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影响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2009-03-25黄永生汤进军
黄永生 汤进军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正逐步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我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危机正在真切地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金融危机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是“危”还是“机”,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各种渠道,使“危”转为“机”,从而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
第一,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确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奉献社会仍然是大学生职业意识中最重要的一块基石。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弘扬主旋律,始终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祖国的需要和民族振兴的责任仍然是当今青年知识分子人生职业选择的第一主题。当前,我国西部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才,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和山区的发展急需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去为之奋斗。我们要教育与引导大学生勇于到这些地区去发展。
第二,紧跟时代发展,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从“包”分配工作到自己“找”工作,一字之差,显示了两个天地。就高校而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思想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首先要进一步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摆正教学与科研的位置,切实把本科教学工作抓好,解决好本科教学滑坡的问题。其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改变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应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要加强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引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最后要加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
第四,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针对大学生创业者明显偏少的现状,政府应采取措施,改善创业条件。首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宣传、榜样力量营造一种尊重创业者、重视创业者的社会氛围,从而调动更多创业者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其次,促进大学生创业还需要政府从各个方面进行扶持。目前,政府应搭建、完善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措平台、创业咨询平台和风险保障平台,从而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在资金筹措平台上,政府对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有开拓能力的学生可提供少量的补贴,低息或无息的政策性贷款,亦可通过筹措创业基金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在创业咨询平台上,建立专门的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帮助大学生完善创业点子、筹措创业资金、确定创业方案。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应是公益性的,由政府买单。
第五,全社会参与,建立大学生就业应急机制。
首先,各地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企业、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领域里就业。强化就业服务,着力解决就业供求信息不对接、技能不适应的问题。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争取让最困难又急需就业的大学生得到一对一帮助。
其次,高校要“出招”开拓就业市场。具体工作中可考虑以下措施:一是设立高校专业的就业联络员,通过他们和各地人才中心很好地互动,推荐学生有针对性地就业。二是发挥就业基地作用,就业基地不仅包括提供就业机会,还有寒暑假的见习与实习。三是发动专业课教师和校友联合,引导他们加入到促进学生就业的队伍中,鼓励他们亲自带领求职毕业生登门拜访企业,以增加就业机会。
最后,探索建立“准就业”机制。“准就业”是学生在“学校待业”与正式“上岗就业”之间的过渡阶段。“准就业”机制对毕业生来说,提高了职业技能,积累了职业经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对于政府来讲,则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找到了一条新路。“准就业”虽然比不上“一步到位”的就业,然而在当前现实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建立“准就业”机制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