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龙西起(二)

2009-03-30王泽群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德令哈柴达木文联

王泽群

回到德令哈

2008年09月06日

与郑登旗一起来接我的。还有州粮食局局长万玮。

万局是老德令哈人了,但我在德令哈的时候并不相识。可是一见面,仍然亲切。他那高高的个子,英俊的模样,让我感觉,这真是咱柴达木的男子汉啊!

凌晨里,天还未亮,但一路上还是可以感觉到德令哈的巨变。

首先是灯光多了,路边的建筑也有模有样了,不再是那一片荒原、没有光影的戈壁滩。

这也才知道,火车站南移了,距德令哈有20公里。而这其间的20公里多了许多工厂与建筑。其中,很堂皇、让我震动的是一间大型碱厂。极具规模。

车进德令哈,让我这“老德令哈人”更是吃惊,完全不认识了。这路,这楼,这城市的布局,全都和我离开时不是一个模样了。特别是海西宾馆,那样完美的建筑,那样优美的庭园,园中的路,路边的树,树上的花,花前的灯,灯光里现代线条的宾馆,在凌晨的夜色灯影里美得让人心动……等我住进房间,那一楼的大堂、雕塑、灯饰、华美沙发、环楼的二层、三层的廊台……全让我惊讶。我记起了我离开德令哈时的海西招待所,那典型的一排排平房和中间的一座三层楼的招待所大楼,我还记得那位劳动模范老赵所长呢……而现在,真正叫作不可同日而语了。房间的硬件也很过关,舒适,好用,大器,漂亮。

这一路,我住了西安的西京国际饭店,西宁的青海宾馆,但德令哈的海西宾馆绝对不逊色于这两家都有些名气的酒店呢!甚至,比它们更好,更美,更舒适。

毕竟凌晨。还可以找一个“回龙觉”,在这么好的宾馆房间里,我五分钟就睡着了——这是回到“老家”德令哈的第一觉。我睡得很稳,很香,很沉。

再次醒来,已是近八点了。去餐厅吃早餐,顺便也把这海西宾馆细细地看了一下。变了!变大了!大变了!不能说天翻地覆,却可以说是眼前一亮,日月一新!

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是的,只有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二十年,又是二十年后再回来的人,才会对德令哈的巨大变化有真正的深刻的印象与强烈的兴奋的感觉!因为这是柴达木,遥远的西部的柴达木。你不是她的亲人,绝不会有这种亲情难捺的细腻温暖的感觉呢。

万局开了车来,登旗做陪,我们去看德令哈。

第一站,当然是我曾经的家。当年调入海西文联,位于祁连路(当年叫团结路)那排独门独院的宿舍还没盖好,我们一家是住在海西招待所的二间房子里的。当那排宿舍盖好,我是第一批就住进去了的居民。当年,对那独门独院、两间隔成两室一厅一厨的干打垒房子我们都满意坏了呢。虽然入厕还要跑出院外去蹲那种“朝天坑”,但在1 978年,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呢。在这个家里,我不知道接待了多少路过德令哈、采访柴达木的作家、记者:在这个家里,我不知道和多少诗朋文友把酒论道,讨论研究西部文化与瀚海诗文呢。然而,车到原址,过去的家、与院子、与大门已不留一丝痕迹。矗立于此的是崭新的电信局宿舍,现代化的小高层宿舍!与当年我的家“风马牛不相及”了!

这就是变化。我站在当年进家门的地方,让朋友拍下一张难忘的照片。背后,是现代的风景;眼前,是亮丽的德令哈;心中,没有遗憾,只有惊讶、惊喜、欣慰。

第二站,是去看我离开德令哈时的文联大楼,那是八十年代的一栋新建筑,当时盖竣,给了文联不少的房间,几乎可以说是宽绰得让人自豪。那时候,我们就感觉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但是,它也没有了。在它的原址,是旷大的广场,广场一直与路北的原来的百货大楼(当然,百货大楼也没有了!)毗连。形成了一片美丽的城市广场区。

第三站,是我调入海西文联第一个办公的地儿。当时,文联尚未成立,我们的那个单位叫海西州群众文化工作站。可别小瞧了这个文化工作站啊。当时,也就是后来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柴达木的文化精英们,大部份都在这“站”里工作呢。当然,它的旧址也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民族进步团结塔”。我们的“站”,做了塔的一小部份基础。是的,这个“文化站”,应当,也必须做为这个塔的一部份,小小的一部份基础。

没有基础,哪来高塔;没有最初,哪有未来。

祁连路这短短的三百公尺,我的家、单位、工作的地方,一条直线我走了八年。从青年,走到盛年,从一个文化工作者,走成一个专业作家。对于这条路,对于这座城,对于柴达木,我怎能不怀有深深地深深地感激与感恩啊!

