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谓邯郸,在水一方

2009-03-30

广东教育·高中 2009年3期
关键词:邯郸名人走路

吴 荻

我们有时会拓上那个青年的影子。哪个青年?邯郸学步里的青年啊。那个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忘了自己怎么走路的青年。

你可能要笑了:“此话当真?我不会那么愚蠢地成为第二个傻青年的。”

莫笑莫笑,邯郸学步我们每个人都试过。所谓邯郸啊,其实在水一方。

首先,学步是没有错的。很多人会对邯郸学步嗤之以鼻,而摇头摆手,连连说,不学不学。此言差矣。向优质靠拢是前进的必要因素,只是,在靠拢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会忘了自己的本质,这就值得思考了。

比如,你会对你身边的人的优秀成绩而艳羡不已,于是他就成了你眼中的邯郸人。你模仿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学习计划、作息时间。然而现实往往是悲哀的,你按“步”就班,紧紧跟随,唯独只有他的成绩,你永远都跟不上。

庄子大概就是担心世人都这样而作《邯郸学步》,告诫人们:向优质靠拢的同时,不要把自己弄丢了。

什么叫把自己弄丢?就是学习别人似乎成了习惯,不知不觉成了别人的一个徒有外表的克隆体,进而把自己的本性忘掉了。就像傻青年一样,学不会人家走路,把自己的走路姿态忘了,最后甚至连走路都不会了。追求高品质也好,追求优秀也好,本末倒置,便丢了追求的初衷了。

不只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国家也闹过“邯郸学步”的笑话。当苏联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时候,刚刚成立的中国便按捺不住了,紧跟苏联的脚步,搞起了大跃进,“三年超英赶美”,结果苏联是富了,中国却穷了。忘了自己的底子,忘了自己的基础,何来谈发展呢?

我们为什么要学?因为看到人家优秀,所以想紧紧地跟上去,不甘落后,可以这样理解的吧?当我们想让自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往往采用一种方式:模仿。不然,众学子就不会对名人传记如此膜拜了。确实,读了三两个名人故事,心想自己也有名人的抱负了,遂得意而忘形,忘了自己本身的身份。最初的模仿可能给你尝了甜头,带来了一些荣誉和轰动,于是就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了。但是,当模仿到了一种机械化的呆滞的程度,就像那个青年一样,便会逐渐显露出东施效颦般的滑稽可笑。试问,模仿模到一无所有,意义何在?

邯郸永远都有,永远都在和你隔岸相望。它既不是让你不能亵渎的高贵的神,也不是让你一效仿就迷失自我的鬼怪。它独拥自己的一份美丽与安适,等着你来,等着你把你自己的心带来生根发芽,而不是把心葬在这里。

好一个邯郸城啊。

在邯郸城的上空,隐约中似乎听见庄周在云中轻吟:“所谓邯郸,在水一方。”

[指导老师:刘军]

猜你喜欢

邯郸名人走路
邯郸在哪里?
吕金光
名人摔跤后
会走路的蛋
书画名人汇
宝宝学走路
书画名人汇
书画名人汇
会走路的树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