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小”与“大”
2009-03-27杨守才
纵观各地中考作文,近年来在命题上基本上不设审题障碍,力求写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有话可说,降低了写作考查的“门槛”。可是不少学生依然找不到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写作看得过大,忽视了从小处入手的原因。
一、题目要小,内涵要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诚然,现代人推崇大眼睛——明眸善睐。而作文则不然,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来看,这“窗户”如果过明、过大,那心灵深处的内涵就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太显摆了。
举个例子来说,《妈妈》、《我的妈妈》、《我那可怜又可敬的妈妈》,同样是以妈妈为主体,内涵大的外延反而小,内涵小的外延反而大。如果以《妈妈》为题,可写的东西几乎是包罗万象,可是题目大了,写作时就容易找不到“北”了,这也可以写,那也可以写,这点想写,那点也想写,结果只能是东鳞西爪,只言片语拼凑起来的一个虚像。这样的虚像不会给读者留下多深的印象。反之,如以《我那可怜又可敬的妈妈》为题,外延自然是小了,只能写我的妈妈,必须突出妈妈的可怜又可敬,文章看似小了,其实在这小中却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大而清晰的影像,那就是“怜”、“敬”,纵然有一方面写的不鲜明,只给读者留下一个或“怜”或“敬”的影象,那也足够打动读者的心了。
当然,题目要小,不是说题目要简单,而是说选择的角度要小,从一个小点切入,由点到面,反映一个大的主题,文章的内涵自然会阔大。
二、选材要小,视野要大。
要从小处着手,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通过一滴水去折射太阳。
近年来,“感动”这个词非常时髦,“感动中国”、“感动……”之类的活动层出不穷,因而不少学生一遇到此类话题,总想挪用失去新鲜感的所谓“大事”,总想从身边挖出一些“轰轰烈烈”来。可是在和平年代,烈士本不多,遇上个烈火中救人、抢救落水儿童乃至抗震救灾之类的事,又都让给“119”那群最可爱的武警战士了。于是不是愁滋味,偏要强说愁,最终写出来的文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
其实,每个人只要能勇敢地放下“大”字,转而从小处入手,你会发现,放学回家,父亲的一声问候,妈妈端出来的热腾腾的饭菜,奶奶的唠叨,爷爷那满是皱纹的笑脸……没有一处不透露着感动。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同学那一声亲切的安慰,清晨的阳光,傍晚的归途……都是一次心的历程,都能让我们感到人间的美好。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能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品味,你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大的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三、首尾要小,思考空间要大。
凤头,是指文章的开头不仅要小,更要美。“小”能使文章很快切入主题,“美”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急于读下去。可是好多学生在作文中描不出“凤头”,留给读者的却是一个臃肿的“猪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学生畏惧作文,或者对所给的题目及材料没能仔细分析,或者是读了两遍没有感觉,产生不了共鸣,可是时间不等人,情急之下,将材料复述一下,写上几句无关痛痒的套话,然后变换一下句式再说一遍,看看将近一百字了,才静下心来转入正题。此类猪头作文负面影响极大,将直接使你的文章与一类文“绝缘”。
变“猪头”为“凤头”其实不难,当你感到自己的作文有“猪头”之嫌时,不妨将第一节或者一、二节删掉,或者用一句话来概括。当然,要想根治此类顽疾,还须从读书上下功夫,建议读读《羚羊木雕》、《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等文章,用心思考这些文章的开头给读者留下了多深的印象。
至于“豹尾”,到了九年级,学生基本上都能注意收束全文,再次点题,语句简洁、有力,很少有学生将结尾写得一塌糊涂。可是,在文章结束之际,有些学生容易产生大功告成的感觉,总觉意犹未尽,还有很多话没写,表达的欲望还很强,或者看到试卷尚有空格,于是又潇洒走一回,将豹尾变成了蓬松的马尾,有时甚至是狗尾续貂。
好的结尾不仅要小,像豹子的尾巴那样就地一扫,干净利落,简洁而有力。更要给读者留下一个反思、回味的空间,像猪尾巴那样给读者留下一个问号,让读者不停地琢磨,找到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地方,给自己以某种教育和启迪。就像高晓声的《摆渡》一样,让读者能通过文章将自己渡到人生的彼岸,充分体现文学的社会性。相信这样的结尾定能锦上添花,使文章上升一个档次。
放眼各类文学作品,除长篇巨著外,莫不是抓住一个小字做“大”文章,于细微处见精神。只要我们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不断琢磨、演练,大气的文风自然会逐渐养成。
杨守才,教师,现居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