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引领“好家乡”走天山
2009-03-30陈文韬
陈文韬
2008年仲夏,时值新疆好家乡超市有限公司10周年庆典会上,董事长许平这样诠释和追忆公司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和收获的累累硕果:“10年前的今天,一家200多平方米的小型超市开张营业了,我们带着一个目标,要做乌鲁木齐最好的超市,好家乡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回想10年前的诺言,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
10载弹指一挥,10载春华秋实。通过10年的学习和努力,新疆本土零售企业的“好家乡”已开设大型超级市场6家。2008年,好家乡年销售额已近10亿元,成长为新疆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超市零售品牌。
于是,在2月17日上午,我来到誉满西北边城的新疆好家乡超市有限公司总部。此刻,瑞雪纷飞,雪花拂窗。
在三层一间办公室里,听许平董事长及同事讲述他们公司的过去和现在,光荣与梦想。我的感觉如同是在翻阅一部当代中国大发展传奇,更确切一点说,是在品读这部大传奇里的某个精彩的细节,心为所动,豪气顿生。那踔厉风发的过往画面瞬间便在我眼前剪接而成一部“好家乡”的发展史——
在艰难中扬帆启航
许平萌生搏击超市零售业始于1998年初到北京,第一次目睹法国“家乐福”立足中国首都而顾客盈门的惊讶和感叹。置身熙熙攘攘的川流人群,30岁刚过的他没有想到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品类齐全、价格适中、任意挑选的商店。于是,他果敢地决定:在少数民族聚集的西北边城——乌鲁木齐市开一家如“家乐福”的超市。
在离开北京以前,许平还专门到书店购买了一本关于商品零售的书籍《自选王》,同时也带回了“家乐福”的回馈和礼遇。回到乌鲁木齐以后,他诙谐而幽默地告诉自己的朋友们:“我已经从北京带回了100万!我要做最好的超市!”
刚过30岁的许平除了一腔激情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正名壮胆外,别无长物。但许平笃信“观念改变命运”,渴望操持“计然之术”,“商海行船”,以求“山河着意化财源”,在他看来,这就够了。
然而,在1998年超市这种零售业在中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少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在地处西北边陲的乌鲁木齐开超市更是一个大胆的抉择。办超市,对以许平为首的来说是“门外汉”,但他没有退却,在8月15日,这是一个许平和“好家乡”人终身铭记的日子,注册资金30万元、2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16名员工的超市在乌鲁木齐的北京路铁路局八街正式挂牌营业,终于在艰难中扬帆启航,驶向浩瀚无垠的零售业海洋,将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带进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这一举动不仅在“好家乡”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中国西部零售业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传奇。
刚刚起步的“好家乡”总是艰难的,就如同戏里唱的那样“拢共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出无车,路难行。但零售商海里蕴藏的机遇和机遇能够成就事业的诱惑却极大地焕发了每一个人的力量。许平就是这一群弄潮儿力量的集大成者。要在竞争激烈的零售业立足,就必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于是,许平排除俗见,沉着筹谋,在了解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外进驻中国的大型超级零售品牌后,理清了他们辉煌硕果的背后,一定是创业之初的艰辛和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因此,他对自己信心满怀。
同时,摆在许平面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商品的供应。于是,他倡导“好人品,好商品”、“真诚服务,为您省钱”、“您的信任,我们的信心”的经营理念,亲自与供应商洽谈商品的供应与合同的签订,并庄重承诺给供应商以最优厚的条件。一直注重和供应商双赢的许平,使创业之初的商品供应商的和谐关系一直延续至今。
“董事长喜欢倾听不同的意见,来反思自己在工作的不足。”董事长助理严华如是说。因此,到现在,每逢有机会与供应商在一起时,许平都虚心地向每一位供应商征求和倾听意见,以期共同发展。创业之初的供应商也正是看准了许平对零售业的执著和认真,坚持与好家乡一路走过风雨,见证共同的成长之路。
在此基础上,许平带领“好家乡”人注重学习国内外零售同行的先进理念,不断总结国内外零售业同行的先进经验,以先进的经营模式和优质的商品质量、低廉的商品价格赢得了顾客的青睐和信任。
就这样,许平谨慎而又充满豪情地驾驶着“好家乡”这艘巨轮,在波涛汹涌的零售业海洋起锚远航。
人文情怀凝聚坚强力量
随着1999年11月,在乌鲁木齐市铁路局成功开设分店劝业店,同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好家乡”商标以后,“好家乡”这艘巨轮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中劈波斩浪,乘胜前进,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乌鲁木齐市的各大商业街区和天山南北的城市。队伍的壮大同样迅速,公司从过去十几个人扩大到了上千人,惠及上千人的就业岗位和生活生计。
