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县儿童突发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初探
2009-03-25孙鹏白书臣王艳荣武东军顿秀茹牛清军姜海波
孙 鹏 白书臣 王艳荣 武东军 顿秀茹 牛清军 姜海波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急诊科,河北,承德,06835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突发事故的原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我科2000年6月~2008年6月急诊诊治的121例急诊儿童突发事故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突发事故主要以误服、外伤、烧伤烫伤、溺水居前四位,占90.9%,多发生于4岁以下儿童(81.9%),发生地点:以家里为主(85%);监护人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母亲59.5%,父亲54.5%;性别:男孩61.2%,女孩38.8%;发生后未采取措施为74%。结论:儿童突发事故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突发事故;年龄因素;性别因素;性格;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081-01
突发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代发达国家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1]。儿童误服是儿童突发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将2000年6月~2008年6月急诊诊治突发事件儿童121例原因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21例,其中男71例(58.6%),女50例(41.4%);年龄最小1岁,最大11岁;≤3岁78例,占64.5%;3~5岁28例,占21.1%;≥6岁15例,占12.4%。
1.2突发事故种类误服32例(26.4%),外伤30例(24.8%),烧伤烫伤27例(22.3%),溺水21例(17.4%),其他18例(15.1%)。
2原因分析
2.1年龄儿童意外伤害是突发事故的高危人群,美国意外发生的高峰年龄在1~4岁[2]。这方面,与我们国内和本次探讨的结果是一致的。1~4岁儿童尚未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且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极强。≤3岁71例(64.5%);3~5岁28例(21.1%);≥6岁15(12.4%)。
2.2性别性别既具有生理性,又具有社会性,且随年龄增加差异也逐渐加大。在本研究中发现男孩的误服发生率约是女孩的1.7倍。男76例(62.8%);女性45例(37.2%)。
2.3性格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突发事故状况具有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行为动机和气质、能力都与儿童突发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中好动91例,占78.4%;好奇21例,占18.1%,模仿力强2例,占1.7%,内向2例,占1.7%。
2.4发生误服的地点对于孩子来说家是是最安全的。从本次资料看,家里是发生儿童突发事故的重要隐患,因此父母不能疏忽。家中57例(47.1%);幼儿园23例(19.0%);单独活动21例(17.4%);其他20例(16.5%)。
2.5及时采取措施从本次资料分析,突发事故发生后有74%发现意外发生后未采取任何急救措施,由此可见,教育父母等如何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于减少毒素吸收、提高抢救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3预防对策
3.1环境对于4岁以下的小孩应有专人看护,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3.2教育干预在儿童突发事故中提出了4项干预措施:教育干预(education)、技术干预(engineering)、强制干预(enforcement)和经济干预(economics)。有研究认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突发事故的发生[3]。
3.2.1专业人员的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急诊工作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应担负起重要角色,利用自己的节假日到社区或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促进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
3.2.2幼儿园、学校老师的教育父母和老师的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故对家长和老师的培训是必须和重要的。
3.2.3开展社区教育通过电视、报纸、小册子、家长会、专题讲座及奶粉公司、保险公司的宣传资料以及网络等各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宣教,告知监护人及有关人员在怀疑儿童发生突发事故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初步处理。
3.3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药物的管理,危险品放在小孩摸不到的地方,并告知小孩药物的用途和危险品危害性,不能随便自取。
4结论
儿童的突发事故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社会的重视以及监护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和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以减少意外伤害地发生。
参考文献
[1]张美丽.儿童意外伤害及预防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6):553-554
[2]姚应水,叶冬青,等.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22(2):150
[3]孙鹏.丰宁县突发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反应研究[J].中国医学论坛,2007,5(10):104-106
(收稿日期: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