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2009-03-25王龙飞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鲁尔史诗牛仔

王龙飞

《澳洲乱世情》作为巴兹·鲁尔曼耗时7年之久的大作,显然从一开始就怀着一颗企图成为史诗的心。鲁尔曼自己也表态过《澳洲乱世情》在他的心中酝酿了整整10年,按此推算,也就是说鲁尔曼在2001年拍摄《红磨坊》的时候,心中便已经有了这样一部史诗大作,该片对于他的意义之大也就可见一斑了。

或许每一个导演都有史诗情结,谁都渴望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打造出《乱世佳人》与《宾虚》那样的影史经典,用2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长来传达自己的全部价值观与爱情观,用镜头把现代人所无法经历的历史时期再现在大荧幕上,这种想法是美好的,然而操作起来却难免有着一定的难度。最根本的难度就在于史诗电影并不是一种类型片,他不属于电影类型的任何一种分类,“史诗”二字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来说,更多的是指代影片本身所具备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往往由长时间跨度的时代感以及悲壮的历史画卷感所决定,至于诗歌般的浪漫情怀,则依靠画面中的壮丽景观来进行渲染。经典的史诗是在不经意间诞生的,而并非人为刻意的制作就能铸造而出的。

的确,鲁尔曼十年磨一剑所打造的这部《澳洲乱世情》是有着这种史诗气质的,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二次大战前夕的澳洲大陆,优雅的英伦贵族阿什利夫人(妮可基德曼)来到这片蛮荒之地寻找自己的丈夫,不料自己所看到的却是丈夫被他人谋害的人间惨剧,同时她也得知了此事背后的隐情,为了继续完成丈夫来到澳洲的目的,她毅然决定重建这个已经残破不堪的庄园,而此前结识的牛仔(休杰克曼)成为了这项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中流砥柱。整个故事就此顺着阿什利夫人这条主线奔涌前进。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影片的故事情节也开始逐渐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惊心动魄的牛群迁徙到战争的爆发,故事也在接二连三地不断上演。然而影片中真正的情感核心其实并不在牛仔与阿什利夫人的这段恋情上,影片中更多的焦点聚集在了这对恋人与混血小孩的感情线索上。故事最后的高潮也是一个拯救土著孩子的故事。

显然把影片作为《乱世佳人》的澳洲版来进行宣传的做法并不合理,这种做法一来扼杀了鲁尔曼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二来也误导了观众对于影片的前期认识。《澳洲乱世情》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澳大利亚》,片名中的焦点是在澳洲这块大地上,是上世纪30年代的澳洲大陆上发生的那些故事。包括种族歧视、商业斗争、土著文化、二次大战。这块蛮荒大地见证了20世纪人类历史最动荡的那段岁月,而探视这段岁月的切入点正是阿什利夫人与牛仔这对恋人。

鲁尔曼在影片中想要表达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在这副壮丽的澳洲风景画的背后,其实并不像先前多家海外媒体所评论的那么空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澳大利亚》的前半段是一部十足的西部片,一部同《与狼共舞》有着相同气质的另类西部片。传统西部片中所捍卫的那种社会秩序到了这里演变成了一种超越种族的情谊,阿什利夫人所做的一切都在为了保卫那些生活在自己庄园里的人们,无论他们是混血儿还是本地人,在阿什利夫人的眼中,人与人之间是一样的、是平等的。牛仔的价值观也是如此,所以他可以义无反顾地去岛上拯救那些被抛弃的孩子,也可以坚定地让酒保给澳洲土著来一杯啤酒。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维护那片他们所生活着的澳洲大陆。

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剧情安排,鲁尔曼此次都没有令人感到失望,牛仔的那份随意不羁、阿什利夫人的善良坚强、混血儿的天真聪颖都在那些不断发生的事件中得到了生动地诠释。“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鲁尔曼的这场《澳洲乱世情》磨了整整十年,也磨出了自己独特的澳洲味。光是影片中大量的航拍镜头以及澳洲蛮荒大陆上奔腾的牛群就已经足以美得令人窒息了,牛仔从牧场中的策马而出、夕阳下孤独的大树,每一个镜头都如油画般诗情画意,也如史书般摄人心魄。然而这把充满了古典时代感的霜刃却在10年后出鞘的那一刻输给了这个全新的时代,这是鲁尔曼在这个时代的悲剧。

爱情与死亡、种族与战争、救赎与信仰,《澳州乱世情》吸纳了我们文明中全部的核心关键字,并用一个时代来进行诠释,巴兹·鲁尔曼并没有对不起自己这耗费了10年的心血。

猜你喜欢

鲁尔史诗牛仔
从《中国史诗》里读懂中国
彩色牛仔
新意牛仔
梵克雅宝再现艺术史诗
史诗
不穿牛仔时髦面谈
史诗与认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