得益于柴达木土地的富裕与辽阔,我发现,德令哈的路都修得极其漂亮、宽阔、平坦、现代。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座城市,德令哈有那么多的漂亮的广场,夸张地说:“一去二三里,广场四五个,雕塑六七座,八九十个阔。”到处都显现出旷大与辽阔。这在其他的城市里,恐怕极难看到这样的美景呢。它们没有这么宽阔的土地。

万局让司机再一次送我们去碱厂飞车观花。

这一次看得细一点儿了。连碱厂的院子,也是一个小小的广场呢。时间紧,我们没下车,只是任司机师傅开着小车在碱厂里弯来拐去,看厂房,看道路,看机械,看产品,看布局,看能看到的一切。万局介绍说,很快,碱厂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00万吨,居世界第二,德令哈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碱都。我心中兴奋异常!记得当年在德令哈工作的时候。我和张家斌、高澍等同仁对德令哈这座城市是否可以发展、是否能够生存进行过多次探讨。哲人说:“有了水,就有了生命;有了电,就有了文明。”水和电,德令哈都有,但当年的她,缺少一个城市发展的要件:高科技的大工业。当年的德令哈,只有一间农机厂,生产着微不足道的、出不了盆地的农机配件。而其他的工业。似乎都不好在这里开拓与发展。但一个内陆小城,既无旅游资源支持,又无传统文化垫底,既不能像桂林、丽江靠风景出名,又不能像曲阜、敦煌有老祖宗荫蔽;仅只是因为气候环境条件较好,成为一个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城市,没有经济的支点与热点,她终究要衰亡的。依旧会成为一个驿站、或是农牧业据点。这正是我们热爱德令哈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离开德令哈多年,曾听说海西州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向格尔木搬迁。远在六千里之外,我仍然是着急且无奈:德令哈这座小城,还没长大就要衰亡了吗?

这次来一看,不一样了。绝对地不一样了。不光是有一个未来的“中国碱都”,其他的工业也在德令哈有了布局与建设,近一点儿的,好像是铁路机械厂,远一点儿的好像是有色金属基地;盆地北缘,大柴旦不但开发了黄金产业,再西一点儿的鱼卡也建起了煤业集团公司,锡铁山已经走向全国,还有盐湖,还有已探明的天燃气大矿床,再往西的茫崖石油……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柴达木,这个被称道了五十多年的“聚宝盆”,这一次才真正地显现出她的巨大的潜能资源与真正的财

宝来了。

作为一个老柴达木人,岂能不兴奋、振奋?岂能不对柴达木这片热土,充满了爱的热恋?我想起了当年在西部走过的那些荒冢,那些在枯黄的席芨草摇曳中没有姓名的坟莹,那都是埋葬在柴达木里的柴达木的先行者啊!都是对柴达木这个祖国西部高原盆地充满过憧憬的年轻人不死的精灵啊!今日,若他们碧落黄泉有灵,知道了柴达木今天的发展与飞跃,是不是也会透出一个欣慰的微笑来呢?是不是也会觉得自己的此生没有白自度过呢?毕竟,他们比我们更伟大。他们奉献了一生。

中午万局设宴为我接风。主陪是从未谋面的州人大副主任朱建华先生。

朱副主任是位热情、真诚、文学涵养很深的人,听说我是为了写一部真正反映当年山东青年支边青海的大书《大戈壁》。要重走我在柴达木工作过的所有地方的想法,大为赞赏。毕竟,我是柴达木培养出来的专业作家;毕竟,我在德令哈奉献了我最美好的年华,为柴达木的文学艺术也贡献了我的一份心血。他立刻挂电话“召来”了宣传部的杨东亮副部长,州文联的肜子歧副主席两位年青人,向他们隆重地推介了我,并要求他们要安排好我在德令哈的一切活动。杨副部长外向,肜副主席内敛,但都洋溢着一种西部人才有的热忱与真诚。频频敬酒,侃侃聊天,主人们为我详细地介绍了柴达木这些年,特别是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今年上半年已经是36亿了。全年再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大跃进确实不在话下!

