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特征及启示

2009-03-27吴爱东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2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运输物流

吴爱东

一、引言(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与竞争力)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的复合型产业,它几乎涉及到物质资料生产和流通的所有部门,成为联系各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的主要纽带。国际上,通常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左右。美国、日本、欧洲是全球现代物流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物流产业发展各具千秋。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产业的国家之一,2004年物流产业总成本为10150亿美元,占GDP的8.6%,美国物流企业在世界10强中有4家,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两家最大的公司UPS和FedEx。

日本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据统计,目前日本的物流产值是42万亿日元,其中企业自营物流21万亿日元,第三方物流21万亿日元,各占50%。

德国是欧洲物流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德国邮政集团已攀升到欧洲最大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宝座。2004年,物流产业规模达150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GDP的7.2%,并占据欧洲物流市场25%的份额。

从全球经济发展看,这些国家的贸易物流的国际竞争力也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欧洲主要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最高,如荷兰为4.18、德国为4.10、英国为3.99;日本为4.02;美国为3.99。而同期高收入国家的平均物流绩效指数为3.67,中高收入国家为2.85,中低收入国家为2.47,低收入国家为2.29,中国的物流绩效指数为3.32。

美国、日本、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高效的物流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借鉴其经验,将给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带来有益的启示。

二、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的特征与制度创新

1、美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美国是物流概念和物流技术的起始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统筹安排人力运力,高效地完成了物资的调运和支援任务,被概括为“后勤供应”(Logistics),后演变为现在的物流概念。战后,这种组织管理手段被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物流在“放松管制”经济管理政策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1977-1978年《航空管制缓和法》的实施,拉开了物流管制放松的序幕,加速了航空产业的竞争。1982年通过了《汽车运输法案》和《铁路法案》,根据这两项法案,运输公司可以灵活地决定运费和服务。1984年《海运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运输市场的全面自由化。80年代后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物流软件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物流的现代化。

美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健全,联邦设有多种管制委员会。例如海运委员会负责国内沿海和海洋运输,联邦能源委员会负责州际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运输,联邦法院宪法及运输管制法律的解释、执行、判决和复查。联邦交通、商务、能源、国防等行政部门负责运输管理的有关行政事物。联邦物流机构与州际物流机构一起构成美国的物流管理体系。美国物流产业发展一般来说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信息技术革命、质量创新理念和企业联盟竞争战略,但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制度创新与制度环境的优化。1980年通过的《汽车承运人规章制度改革和现代化法案》,即通常所说的《MC-80法》和《斯塔克司铁路法》大大减少了联邦法规对运输业的管制,使作为物流服务重要手段之一的运输业更为接近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进而导致运输费率总体的下降。有资料表明,从1981年到1986年,美国的物流费用占当年GDP的总水平,从16.2%下降到了11.6%。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物流费用总支出基本上稳定在当年的11%左右。与此同时,物流服务市场的容量则从1981年的约5060亿美元增长1997年的8500亿美元。考虑到这一时期正好是美国新经济的成长期,从里根政府开始的刺激供给、放松管制、减轻税负、降低利率、鼓励创新等,使市场更接近于充分竞争,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2、西欧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在西欧,由于欧盟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物流管理政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欧盟在促进欧洲统一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制定并大力推行的统一贸易政策、运输政策、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构成了欧洲物流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制度基础,进而有力地促进了货物在全欧洲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二是西欧各国政府积极为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英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与美国有相似性,但集中管理的程度要比美国高。60年代后期,由经济发展部和管理协会共同创建了物流管理中心。该中心最初以工业企业高级管理顾问委员会的形式出现,积极协助制定物流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地区性、全国性物流专业会议。在此基础上,于70年代后期正式成立了物流协会。英国物流协会的会员主要是从事进出口业务和货物流通、运输、装卸等部门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协会的工作包括举办年度巡回讲座、设置物流管理奖、出版发行物流管理通信刊物等,以提高物流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西欧的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荷兰,物流管理体制也各有特色。在荷兰,政府运输部门对分散的、按不同运输方式管理的政府职能进行调整,按照货运和客运的要求分别组建了货运管理司和客运管理司,并把由不同运输方式管理的基础设施投资职能全部集中在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司,便于政府按照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运输管理和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形成了高效的物流管理体制,而荷兰的物流绩效指数在欧洲国家是也是最高的。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各国政府也实施了一些打破垄断、放松管制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各国物流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在运输领域,英国铁路方面的私有化改革是相当有影响力的。随后,意大利等国放松了对运输价格的管制,荷兰、德国等国家也减少了承运人资格的管制,这些放松管制措施直接推动了欧洲运输业自由市场体系的形成。同时,各类运输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获得了竞争发展的宽松环境,不断延伸与扩展物流服务,促进了整个欧洲物流绩效指数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物流产业的竞争力。

