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构建语文对话教学
2009-03-27皮晓燕
一、建构主义观点下的对话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习必须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为只有在形成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知识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从建构主义观点看对话教学,可将对话教学理解为体现现代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学将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构建自己的知识与认识。
二、语文对话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后现代对话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培训未及时跟上等原因,产生了对对话教学的误读,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
1.独白式“对话”
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但是对话之初,教师就预设好了提问的模式和答案,抛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虽然课堂有问有答,但是在话语霸权之下,不过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步一步地接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教学完全封闭在教师的诱导之中,成为掩人耳目的“对话圈套”。属于语文教学本性的心灵对话严重缺失,学生在这样严密控制的对话中,失去主体的个性、情感和思想,陷于精神上的单一与苍白。这样的课堂对话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学生学习、感悟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是被教师强势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罢了,是语文课堂的虚假饰物和华丽包装,是装腔作势的“假对话”。
2.浅层问答式“对话”
教师预设的问题缺乏梯度和深度,教师仅仅是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徒具对话的形式,学生的思维却未能有效激活,实际上未能达成教学目标。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与学生进行了一段问答。
师:“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答:“是写刘和珍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答:“题目就是。”
师问:“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答:“1926年3月18日。”
师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答:“课文第一句就介绍了。”
教师最后作总结:“反正鲁迅是作为死者的微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与教学的目标不甚相关,问题缺乏探索性,过于浅显、偏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本谈不上学会对话。
3.表演式“对话”
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在忙于“演”,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掩盖起来。缺乏真实作基础的对话是不能达到“立人”效果的。“一个学生有一个问题,但是,这是满足教师所布置的特殊要求的问题。他的问题变成了发现教师喜欢什么,在课堂问答和考试以及外表行为方面什么东西可以使教师感到满意的问题。”像这种讨好教师的提问和回答是导致对话歪曲的重要原因。另一种情况则是学生不敢、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教师有时也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特别是在某些公开课上。学生和教师真实意图的缺席,从教学传播的角度看,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三、实现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
1.与文本对话——探究性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阅读实际上就是一个读者和作者“会面”的过程。读者通过朗读思考,沿着语言文字的“桥梁”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世界,和作者亲切地“会面”、对话,与文本亲密地接触和交融,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规范的语言材料。
其二,想象性对话,领悟“言外之意”。所谓“言外之意”,就是作品的“弦外之音”,是寻找生成意义的有效切入点。因为作品的意义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包含着许多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了作品的结构,召唤着读者去发挥想象力,具体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要进一步领会作品的“言外之意”,就必须“驱遗我们的想象,才能接触到作品的意境”。
2.与他人对话——合作性学习
(1)生生对话,互动中唤醒。
生生对话的最有效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始终处于互动交流的状态之中,他们同是对话的主体,又是对话的主人,在伙伴群体中,畅所欲言,尽情表达,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完善,思维在碰撞中绽放光芒,观点在争论中流动生成,精神在相遇中唤醒激活。
(2)师生对话,唤醒中升华。
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淡出,而要巧妙地介入,热情地参与,把对话不断引向深入。在倦怠时给予激励,在困惑时给予点拨,在偏差处给予纠正,在精彩处给予赞赏,使学生感到顺利地表达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是一件让自己的内心多么舒展的事。教师应是一个高明的“导游”,引导“游客”不断发现精彩;教师又是一个睿智的“首席”,把对话一步步地引入佳境,推向高潮。教师视学生为真诚的朋友,亲密的学习伙伴,学生则把教师看作心中的亲人,心扉敞开,言如泉涌,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这时候,对话便在相互唤醒中走向深刻和厚重,在意境升华中变得精彩和富有灵性。
3.与自我对话——反思性学习
语文学习是不断地思考、反省、探索、寻觅着的过程,而这一切的进行,都离不开自我对话。自我对话的实质是自我反思。反思性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检测、自我反馈等活动,使学生对知识内容及产生过程、思维的方法及推理的过程进行反思,以便及时了解学习效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采取补救措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多感悟,多思考,这在对话理论的观照下,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地去开展自我对话。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前预测:我想怎样学?我应该怎样学?我能怎样学?课中反思:我学得怎么样?我需要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后总结:我收获了多少?掌握了什么?我又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好的学习经验值得借鉴?还有哪些失误和教训值得总结?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学习,和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人文品格。
4.与生活对话——实践性学习
仅有课堂的学习是有局限性的,光有知识的对话是狭隘的。生活是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实践是最鲜活的对话舞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关注社会,体验生活,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用语文,这是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组织学生到某景点旅游,让学生模拟当导游;到社区去参观、调查、访问,然后撰写调查报告;收看电视中各种精美的广告宣传片,举行一次“我为家乡作宣传”的广告词设计大赛。在这些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改善了知识结构,丰富了心智模式,加深了情感体验,张扬了创新个性。在这里,对话因与生活相契合而更加丰富,因与实践相通而更加灵动,因与人生相遇而更加深邃,对话的意义也被极大地充盈着、拓展着、延伸着、升华着。这是真实的语文对话,是最美的语文学习。
皮晓燕,山东临沂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