我感动,我振奋,我欣喜。柴达木这条五十多年潜在的巨龙,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真正从西部起飞腾跃。一展雄姿,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下午,万局和杨副部长亲自陪我去了可鲁克湖。

去可鲁克湖其中的一种原因是为了去品尝大闸蟹。离开德令哈的时候,已经听说放养了大闸蟹了,但走时匆匆,放养也是初始,并不知道这江南的美味是否和西湖鲤鱼一样,能够适应我们这高原寒冷的特殊气候。

“没问题!”杨副部长高兴地说,“长得一点儿也不比江南差。你想想那大鲤鱼么!”

是的。我想也是没问题。当年,可鲁克湖刚刚放养西湖鲤鱼的时候,我曾来此采访,曾经是两位员工划了一只小划子载我进湖的。那一片天高水阔,那一种娴静安逸,那一派秀美鲜亮,那一幅江南风光,苇绿水清,涟漪层层……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更记得有一次一条重十七斤的大鲤鱼被捕获上来,送到海西招待所食堂的时候,就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好多人都专门来食堂里看看那条膘肥体厚的高原鲤鱼。还记得有一次我陪着外地来的作家诗人们来拜谒可鲁克湖,他们听了可鲁克湖与托素湖的传说故事,一个个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只有一河相连的两座湖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他们更对那流传已久的“情人湖之恋”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在这样荒凉的高原大漠里,有这样神奇的情人湖;在这样神奇的情人湖中,一个是淡水,一个是咸水;一个苇绿草盛,一个寂寞荒凉;一个居然可以养出肥硕的大鲤鱼,一个却连最基本的生物都不长?让那些“内地人”惊叹连连!哈哈!这就是柴达木呀!这就是神奇的西部的可鲁克湖!

再一次站在可鲁克湖边,我依旧是意荡神迷!太美了,可鲁克湖,太好了,神奇的柴达木盆地。

那长长地通往码头的路边,白茨果结得正盛;那高高的芦苇青青地绕满湖畔,只几小舟。装了它的风景;两座红顶的凉亭是新添的,若隐若现在湖边让人心生感动。

船来了,我再一次在湖中逡巡,看涟漪破浪,推碎了蓝天白云,推不碎的却是我对这可鲁克湖的爱恋。柴达木的这一座湖,给柴达木增添了多少景色与诗韵啊!柴达木能够出产大闸蟹!这本身就是对高原盆地最好的宣传与证明。

2008年09月07日

去拜访州文联,看看当年的编辑部,是我回到德令哈的一大心愿。还有,去见见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从未谋面却给我提供了柴达木各方面信息的《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的朋友们,也是我的一大心愿。

虽然都是我不认识的人了,但一进入州文联,仍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和与熟悉,州文联的办公地儿与过去不同,一是强化了少数民族的刊物编辑班子,二是办公室比原来更扩大了。当然全是“生面孔”啦!肜副主席向我做了介绍——李占国、李春莲、吴海燕、胥海莲、崔建伟,像1 978年的我们一样年青,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他们仍然坚持着那份当年我们开发柴达木改革开放新文化时期的刊物,只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严酷竞争,他们办得比我们那时候要艰难多了。主编李占国先生找出了当年《瀚海潮》的合订本,我捧着它留了一张影,然后和编辑部的年青朋友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留了影……

我不知道我能否再回德令哈,能否再来州文联、再进编辑部,但是我知道,随着柴达木真正的日益飞跃、阔步前进,《瀚海潮》这朵三十年前开放在一片荒芜的戈壁上的文学小花,只会越开越旺,越开越艳的。因为,中国,在进步!中国人民,在进步!

中午,肜副主席设宴,意外地碰见了我惟一仍留守在德令哈的同事乔永福。紧紧拥抱,深深敬酒,殷殷祝福。乔永福、肜子歧和其他的年青文友们送了我好厚好厚的一摞新著。捧着这沉甸甸的书,好似捧着整个柴达木盆地,捧着柴达木的新人们晶莹的汗珠。

巴明德先生是接到我的电话就赶了过来的。见文联的同仁们留了我,他下午再开车,接我去了《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与《柴达木报》的总编辑王浩先生一起接待了我。

