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西方技术坎坷进中国
2009-03-26
陶 勇
近两百年来,中国一直努力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以缩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1874年在上海郊区,第一辆在中国大地上奔驰的火车,其机车就是德国蒂森公司制造的。然而,每一个时期新技术的引进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973年新中国得到英国、法国、德国提供的43亿美元贷款项目后,就曾引发了“能不能买来一个现代化”的讨论。
新中国从西方获得第一笔大型项目贷款
上世纪80年代,湖北人挂在嘴边的“一二三”,即“一米七、二汽厂、三三零”,是他们既骄傲,又有些说不出惆怅的三个大项目,其中“二汽厂”即今天的东风汽车集团,“三三零”即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而“一米七”则是武钢引进的一米七轧机项目,其主要技术设备和资金援助来自当时的西德。这三个项目在当年技术水准高,产业规模大,但它们无不历尽坎坷,从立项到产生效益,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由于中国对发展钢铁业的执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动起了向西德引进“一米七”整套热轧设备、项目的念头,1966年,西德拟向中国输出一套价值6亿马克的炼钢设备,却因美国的阻挠而胎死腹中。当时美国已卷入越南战争,自然不希望中国通过提高钢铁产量、质量,而增加对美国的威胁。1972年10月,中国和西德建交,并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第二年冬,英国、德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政府间协定,向中国提供43亿美元贷款,这是新中国从西方获得的第一笔大型项目贷款,而这笔贷款所涉及的最大项目,就是武钢“一米七”项目。
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审批
“一米七”项目涉及西德方面的订单高达6.5亿马克,设备和技术的提供商包括15家德国大中型企业,来华专家多达150名。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项目最终是由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审批通过的,并给予了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滑稽的高度“方便”:150名专家被允许携带共计300名的家属来华,为了让他们生活愉快和方便,有关方面专门建了13层的酒店式专家公寓,仅对这些专家、家属开放。这样的建筑在当年堪称“摩天大厦”和超级服务,不仅酒店硬件标准一律向西德看齐,甚至为照顾西德人的习惯,硬是把13层的大楼说成“12层”,这都是新中国的第一次。
“一米七”项目包括从西德引进的连铸车间、冷轧薄板厂和从日本引进的1700mm热轧薄板厂、硅钢片厂,具有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一米七”是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冷轧钢板生产线,一旦投产,中国钢铁产业不但从产量上、更从质量上将有飞跃性提升,但就是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的“稀有”中外合作项目,却在进程中出现种种磨合问题。这一工程1974年9月7日即破土动工,原计划18个月投产,可最早开始投料试生产的冷轧厂也在1978年10月,整个项目试车要拖到1980年12月,而经国家验收合格正式投产,则更晚至1981年12月12日,从动工到投产,竟耗费了7年零3个月的时间,所消耗的资金也远远突破了当初的预算。
不能说中方不重视。早在1975年9月18日,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就联名其他4位副总理发出指示,要求“做到按时投产,并且能保证持续生产”,至正式投产,邓小平先后3次视察武钢和“一米七”,不遗余力地推动项目进程,这在中外合资项目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不能说德方不重视。西德政府和财团多次追加项目投资,许多专家克服困难和不适长期在华坚持,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赢得中方员工的尊重和敬佩,许多“老武钢”至今能记得当年西德专家的名字。
“能不能买来一个现代化”
造成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是双方面的。在中国方面,除了时代特有的背景因素外,劳动纪律松懈,基础设施不足,党政领导不懂技术却官僚主义十足,一味迎合上级领导的口味意向,而不顾德方专家的提醒、警告,使管理部门无法工作;只顾抓“一米七”等主要项目,忽视配套的原料、能源设施,结果造成工程初期“缺矿少电”,后期又“吃不饱”,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在德国方面,由于是政府主导项目,企业缺乏市场化的通盘考虑,在工程进度中缺乏大局观,只顾项目本身进展而不顾其余,结果欲速而不达;整个财团由15家企业组成,机构庞杂,互相牵制,政出多门,给项目的进程带来不少麻烦。
中方给予德国专家以殷勤、甚至过分殷勤的接待,但仅仅将对方当作贵客,而非共同合作的伙伴,不仅将他们排斥在日常管理之外,对他们的意见、建议反应迟缓,而且出于外事纪律考虑,在工作、生活中人为制造中外员工间的“防火墙”,结果是方便了管理,却给相互交流、吸收先进经验制造了巨大障碍。由于“防火墙”的存在,一些专家、家属感到不快、不满,一些家属在德国媒体上抱怨,中方甚至不让他们骑自行车,理由是“无法确保安全”,引起了不小的负面效应。许多中国人对凭空出现的“洋鬼子”、“专家楼”和对“洋人”的特殊待遇看不惯、想不通,有些人消极对抗,有些人冷眼旁观,甚至有些人将“专家楼”和当年的租界相提并论,对中外合作和引进提出质疑。这种争论直到改革开放初年仍很激烈,80年代前期,中国拍摄了一部电影《黑炮事件》,里面描述了某企业德方专家和中方合作伙伴间配合与沟通中出现的不适应、内耗甚至相互抵触,当时就曾有人感慨道,影片里的故事背景,颇有几分“一米七”的影子。
好在中德双方均在主动总结教训。中国方面,从项目开始就担任翻译的孟前程1980年在《人民日报》撰文,坦率揭露了“一米七”项目中方的某些弊端和问题,引发了“能不能买来一个现代化”的大讨论,并促使中国产生了“人才危机感”,把加快培养能够消化西方技术的先进人才当作当务之急;德国方面,开始认真反思“一米七”项目的得失,并开始认识到“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不能直接将德国的模式照搬照套。
今非昔比,如今的中国在引进德国项目、技术上已愈益成熟。如今的德国人也开始喊出“德国人也需要学习”的口号,并开始反思一些合作障碍中自己一方的责任。德国对华项目、技术输出仍在继续,并将得到持续发展,但“一米七”的“特制专家楼”和后来“普桑”的11年一贯制,这些让人回味起来百味杂陈的花絮,注定也理应成为不会复制的历史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