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云激荡三十年——对改革开放的审视与考量

2009-03-27马啸吟

管理观察 2009年7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改革发展

马啸吟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恰好走过整整三十个年头,三十年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这三十年是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三十年,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扬眉吐气的三十年,是中华民族立足千年变局、实现百年梦想、走向伟大复兴的三十年。回望三十年光辉岁月,纵览三十年奋斗征程,盘点三十年累累硕果,我们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建设成就,亦是“中国特色”发展路径的伟大创造,更是社会治理制度的深刻变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更是整个古老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注定了这三十年必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三十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等各项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4.66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年均增长10%左右,为世界史上罕见;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钢铁、水泥、煤炭、化肥、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手机、粮食、棉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另外中国在载人航天、高铁、水电站、核电站、运载火箭、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高新科技领域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大国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三十年年均增长速度接近百分之十的高速发展”[1],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建设事业同样实现了显著的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长到137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元增长到4100多元,绝对贫困人口从25000万减少到2300万。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7年的44.9%,农村人口比重从占80%以上下降到现在大约占50%,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中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医生数量世界第一, 2007年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在全国特别是农村实行了9年免费义务教育;在8亿农民中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同时还建立了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和基层直接选举”[3]。

三十年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建设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治理制度的伟大变迁,按照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概括乃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政府公共治理实现了“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4]的重大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治理模式,不断推进还政于民和还权于民的进程,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宪政、民主、人权、自由、法治、公民等现代权利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给社会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多元的文化,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福祉。改革开放的大业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是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难免缺乏整体上的精心设计和科学论证,出现一系列问题也是不可否认的当然之事,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大业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使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严重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国有企业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等多项改革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大批社会成员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由于缺乏配套的社会保障措施,部分群众生活非常困难;区域、城乡、工农差别不断拉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位, 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如果把福利、补贴等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接近6倍;两极分化和社会阶层的“断裂”正在发生,社会公平严重缺失,加之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问题之严重令人乍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层出不穷,由征地、拆迁等问题造成的大规模官民冲突时有发生,引起部分群众强烈的不满。

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使社会各界对改革产生了争议。虽然改革本就是在争议中开始的,可谓一路辉煌、一路风雨、一路争议,但争议之程度从未像今日之强烈。争议的范围不仅局限在政界,而是波及学界、商界以及普通公众等社会各领域;争议对象不仅是改革的对象、方式、内容,甚至对改革的本身都产生了争议和质疑。一方认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改革进行的不够彻底,而另一方认为正是因为改革造成了种种问题。如果说三十年前我们可以用“不争议”的方式来回避对改革的质疑,但今天我们必须正视对改革的争议,因为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剧烈的社会阵痛,效率是优先了,可公平却并未被很好地兼顾,一部分是先富起来了,而更多的人则在很大程度上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大量的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没有很好地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两极分化情况非常严重,公众普遍存在被剥夺感。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如果改革造成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确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等于改革开放造成的问题,即便是改革开放带来的问题,也不能成为否定改革开放的充分理由。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一如既往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以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来否认或回避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否则可能造三十年改革大业毁于一旦的危险。

毋庸置疑,我们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纷繁复杂千变万化。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和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回望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纵然历经曲折坎坷、风霜雨雪,然亦成就辉煌、可敬可叹,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展望未来,我们又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改革开放新的奋斗征程,又将迎来更加辉煌的美好前景。抚今追昔,责任重大而艰巨,使命沉重而光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激情澎湃和意气风发,更需要认真的反思和理性的审视。如果说改革开放过去三十年的主旋律是经济发展的话,那么可以相信未来三十年的主旋律将纳入社会和谐,社会治理至少应该提到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将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值此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研究中国社会治理制度的改革问题,既是出于对过去三十年的反思与考量,更是出于对未来三十年的期待与展望。改革开放的巨轮能否一如既往破浪远航,势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的进度与和谐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果。社会治理制度的改革将是一场比经济体制改革难度更大的战役,会有更多更大的风险与考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或许可行,但在社会治理制度改革领域基本不可行,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直接引发社会的动荡,给党和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害。所以社会治理制度的改革,需要更多的胆量,我们必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治理制度的改革。也需要更多的智慧,我们必须系统研究我国社会治理制度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精心设计和科学论证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的路径、方式和内容,努力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治理制度,从而真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社会,将改革开放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郑必坚: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根本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

[2]李克强: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在第九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3] 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4] 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三十年,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就业招生处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