我是深深地感谢《柴达木开发研究》的,正是《柴达木开发研究》让我和柴达木的联系没有断线,让我的第二故乡柴达木时时刻刻地与我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我的许多关于柴达木的回忆与思念,也都是刊登在这本刊物上的。

记得回到青岛若干年后,突然收到了一本杂志,尔后,又接到了当时的执行主编张珍连先生的电话,约我写一写关于柴达木的文章。我拿到刊物,一口气从头翻到了底。人,就是这么个“东西”,当他知道了他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地方的新信息的时候,他是恨不能立刻再一次飞回去亲自看一看,听一听,见一见的。而《柴达木开发研究》代我完成了这个夙愿。巴明德先生接任主编后,与我的联系更密切了,我期期准时收到刊物,而且常常是三册——他们知道,在青岛,我有许多柴达木返青的战友呢。他们常常会来我家,拿起《柴达木开发研究》看着看着就装进兜里“拐”走了。人,怎么能不眷恋着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啊!不管她多么遥远、多么荒僻、多么寂静,人的心思,此一生的心思,是不会不思念关怀着她的。

2008年09月08日

昨夜,独自去巴音河畔走了走。

对于这条河,我是怀着神圣的情感的。是它,养育了这一方土地,是它,让我们可以在这里建一座城市;是它,给柴达木创造了两个神奇的湖、百里林带、万亩良田;是它,保证了人类在这里的开拓与发展。

记得初进柴达木的1966年6月,我们第一夜宿在黑马河,第二夜就是在德令哈。

第一夜,我们许多同学相约去看青海湖,从黑马河畔走啊走,终于走到了青海湖畔。远看静静的青海湖,走近了才知道好大的风。湖上的浪不亚于青岛海边的浪,甚至更冷冽、更波动、更严峻。让我印象极深刻。

第二夜,在巴音河畔,这条河却给我留下了极美、极温柔的记忆。那时候的巴音河完全是自然形态的河。它曲曲弯弯地穿过小镇德令哈,河面是清亮湛蓝的浪花,河底是彩色的鹅卵石子儿,波动得美丽极了。河上,是一道低于河岸的木制桥,几根木柱,一河流水,完全是一幅高原风情画的模样儿。而现在的巴音河,正在大施工,要修建成一道一道的叠水湖,两岸业已砌平。想来不久再见巴音河,将是一座人工的花园湖似的河了吧?

这真是一个悖论——在现代化的城市里生活的人们。渴望自然;在自然状态里生活的人们,渴望现代化。

人类,就是这么矛盾地前行着,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自己,获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上午去邮局寄书,到银行为太太办工资卡,我更感受到德令哈人,不。应该是柴达木人的热情与质朴让人心暖、心动。这是我走过许多城市也难以感觉到的美好感情了。

先说寄书。新朋老友送我的书当然珍贵,但带着一路旅行却困难,登旗陪我去邮局寄。这么多书,需要一个纸箱,邮局没有合适的,便出门去找。进了一家书店,说明来意,人家二话不说,就给我一个纸箱,我要付钱,人家死活不要。而邮局的同志,则是热心地帮你装箱、捆扎打包。那份真诚自然。让你心暖得无以言谢。银行更不用说了,几位女同志非常认真细致地帮我把一个身份证号、密码号全都搞错的工资卡理顺了。虽然费了不少的时日,但她们不急不恼,还替我解释政策、出主意,终于把这事儿也做成功了。

两次和服务界的人士打交道,两次都感受着柴达木人的质朴与真诚,让我更喜欢我这第二故乡了。

骤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德令哈“办事”,从来都很顺利、容易,当时以为是“人头儿熟络”,理应如此;这次来,可是地不熟、人更生了呢,也办得让人心里顺畅痛快。可见,仍是这高原盆地里民风质朴可鉴。

德令哈的三天,感受极深。更莫说在一场场酒宴上。新朋旧友的豪爽侠义,杯杯见底的真情厚意了。文章写到这儿,心中涌动,不由得再从工作室的酒柜里取一瓶从青海带回来的“七彩互助青稞酒”,满斟一杯,向西北,向高原,向柴达木,遥遥致敬,深深一酹!

德令哈;我生命中的德令哈;我生命中永远的德令哈;我生命中永远葆有缤纷绚丽难忘的德令哈。我爱你!

猜你喜欢

德令哈柴达木文联
德令哈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安顺文联宝安文联 联姻共促两地文艺繁荣
德令哈的雪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今夜,我在德令哈
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