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要谋篇布局
2009-03-26
周世俭
金融危机时期无疑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最好时机。不过,在鼓励中国企业抓住机遇、积极投资的同时,也要注意集体“走出去”可能遭遇的尴尬。最近中国企业赴澳大利亚投资,时间集中却各自为战,缺少有效地协调和组织,结果在项目审批上集体遭遇延期审批,澳大利亚国内媒体也争吵不休。
中国去澳大利亚投资是一个“双赢”行为,有力支持了当地企业,有利于增加当地就业和消费。现在澳大利亚资金短缺,已影响到许多企业的生存。以力拓为例,去年市场行情好就把摊子铺的很大,结果在市场急转而下时,资金严重不足,急需来自中国的资金支持,那些阻挠此事的人多是民族主义者,并不知道企业的疾苦。而且,这次中铝投资195亿美元是购买力拓的股份,并非完整收购并控股力拓,一些西方国家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因此,这些反对收购的声音,大都属于借题发挥,是其灰色、阴暗心理的表现。假如是英美国家来收购,这些人是不会发声的。只是在澳大利亚人看来,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中国企业突然来澳大利亚集中收购矿业企业,项目数量多、价值大,自然让习惯了“欧美人来投资,东亚人来消费”的澳大利亚人很不舒服,忧虑、恐慌的声音也就自然会多些,这些人应该尽快转变对中国的看法。不过,中国的投资绝对是好事,已获得澳大利亚企业界、经济学界的支持,只有一些不懂经济的人在固有偏见支配下借题发挥,反对这些项目获得审批。因此,澳大利亚对这些中国企业的并购进行延迟审批,是可以理解的。从长远来看,肯定是会批准的。
不过,中国企业在积极对外投资的同时,也要慎重。中国人做事历来喜欢一窝蜂,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招来西方国家的疑虑。这就需要多征求驻外使领馆部门的意见,由政府牵头、加强协调,增强与外商进行投资谈判的能力。此外,全额收购控股的方式容易刺激西方国家的神经,而部分参股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利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而这次中铝部分参股力拓则是个很好的经验。▲(作者是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