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惑教育”——21世纪的教育主题

2009-03-30

天津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王 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一著名论断,使我国的教育长期被定格在“解惑教育”的水平上。“激惑教育”——以激发学生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勤于思考的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正逐渐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题。

一、回望“解惑教育”的提出

(一)“解惑教育”提出的社会背景

最早提出“解惑教育”的韩愈,生活在唐朝中期。当时,唐朝社会经济衰退,文风颓靡,“举世耻学于师”。韩愈高举“复古”大旗,主张“复孔孟之道,反佛老之说”,旨在整饬社会风尚、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他所说的“道”是孔孟之道,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授业”的“业”则指儒家经书。教师的使命除了“授业”之外,还要解答学生的各种疑惑,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经书之真谛,维护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君臣大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不需要养成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只需熟读经书、恭守礼仪、做维护封建统治的“顺民”。

(二)“解惑教育”提出的教育背景

1.当时的教育目的——培养遵守儒家道统的人才,挽救日渐没落的封建王朝。可见,“传孔孟之道、授儒家之业、解五经之惑”,完全符合当时的教育目的。

2.当时的教育评价制度——科举制的出现,为人们打开了入仕之门。天下学子怀着虔诚之心,头悬梁,锥刺股,梦想有朝一日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此,“解五经之惑”,成了科举制对当时教师的迫切要求。

3.当时学生的迫切需求——踏上仕途。对于广大学子来说,学好儒家经典是他们踏上仕途的唯一出路。他们要求“师者”们,能够解答自己的各种疑惑,从而使自己能够金榜题名,获得参政权、话语权。

“解惑教育”发展至今,虽已不再具有当初的封建政治色彩,并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增添了新的内涵(早就不只是教学儒家经典,而是系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也确实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起到不小的作用,但也显现出了它的片面性、狭隘性与落后性。21世纪的钟声已敲响了数年,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都要求教育作出恰当的回应;现代的知识观、教育观,要求教师不仅能“解惑”,更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知识演进的历史昭示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是从“惑”开始的。可以说,时至今日,“解惑教育”将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激惑教育”理应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题。

二、“激惑教育”的理论基础

1.“激惑教育”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类自身素质的再生产,人类自身素质的再生产是通过科学文化的再生产来实现的,而科学文化的再生产又是通过人类创造力的发挥来实现的;培养人类创造力的基础是激发问题意识,使人们具有质疑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当前教师的主要使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思维习惯,也就是“激惑”。

2.“激惑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古代先贤早就对“激惑”作过论述,如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等。古希腊的教育家也认识到了“激惑”的重要性。苏格拉底提出过著名的“精神助产术”一说(通过不断发问,在辩论中弄清问题);发起“智者运动”的普罗塔戈认为,“学生的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代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不应被强迫学习一些枯燥乏味、“现学现忘”的知识,而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吸收自己认为有趣和需要的知识;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求知的环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上教育论述让我们看到,“激惑教育”是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教育家的共识,有其坚实的教育学基础。

3.“激惑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清代学者陈献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这一论述中包含着朴素的心理学知识,展现了思维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学习心理机制。后来的许多心理学家也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作为学习的起点。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证: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学生面对问题产生疑惑,然后依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假设,并一步步在检验自己假设的过程中重新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惑”是开端,是探求知识的“导火索”,教师应做点燃“导火索”的人。这些论述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激惑”的重要性(“惑”的产生是独立思维的基础),为“激惑教育”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三、“激惑教育”是21世纪的崭新教育主题

1.“激惑教育”是时代的期望。

与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爆炸相伴随的是知识的迅速更新。由此,建构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知识观:“知识不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所以说,传统的知识论追求的是不容置疑的确定性知识,而在当代,我们不可能找到“永恒的知识标准”和“完美的知识基础”,而应致力于实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合理把握,并在对不同观点的辩论中,在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产生新的疑惑,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百科全书”式的教师已成为历史,要求教师解答一切疑难,已是不太可能的了。

2.“激惑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在制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时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激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和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激惑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激惑教育”是实现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2006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四有”新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正是起源于一个“惑”字。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者习惯于把内心充满“疑惑”和“问题”的学生塑造成一个个“全知全能”的“应试高手”,却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严重疏失,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然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没有错,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没有错,我们的学生也没有错,那么,错在哪里呢?错在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过于看重教师的“解惑”功能了。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全面解惑”,才严重扼杀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正是这样的“全面解惑”,使我们的学生在“应试训练”中学会了张开嘴巴,机械地“吞”掉他应该“吞”掉的一切知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饥饿状态”,也就是通过“激疑”、“激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探索世界的意识,而我们以往的教育却总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剥夺了学生在知识世界中主动“觅食”的权利。就这样,学生放弃了主动求知的本能,丧失了质疑的天分,变成了一个个被“驯服”的、只知道“吞吃”一切知识的“智能机器人”。

4.当代教师观赋予了教师“激惑”的使命。

无论是园丁,还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默默燃烧的蜡烛,还是尽情挥洒光和热的太阳,都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形象。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知识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已使教师失去了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当代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启发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意见领袖”。就连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在面对大学生的一些提问时,也诚恳地回答“不知道”。丁肇中先生说,正是“不知道”激起的强烈好奇心,才促使他不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他认为,科学家正是在质疑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和实验来创造新的知识的。可见,如果我们仍然把“解惑”作为当代教师的第一任务的话,就不可能不压抑、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性。因此,当代教师的任务更应该是“激惑”而不是“解惑”。

5.“激惑教育”是当代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解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制造者,因为“解惑教育”通常片面强调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在“外部知识流”(相对于学生因独立思考而产生的“内部知识流”而言)的强大冲击下,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解惑教育”采取的“有问必答”的教育方式和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的遏制,也导致学生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因为学生的自育能力并未得到培养和提高。而“激惑教育”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道德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

教育的火把能够点燃学生的智慧,而点燃火把的火种正是那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惑”!“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时仍能对世界充满好奇。”从这一意义上说,“激惑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责任编辑邓蕙)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