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低年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与反思

2009-03-30刘阳卓敏

商情 2009年32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观生活费

刘阳 卓敏

[摘要] 高校低年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本文通过对沈阳药科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剖析了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消费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高校低年级学生消费观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低年级学生 消费观

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因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消费素质,改变不良的消费习惯,笔者对沈阳药科大学的低年级学生做了专项调查,以期了解他们的消费心理和特征,从而为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一、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消费现状

为深入了解高校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的消费现状,本人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消费观调查问卷》。本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学院、专业、性别、年级)调查表,第二部分是学生消费观调查问卷,测试内容具体包括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生活费的来源、消费的用途以及消费的理念等几方面。本人向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一、大二年级在校本科生发放了230份调查问卷,收回224份,回收率为97.39%,回收问卷全部有效。调查样本中大一年级占45.09%,大二年级占54.91%,贫困生占32.59%。

根据调查显示,高校低年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400-800(含800元)的占67.86%,每月生活费来源为家中补给的占92.86%。高校低年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主要以伙食消费为主,伙食费在200-400(含400)的占80.36%。除伙食费以外,每月消费的主要用途中,选择电话费、购买日用品的分别占25.45%、38.39%,可以看出伙食费、电话费和购买日用品为学生消费的主要用途。

二、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消费现状分析

1.以实用为消费的基本出发点

在“购物时最注重什么”一题中,选择“物美价廉”的占70.09%,选择“名牌”的有3.13%,选择“产品质量,不考虑价格”的占15.18%,选择“时尚,赶潮流”的占5.36%,选择“个性”的占2.23%。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特点。

2.消费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据调查显示,高校低年级学生年消费最高的可达到20000元以上,最低的仅有2000元左右,差距巨大。这种差距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家庭收入的差异。高校内存在着庞大的贫困生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保障。

3.理性消费占据主导地位

理性消费仍是高校低年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对于“每月是否有盈余”,60.71%的人选择了“有,但不多”。对于盈余如何处理,66.52%的“将盈余转入下个月的生活费”,24.55%的学生选择“存入银行以备后用”。

4.感性消费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由于低年级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历练,没有形成完整、稳定的消费观念,进入大学时基本上是他们离开父母第一次自己拥有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利。因此,往往表现为不会理财,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消费。在如何安排生活费方面,5.36%的学生选择“马上去买或想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38.39%的学生选择了“没什么安排,想用就用”。对于“是否建立了消费记录”,32.59%的人表示有记录但断断续续的,41.07%的学生表示想过做记录,但没落实,1.25%的同学想都没想过要建立消费记录。对于“是否有对科学理财知识的需求”,67.86%的同学回答是肯定的。

三、改善高校低年级学生消费观的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应重视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做一个清醒的消费者。教育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自身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能够根据各自家庭的经济条件科学规划安排,合理、适度地消费,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

2.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理财观念

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具体包括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行为

笔者建议把低年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弘扬节约行为的主题活动,如开展环保助学行动、旧貌换新颜手工艺品展示行动,并持之以恒,通过这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从而使节约型的校园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4.帮助贫困生逐步提高生活水平

高校应对贫困生实施物质援助,因为物质解困是帮助贫困生减轻生活压力顺利完成学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高校可以通过发放助学贷款,建立贫困生入学绿色通道,募集社会捐赠,发放国家助学金、阳光爱心基金,进行个别资助,帮助贫困生多方面寻找勤工助学岗位等多种渠道来帮助贫困生改善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陈一祥,苏天恩. 大学生经济差异现象及其对策.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2]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 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6).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消费观生活费
正确认识消费
发愁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实话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