走进“好家乡”深处,遍寻“好家乡”的角落,探访遇见的每一位“好家乡”人,发现这里总有一件东西,总有一种不可目视的无形的力量,如寂然无声的光焰一样,强力非凡,浸润到灵魂里。这件东西就是“好家乡”自己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许平把它归纳为“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份劳动,一份收获”,就是全员当家,全面发展,为“好家乡”人的幸福生活和神州大地的兴旺发达而努力奋斗。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凝聚“好家乡”乘胜前行的重要源泉。
为了提升员工的素质,自2001年9月,公司建立了培训部,并从2004年起,主动引进大学生到各分店实习,积极和新疆各大中专院校商谈学生委培的具体事宜。这样,不但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从根本上逐步改善和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同时,还专门组织专业人士编写了有关超市各岗位的教育、培训手册,实行教练制度和兼职培训岗位制度相结合,使新进入公司的员工就有专人传、帮、带。同时,从2003年起,作为董事长的许平就非常注重打造企业的价值观,并为每位员工提供1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2004年11月,一名员工在上班的途中,被一辆货车撞倒身亡,许平立即派人与保险公司接洽,带上赔偿金给这位身亡的员工家属送去,受到员工家属们的赞许。维吾尔族员工卡德尔,爱人无工作,三个孩子要上学,家里的一切生活全靠卡德尔。孩子上学没钱交学费,生病了没钱去医院,公司看到此情此景,给予了及时的就学和就医资助,一直到卡德尔离开公司。
公司每年选拔优秀员工30名、提供近15万元的经费到内地和沿海发达省区参观旅游,考察当地大型超市的先进管理和经营经验,增强了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我们这里的员工是心连心啊!”好家乡人都
这样说。
是的,这正是珍藏在“好家乡”深处常有常新的力量之所在,也是2001年之后,“好家乡”获得大发展的力量所在。正是这一年起,“好家乡”就从一家扩展到大型超级市场6家。
辉煌在不断创新中铸就
“好家乡”真正开始连锁,是以2002年第二家门店开业作为转折点。当年仅这两家门店就实现了单店销售1.5亿元,年销售近3亿元的良好业绩。可是,这之后,许平并没有加快扩张的脚步,而是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专门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吸纳具有国际零售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深入企业内部,着手建立各种企业标准,形成标准化模式。这为好家乡后续连锁发展的推进储备了足够的能量。
“全国乃至乌鲁木齐一些知名卖场、超市由于急速扩张,就步入了扩张后的死胡同。我认为扩张并非都是好事。质量必须重于速度,到现在国内的零售业也慢慢注意到了快速扩张带来的问题。”许平如是说。
总部化管理结构的建设、专业管理团队的引入、业务流程的改组重组,促使2002年12月24日,好家乡第一家上万平方米的大卖场——好家乡青年店开门揖客了,这也标志着好家乡正式向连锁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乌鲁木齐市的战略布局初见端倪。
许平倡导好家乡在新疆地区率先实行“先行赔付”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对于可退换可不退换的商品,只要顾客提出来,无论是何种理由,都坚决尊重顾客的意见。正是对顾客的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好家乡”又赢得了一张来自消费者的信任牌,顾客的信任是永远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自2002年此后的日子里,“好家乡”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针对国际零售巨头“家乐福”进驻新疆,许平和“好家乡”人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实施差异化战略,投巨资引进美国JDA和IBM公司的商业软硬件系统提升信息管理技术,导入国际知各的品牌识别公司和AC尼尔森公司进行品牌形象设计。2005——2007年间“好家乡”积极开拓新疆二级市场,先后进驻军垦新城石河子市、哈密市和库尔勒市,并将继续向天山南北城市的纵深发展。
作为一家在全国范围内较早遭遇外资竞争的商业零售企业;通过与国际零售巨头近距离的接触,许平与“好家乡”人果断地提出在三个层面上展开错位:品牌形象方面,通过品牌营销错位;商品管理方面,通过品类管理体现个性;价格竞争方面,通过成本控制保持优势。同时,“好家乡”以“通过大众化生活用品的零售,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精准定位,突出本土化优势为核心,以差异化策略为纽带进行有效连接,形成了“好家乡”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保持了“好家乡”在不同地区独具优势的市场定位。
200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疆视察期间,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的陪同下来到“好家乡”,与员工、顾客亲切交流,了解超市经营和节日商品供需情况;2006年9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考察“好家乡”超市,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许平和“好家乡”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累累硕果:新疆好家乡超市有限公司先后荣获乌鲁木齐市内贸重点监测十佳企业、AAA级信用企业、“新疆知名商贸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好家乡”商标被评为“乌鲁木齐名牌商标”、“好家乡”被评为“新疆知名商贸品牌”。
未来的10年,许平和“好家乡人”将逐步形成以乌鲁木齐——成都——拉萨为支撑点的战略区域体系,力争把“好家乡”做成西部领先的零售企业和中国一个优秀的超市零售品牌,力争2018年实现年销售额100亿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