、探索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一)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任何教育活动都受当时所处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同时又以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影响着一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其发展方向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纵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都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工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因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带来的机器、新能源和计算机的使用,使得原来由体力劳动来完成的任务,变为由少量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如19世纪初美国,虽说主要劳动为机器所代替,但工人还是要从事一些不复杂的辅助性劳动。但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科技进步,许多生产部门的辅助性劳动,也被机器所代替,使“缺乏技能不够机敏”的工人受到淘汰。为此,美国政府创办职业学校以培养大批的受过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熟练工人。

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发展,社会不仅对职业教育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

(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中职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仅需要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同时更需要能够从事综合岗位,并且能够驾驭策略层面的高技能人才。即不只是解决某一“点”的问题,还要逐渐解决一定范围的“面”,从而无论在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同于有一定经验和操作技能的技工,而是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制造”输送合格人才。

(三)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显现。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和问题,尤其是伴随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高消耗和高污染问题一直未有得到很好解决。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5.5%,而我国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15%,钢材占30%,水泥占54%。这些数据表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

终身教育思想于1968年问世,三十余年来已为各国广泛采纳,并成为本世纪末许多国家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制定面向新世纪教育改革框架的基础。

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所实施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国家确认职教与普教文凭等值的衔接模式。即国家认可不同层次职业资格与相应普通教育文凭等值,并使二者具有升学和就业的效力。

2.经专门补习以学历达到实现衔接模式。即由职教机构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使其达到高职院校对考生的要求。

3.由一体化的中高职教大纲或课程实施衔接的模式。即中职与高职层次的职教大纲或课程一体化,使二者浑然一体,保证其顺利衔接。

我国自从三校生升学解禁以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实行了多种衔接模式。如高职校面向中职校毕业生的对口招生考试衔接模式、五年一贯制的课程衔接模式以及中专校为升学者组织考前补习的衔接模式等。无论是哪种衔接模式都为三校生继续学习敞开了方便之门。

三、解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对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影响的措施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基地。其与中职学校相比,虽然同属于职业教育,并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办学指导方针。但二者是不同的教育层次。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懂得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某一岗位所需要的生产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而中职教育主要培养操作型人才,对基本理论知识要求较少。另外,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只包含有少量的心智技能的成分,如简单故障的排除,但与高职教育相比,这方面内容显然不足。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心智技能部分比重就会不断增加,而心智技能的培养是靠一定的理论基础来保证的,心智技能的比重越大,理论知识部分要求就越深广。因此,二者无论是教育功能和教育内容都有差别。

鉴于上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差异及现阶段中职生特点,处理好衔接后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问题是每个高职院校所面对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使学生有追求的目标

从心理学角度讲,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目标越明确,达到这个目的的毅力就越大。为此,在大学生入学之际,就要对每个专业培养方向向他们详细讲解,使他们有奋斗目标,并以所学专业作为载体来达到目的的。

2.改变传统教学手段,采用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手段上,要改变那种教师单向灌输、重理智控制情感交流的教学方式,秉承开放民主的教育观,采用启蒙式、交流式和互动式等,使教学内容适合高职学生,并为他们所接受。另外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使其对专业学习感兴趣。

3.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感

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材内容要跟上时代步伐,反映当时科技发展和人文研究的最新成果,符合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浓厚、专业思想稳定,为学好专业奠定基础。

4.从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角度,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三类,招生对象多数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也有部分是四年,少数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两年。因此,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到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时期。

5.在技能操作中,更多介绍其原理,使其知道所以然

中职生在中职期间,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所以在高职期间便可以用较多时间讲授专业知识,使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此,要求其摒弃过去只图会操作的想法,使其由中职时期的“理论一实践”,到高职时期的“再理论一再实践”,当然高职时期的“再理论一再实践”并非是中职时期的“理论一实践”的简单反复,而是上升到更高一层次的“理论一实践”的过程。

注:本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子课题,课题名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在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方面的影响研究》的研究内容。参加的人员还有:李恩媛、郑秋菊、左雷、丁海丽。

猜你喜欢

人才职业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五花八门的职业
毛遂自荐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