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反常妙设悬,引人入胜起波澜

2009-03-25牛桂侠

青少年日记 2009年2期
关键词:金色财富手法

张 坤 牛桂侠

天寒地冻,人之常情是希望风和日丽,而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虽然“可怜身上衣正单”,但是却“心忧炭贱愿天寒”,在这里作者通过人物反常的心理,反映的却是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和黑暗社会的现实,让我们从中读到了卖炭翁的无奈。这里作者实际上是运用了“反常法”的作文技巧。我们所说的“常”,是指常情、常理,就是读者心目中所习惯之情,熟悉之理。“反常”,就是置读者心目中的常情、常理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更能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古今中外很多有创意的作者,都十分注意独辟蹊径,不落窠臼,力求以“反常”的构思、新颖的手法表现主题思想。这样,往往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这就是运用反常法的好处,它能使一篇小小的文章尺水兴波、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最近两年,很多同学把反常法这种作文技巧运用到中考作文中,更是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出奇效果。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作文中应如何运用反常法这种技巧呢?下面笔者帮助同学们选两篇反常法运用较好的文章,希望同学们仔细阅读,潜心领悟,争取能读以致用。

例文一

回乡曲

丁云

选自2007年5期《小小说》

据闻福水叔是操劳而死的,享年五十四岁。

他殁时,四个子女和一个媳妇都带着欢愉的、如释重负的笑容办理丧事。只有两个年幼不懂事的孙儿,擎香拜祭时给香火烫着了,哭个稀里哗啦,劳动母亲又哄又吓地才止了哭,令灵堂上仅有的那么一点悲哀气氛也消失了。

来吊丧的亲戚朋友开始议论纷纷。

“那些不肖子孙,真的大逆不道。老爸过世,一滴眼泪也没流,居然还笑呢,天打雷劈呀!”

“等分财产嘛,他们恨不得老爸早点咽气!”

“财产?福水叔一穷二白,哪来的财产?”

“那块地呀,你懂什么!这些年到处在发展,以前两百块钱买到的烂泥芭芭(低洼地),现在值二十万咧……”

福水叔的遗照似乎浮漾着一些感慨。他是由唐山南来的,韩站爆发那年胶价好,他把新婚妻子留在乡下,随着淘金梦的浪潮涌到星洲大伯的胶园干活儿。后来发觉大伯只当他是廉价劳工,一气之下跑到雪兰莪开荒,真正是披荆斩棘,劈出良田,有一种“含恨立志出乡关,淘金未成誓不还”的意味。

子子孙孙披麻戴孝的,排成队伍,轻步走过乡间小路,过桥,越过北山的老橡树林……从山溪里汲起半桶清水,又慢慢地回到乡居。

他们脸上仍然带着欢悦的微笑,像是去郊游一样悠闲!然后依着福建人的习俗,做大儿子的用毛巾蘸了清水,小心翼翼地洗涤父亲的遗体,拭抹干净,才穿上寿衣。

福水叔脸上很安详。他仿佛在临终前已彻悟了,这辈子的淘金梦是幻灭了。守在福建乡下的妻儿等待的是他每年两封的家信!而守在南洋这头儿的他却仍然一锄一耙地开沟筑堤,保护着那三英亩的可可园,免得被黄泥浆及工业垃圾所掩埋……他就是这样累垮了,含恨归不了乡!道士作法事的诵祷声嗡嗡地响。

孝子孝媳们仍然保持那愉快的笑容,不肯稍露一丝一毫的悲哀神色。吊丧的人们还在七嘴八舌。

“不是吧?福水叔要是有钱,这些年早就回唐山了,就是等不到旅费,不能衣锦还乡,跟唐山的妻儿团聚…-一唉,你们知道吗?他连做梦都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故乡。”

“说来说去,都是那些不肖子孙……唉,也难怪,娶了半唐番的女人,生的孩子差了点,改天没把祖宗的牌位拿去烧,就谢天谢地了!”