3、日本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现代物流的理念虽然发起源

于美国,最近几十年来却在日本获得了飞速发展。总的来看,在现代物流方面,日本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能与欧美等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发展道路。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是其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产业格局和具体国情的综合反映,它不仅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更是出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虑:日本是一个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型国家,发展现代物流有助于“贸易立国”和“海运立国”思想的确立。与此同时,日本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也需要高度发达的物流产业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需要运输方式和仓储业的革命性变化来提高经济效率,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物流管理体制。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拟定了《仓库业法》,在《商法》、《民法》中也有关于仓库的消防法及一系列的法规和法令。1997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综合物流对策”,目标是在亚洲建立最先进的物流体系。2002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一个5年计划,通过利用数字化来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制定了《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作为改革国家经济进程的重要一环,并提出了“综合物流管理”的观点,即把生产以及生产以前的过程,物理性的流通过程、售后服务、销毁回收等全过程,设定为一个系统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使日本物流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更进一步。大纲对主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中心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如日本最大最新的综合物流中心——和平岛货物中心建设总投资572亿日元,其中70%由中央财政出资,20%由东京地方财政出资,10%由企业投资。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在完善道路设施,改善城市内河运输条件,缓解城市道路阻塞、发展货物联运等方面,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放松政府管制、建立政府部门协调促进机构、提供政府援助等可行的鼓励政策。

三、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带来的启示

对于现代物流的管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方面。在宏观方面,政府对现代物流的管理强调计划性、整体性与协调性;在中观产业层面发挥以行业自律为宗旨的物流管理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微观方面,企业需要现代管理理念的支撑,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理念,要应用现代的物流管理方法与技术。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物流管理的差别,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有很强借鉴意义。

1、在宏观层面构建和形成具有协调功能的物流产业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

现代物流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广,很难想象有一个部门能进行各个环节的管理,经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说明,现代物流发展产业的统一性虽高。但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相关各部门的管理活动协调性实现的。因此,从国外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现状分析,主要具有宏观调控、管理分散、组织科学、协调统一等方面的特点,并且,管理体制在分散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从发展现状看,经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但这种高水平的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对物流产业未进行集中管理,而是根据其经营的具体内容,通过物流各个环节的不同政府部门管理协调配合,形成全国、地方通畅的物流管理系统,共同管理物流活动。如美国,物流涉及的安全、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工农业产业、商业贸易、海关等多个部门,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通关、运输组织、仓储管理、安全管理等,均由相关的部门统辖管理,各司其责,表现出了很高的效率。总之,迄今为止,国外物流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除部分国家如日本等是在国家制定的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在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给以政府扶持外,各相关部门并未有特别管理方法,而且政府干预不很明显,美国更是因在80年代中期放松运输管制,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在产业层面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宗旨的物流管理中介组织

大量物流管理中介组织的存在是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产物,在现代物流管理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发展、创新和传播物流知识为物流行业服务:举行年会、研讨会则是其传播和创新物流理论的主要途径。通过这种方式,该协会将遍布于国内外各大物流公司中的美国物流协会成员组织起来,讨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交流物流的新理念,促进物流理论的新发展。日本物流协会(JILS)与美国CLM相比,在政府与企业间的行业管理功能更趋明显。日本物流协会是经通产省和运输省认可,由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三方共同组成的专门从事物流发展研究的全国性行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在政府引导和授权下参与物流管理工作,并由此成为政府对物流管理的有力助手。例如,它可以对有关组织创立的物流系统进行调查,可配合政府拟订有关日本物流产业系统标准的草案,可以对物流设备的生产和配送活动进行数据统计,还可以向政府提出制定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并通过这类建议的形式在实质上参与国家对物流的管理。可见日本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物流产业进行较为集中的管理,效果非常明显。

3、在企业层面加强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和企业外部的供应链管理

企业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主体。对于企业而言,现代物流管理观念要求对企业供需物流所涉及的原材料与配件采购环节的采购、储运与保管,生产环节中的半成品/产成品入库与储存、出库,批发与销售环节的货物配送,售后技术服务环节的配件及备件储运管理,以及物流废弃物的回收及退货处理等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它要求企业建立专门的物流管理体系并实现面对物流流程对象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物流供应链管理是指将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联接起来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网络,涉及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行动,具体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采购、产品的制造和装配、包装与储存、产成品的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交付用户、售后服务及废弃物回收等环节。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物流的计划与控制职能。它将物流的各项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上下游无缝链接。这个链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循环过程是个圆圈。在这个循环中任何节点都可作为开始,由节点到线条形成网络体系。这样,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与客户间实现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追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可极大地提高现代物流的效率,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其物流管理体制都是建立在这样市场化运作的、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企业基础之上。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运输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