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平衡术
2009-03-25黎熙元
黎熙元
产业升级和企业留存、扩大就业在逻辑上并不存在根本矛盾,需要的只是平衡的艺术。
升级遭遇失业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广东一直在进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对广东来说也是正确选择。
目前珠三角地区正步入高速增长后的转型期,现有的增长方式显然难以长久维持下去。正如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鲁开垠所说,“毫无疑问,珠三角地区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转折时期,‘无技术的工业化正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如不及时转型升级,将无法再支撑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规模与利润的同步增长。”
产业升级是广东下一轮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所在。不过,广东的产业升级,其实不仅仅是广东,几乎所有地方的产业升级都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产业升级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的问题。自去年底以来,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广东不少中小企业出现了倒闭的现象。
数据显示,2008年前10个月广东停产、歇业、关闭和转移的中小企业有15661家,其中,仅10月份停破产的就有8513家,超过了前三季度的总和。从行业分布看,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传统型、低技术、高耗能行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当金融危机爆发进而危及到实体经济之后,产业升级的困难就从中小企业延伸到了就业。
企业关闭,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就业,中小企业是中国容纳就业量最大的部分。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近日预言,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时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即1.75万家倒闭,以一家企业倒闭引起500人失业计算,1.75万家倒闭将引起87.5万人失业。如果仅仅是广东有80多万人失业尚不是问题,因为这些失业人群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但是在金融危机下,所有地区的实体经济都受到冲击,广东产业升级要克服的困难就从中小企业延伸到就业了。
从国家相关部门最新的调研数据来看,2008年11月,我国1.3亿农民工中有5%-7%提前返乡,也就是说有650-910万农民工因失业提前返乡。铁路部门发布权威数据:广州火车站2008年10月份旅客发送量为224.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增幅比前年翻倍。
2008年9-11月,广东省农民工的失业人数分别为18.9万、29万和25.3万。尽管农民工失业总人数仅占全省农民工总量的2.8%,但总体上农民工失业人数还是呈增加的态势。数据显示,2008年下半年,广州失业率上升,净增失业人数1万多人。至2008年11月底,广州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比上月失业率2.52%略低,但比去年底失业率2.23%要高。从6月份开始,通过对35家企业进行失业监测,发现75%的企业不同程度减员。进场招聘的企业也减少20%,招聘岗位也有所减少。
韩国经验备受关注
产业升级,还是失业控制?这是一个问题。其实广东省早就着手解决这个难题了,据相关媒体报道,其中韩国的经验很受关注。
2008年9月,由国家有关部委及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韩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在这届博览会上,韩国被邀请为主宾国参会。在广东省经贸委巡视员戚真理看来,本届选择韩国为主宾国对广州中小企业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韩国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这对广东省中小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型企业如何在产业升级中进行技术创新和打造品牌,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经验。”
“我们的大型企业不少,但是为大企业服务的广大中小企业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广东省副秘书长林英指出,韩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约占韩国企业总数的95%,提供80%的就业岗位。近年来韩国中小企业发展很快,不少企业技术先进、国际化程度高。
并且,韩国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企业体系,依托韩国的大企业(例如三星)生存。在产业链的上游,数百家中小企业各有分工,为其服务。
“经调研发现,韩国生产性服务业如商务、法律、金融行业等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互动较好,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怀英认为,中国要摆脱同类困境,需要借鉴韩国经验。
产业升级与企业留存
不仅仅是学习,广东省政府还在实际行动中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型升级。
2008年12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会后正式推出帮扶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利好”政策套餐——《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涵盖了中小企业融资、减税、财政支出、清理收费各个方面。其中省财政将加大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2009年将安排2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包括一次性新增10亿元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省政府注资10亿元成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再担保业务;安排2亿元扩大出口专项资金。
同时,广东省众多中小企业在面临危机时,都把转型升级、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产品结构放在当前工作的首位。生产成本普遍大幅上升时,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使一些中小企业无法承受,而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则显示出了优势。金融危机,此时成为加速产业聚合的外在因素之一,在一批企业退出市场的同时,企业大型化的趋向也很明显。
从上可以看到,广东省企业措施和政府政策的目标概括说来都是保生存、求升级;但各自的含义却有差别。对企业来说,升级指的是企业的技术水平,它由外部市场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成本效益来决定。广东出口企业的市场需求来自海外,国际市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环保要求和艺术及个性化要求是不断提高的,这样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加工技术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这是一个市场的自然竞争过程。对政府来说,升级指的是产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虽然产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即使原有企业的技术水平未能提高,政府也能通过引进其它高技术企业来实现目标。
因此,产业升级和企业留存、扩大就业在逻辑上并不存在根本矛盾。从这一思路出发,产业升级和保存企业从而扩大就业的对策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筑巢引凤”,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延长产业技术梯度。经济的持续增长依靠技术提高,产业升级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产业升级不必以低技术企业的消亡为代价,而可以通过发展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来实现,使高新技术企业与低技术企业共同发展,产业的技术梯度得以延长,经济和就业的总量也会随之扩大。广东省之前采取的推动产业升级政策中有“腾笼换鸟”的提法,运用政策驱使低技术企业外迁,恰逢不利的国际市场环境,才会出现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之间的两难处境。
其次,以宽松的营商条件取代财政扶持,有利于低技术企业增强实力,实现技术升级。一般来说,低技术企业的盈利空间也较小,以政策驱使其外迁,搬迁成本可能导致企业倒闭;而政策扶持企业生存又会滋长企业的依赖性;因此企业的生存和技术升级应该由市场竞争和企业的能力来决定。政府需要做的是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例如减税、分时间和阶段来实施对企业成本有影响的法律或规定,使企业能够渡过当前的困境,通过增强自身的实力进而实现技术升级。原有的企业生存下来,对就业状况就不致产生太大影响。
最后,加强配合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的教育设置和就业培训。当产业升级及企业技术升级发生,对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应用技能要求就会提高,广东应在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方面早作部署,在经济增长放慢的时候储备人才,以迎接新一轮发展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