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2009-03-30严海龙
严海龙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主体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活动及其经验内化的过程。这种内化的过程,或者是以同化的形式把客体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或者是以顺应的形式改造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完成这样的过程,完全是自主行为,而且只有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智力参与才能实现。所以,学生自主参与是建构有效课堂的基本前提。数学课堂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呢?
一、目标导学,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受年龄、知识、经验、身心发展未成熟的直接制约,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比较薄弱,能力还很有限,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目标导学把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变为运用素质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主体生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目标导学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运用目标导学,教师首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其次要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弄不懂的、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二、激发兴趣,产生自主参与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的重要因素。
1. 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最主要的推动力。
2. 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要想让学生自主参与,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允许有被遗忘者、被歧视者。教师用尊重、理解、宽容、激情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及时鼓励,与学生平等对话,让人人都感到“我行”、“我会”、“我是成功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情境,提供自主参与时空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有着较深的艺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他认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即为儿童的“最邻近发展区”。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若不在这个区域内,问题过于简单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问题过难,学生跳起来也摘不到苹果,就维持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出发,围绕知识的难点、学生的疑点和核心知识以及隐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问题来创设最近发展区,提出具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系列,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探索和构建新知。
四、加强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参与”并不是“放羊式”的盲目自动,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与促进。
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个人自学与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与交流探索、全班展示与相互评价引进课堂,大大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不但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而且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以后懂得如何去学。①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讨与解决问题,培养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②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③教给学生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过程中学会化归,学会比较与类比、归纳与综合,向学生渗透集合与函数等思想和方法,以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所以,只要教师在教学时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供充分的自主参与时空,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就一定能建构有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