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都不能少

2009-03-30周月平

商情 2009年32期
关键词:插班生心理辅导适应性

周月平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人口流动速度和流动范围逐渐加大,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日渐突出。插班生因学校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改变,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适应障碍,从而促使了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如何更好的解决插班生的适应性问题,了解他们、关心他们,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教育的优化是我们面临的大课题。

[关键词] 插班生 心理辅导 适应性

一、同质团体辅导——心理辅导室义不容辞的职责

你来自何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同一个学校,开学初,心理辅导室要做的事:给每一位插班生做好心理档案,为他们的心灵成长做好档案袋。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要严格保密。档案资料不得带出心理辅导中心办公室,不得复印。非心理辅导中心专职工作人员不得查看档案内容。在学术场合要使用档案内容时,不准公开当事人的任何身份信息。

心理辅导室要积极、科学地利用心理健康档案材料。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档案材料在辅助甄别心理问题、跟踪了解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和统计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般在学生离校后封存(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仅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辅助工具之用,不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进入学生的人事档案)。

1.让我们更快认识

这基本是其他职能部门做的事,如教导处要求班主任带领插班生在入学的第一周熟悉学校环境,在班级里开展“欢迎新同学”的主题班会等;总务处做好插班生相应的后勤保障,服装的统一安排等。

只有互相了解,才能更好的互相服务,互相成长,所以心理辅导室人员要设计插班生入学时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及心理素质等项目的问卷,对每一位插班生进行问卷调查。

2.我们已是一家人了

对插班生进行四期“适应新环境”团体辅导。

开学第一周提升插班生的归属感,协助插班生感悟了人际沟通的效能,以便更好的融合到新集体中。开学第二周协助插班生体验自己的情绪,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情绪,提升他们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学第三周让插班生合作的重要性,提升他们与人合作的信心和能力,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开学第四周让插班生体会在团队执行任务过程中,每位队员应扮演的角色及团队创意的产生。热身:订立活动契约。

二、个别辅导——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一起做

说理教育是班主任向学生讲清道理,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丰富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辨析能力,从而推动他们不断成长进步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但这不太适合对插班生的教育。

激励教育是激发鼓励之意。它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的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是班主任管理班集体,教育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谈心教育解疑式谈话;“谈心”式谈话;迂回式谈话;应急式谈话;启发式谈话;循导式谈话;系列式谈话。这其中的“谈心”式谈话更适合对插班生的辅导。

1.培训班主任从心理辅导角度关心插班生

目前在我们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当中,大部分都是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的,因此在开展个别辅导过程中,常常带有以往教育性谈话的一些痕迹。那么应该怎样来把握两者的区别,以提高个别辅导的实效呢?

学会倾听—教师在谈话过程中既要主动地聆听学生的语言表述,也要仔细地观察学生非语言信息的表达,能从其行为、语气中“听”出他话语中隐含的深层意义。

注重接纳—教师在个别辅导中能接纳学生、关心学生,是辅导人员爱心的自然表露,并非虚假。只有辅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表示关心和接纳,方能使学生排解紧张、惧怕心理,消除自我防卫,使其坦陈心语,直面问题。

重视辅导—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个别辅导中教师最难以把握的一点。一般说来,谈话开始之际要少用引导,只有在良好关系建立之后,方可使用引导技术。

2.心理辅导老师做“插班生适应不良个案研究”

(1)研究背景。插班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张彬(化名),男,12岁。六(3)班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原籍温州乐清,2008年9月进入我校学习。由于年龄关系,与六年级相比略显老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在蛟镇做生意已经有好几年,对他的学业期望值较高。该生在江西原校已经读过1年六年级,但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到我校后恐怕跟不上,所以家长要求重读六年级。

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想要睡觉。有时强迫自己全神贯注,但马上又要开小差,非常苦恼。

(2)辅导方案要述。针对该生的行为所做的诊断分析,我分别和他的班主任和一些任课老师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我分别从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和职业辅导三方面出发,对其进行较深入的辅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适应环境和饮食。二是明确学习责任和目的。三是积极暗示、发掘自我潜能。四是加强师生沟通和同伴交往,合理转移注意。

(3)辅导过程简述。一是从“正在慢慢适应”到“没知识做不成大生意”。二是从“我决定先考高中”到“我会做得更好”。

三、关注插班生因“心育”而更精彩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沟通,我们发现插班生有着比普通学生更加普遍的负面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自卑、孤独、脾气暴躁、态度冷漠等这些方面,而这些心理的形成,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刚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引起的,所以插班生的适应行问题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

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加强来插班生的心理疏导。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多的了解自己所任教班级中的插班生,不仅在学习上要多加帮助和关心他们,能够根据插班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成长方案进行辅导。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适应期。

猜你喜欢

插班生心理辅导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四章)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五章)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二章)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