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猜疑
2009-03-27应献
应 献
近读史书,偶有所思,发现人的性格决定成败。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最有可能得天下者,当数袁绍。他出身四世三公的高干家庭,长得“姿貌威容”;能放下架子,结交有识之士,身边不乏谋士将才;主持会盟,兴兵讨伐董卓,是各路大军推举的“一把手”。凭他的资历,足以成就霸业。然,他却最终败在他所不屑的曹操的手中。败,就败在他的性格上。
《三国志·卷六》说,袁绍外表宽厚文雅,很有气度,喜怒不形于色,但内心却十分猜忌、多疑。
袁绍的性格,使他得人才也得不到人心。曹操在年轻时候,就和他有交往,后来渐行渐远,也耻笑讨厌袁绍了,成为劲敌。官渡之战前,曹部诸将都说打不过拥有10多万军队的袁绍,曹操则说,“袁绍这个人我了解,好忌妒人,好争胜,但缺乏威信”,断定袁绍必败。战争的结果,不出所料。郭嘉当初是袁绍的手下,曾说他:“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因此离开袁而投靠了曹。身边没有可信任的人,身边也没有信任他的人,古往今来的猜疑者,大抵都是孤家寡人。
因为猜疑,坐失良机,成不了气候。袁绍在很多事情上占有先机,却猜疑成性,优柔寡断,均以失败告终。谋士郭图曾劝告他将汉献帝接到邺城建都,就因为当初立汉献帝,非袁的意图,不是自己中意的,便拒绝郭图的建议。又如,建安五年,谋士田丰劝袁绍趁曹操东征刘备、内部空虚之机,袭击曹操的后方,袁迟疑不决,最后找了个“儿子有病”的借口拒绝了,田丰气得直用拐杖敲地板,仰天太息。大凡没有胸襟的人,反复无常,眼前的机遇也白白错过,更不用说发现机遇了。
好猜疑者,从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否则,不是给人“穿小鞋”,就是暗生杀机。田丰对袁绍,可谓忠心耿耿。在袁率军南下时,田丰详细分析了双方的优劣,劝袁不要急于与曹决战,袁绍一怒之下将他下狱。果然,曹操以少胜多,官渡一战打败了袁绍。有人对田说:“这次你一定会被重用。”田丰道:“如果打了胜仗,我还能保全性命,现在打了败仗,我必死无疑了。”袁绍回来后,怕田丰取笑,杀了田丰。如此为人,还有谁能与之共事呢?
所以说,袁绍的性格缺陷,注定了他的失败。1959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告诫干部,莫学袁绍:“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世上像袁绍者,何其多也,又何其相似尔!
编辑: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