丧事到了尾声。子孙们站在坟前,将孝服除下,投入熊熊焚烧着的冥纸堆里,一瞬间便化为飞灰……孝子孝媳们仍带着笑意擎香朝坟头叩拜,然后离去。

回到乡居,大儿子带头下跪朝父亲的灵位再次焚香祷告:“爸爸,我们都依照您的吩咐,在丧事期间不敢悲伤流泪,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孙一哭,你回头一望,灵魂便找不到回唐山的路……”

跪在灵位前的媳妇、子孙们这才抑制不住地号啕大哭,悲痛的泪水似决堤般泛滥。

特色简析:

这篇小小说,是春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获奖作品。它把老一辈海外华人思乡情深、落叶归根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与作者运用了反常手法是分不开的。小说一开篇就写出了人物的反常行为——丧事喜办。你看,主人公福水叔去世了,他的“四个子女和一个媳妇都带着欢愉的、如释重负的笑容”,而且在去下葬的路上“他们脸上仍带着欢悦的微笑,像是去郊游一样悠闲”;甚至在作法事时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悲哀神色,这自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和责骂。反常手法的运用,吸引着读者阅读的兴趣,急于要弄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个反常手法制造的悬念,直到结尾,当儿孙们终于“号啕大哭”、“泪水似决堤般泛滥”的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这是福水的遗言,他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孙一哭,自己的灵魂便找不到回唐山的路了。“思乡魂”,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主人公一生坎坷,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回乡的愿望,读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这篇小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反常法,运用这种手法,能够形成对读者的速效审美刺激,并使读者在偶然的反常中把握必然的生活哲理。我们在运用这种手法时要注意虽是反常,但也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否则,就会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也损害了人物形象,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例文二

金色苦难

2007年河北中考满分作文

人生百年,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命运总是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障碍,让我们去经历种种苦难。再回首,我们会发现走过的路是神圣的,苦难竟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苦难是财富,它激励着人前进。孟子曾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错的,人要有所成,必先经历苦难。司马迁遭受宫刑却著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苦难,定是立下汗马功劳。或许,若不是此等苦难,司马迁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史官罢了。人都是有惰性的,而安逸的生活则如缠绵的流水,会渐渐磨淡人的大志,而苦难则是刺骨的冰水,使人保持头脑清醒,心灵明知方能成就大业。正因如此,才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有孙康的映雪苦读。苦难的金色,照在理想的路上,使歧路暗淡无光,使人毫不犹豫地向前走。

苦难是财富,它磨砺人的品质。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人经受过磨难,就会如脱胎换骨一般。霍金经受着轮椅上的苦难,使他意志坚强,智慧超群,从而为人类开辟了一片新的星空;贝多芬经受着耳聋的苦难,他学会了“扼住命运的咽喉”,坚强的面对生活。苦难的金色,曾照着人的身躯;洗尽懒惰、狭隘、不思进取等铅华之色,给人留下如玉般的品质,留下人生该有的本色。

总是有人误读了苦难的色彩,有人说苦难是黑色的,于是他们屈服了,他们被命运的浪花打向礁岩;有人说苦难是灰色的,于是他们逃避着,不曾得见人生的真面目;然而我说苦难是金色的,它是炼金的烈火,使淘沙的巨浪,是结成珍珠必备的那一粒沙粒,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正是如平原不出骏马,陡崖间方见骐骥;小林中多见寒鸦,山顶端可寻鸾凤。苦难是闪着金光的财富,它使人生绚丽,使人生达到目标,而无所悔恨。

所以,我们要善待苦难这笔财富,让人生同它一样,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所以我们要昂首带着笑迎接苦难,有了这笔财富,人生的目标就不会太远。

特色简析:

这篇作文之所以最终从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满分,这当然有诸多的优点,但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反常的技巧。苦难,是令人畏惧,让人害怕的。但是考生一反常人之举,将“苦难”前面冠以“金色”二字,这样,使“苦难”不再是以前的灰色、消极、令人畏惧的,而成了积极向上的、令人欣喜的追求。这一反常态的立意让人人眼前一片光明,真可谓高人一等。

猜你喜欢

金色财富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金色十月
金色七夕节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金色十年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吃苦也是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