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年话牛迎新春

2009-03-25李阳波

青少年日记 2009年2期
关键词:放牛娃斗牛老黄牛

李阳波

1月5日晴

在我国,人们是将牛作为纯朴诚实、勤善美好的象征。古往今来,不但将人比作“孺子牛”和“老黄牛”;甚至将牛推崇为“牛王庙”的神灵,烧香求拜“牛王爷”能“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保平安”。究其由来,怕是源自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牛魔王的演化吧。是的,在我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在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妙动人,奇趣横生的惊叹!

首先说,牛的反刍,即倒嚼的特性就很有趣。据说,这是因为现在的牛在驯化和改良前,原是野牛。当时野牛常遭猛兽侵害,便养成了一见草源,就拼命吞食,然后躲到安全地方,再细嚼慢咽,这样,久而久之,就由原来的瘤胃,产生和形成了蜂胃,重瓣胃和皱胃,养成了反刍习性。

牛和羊虽都吃草,但民间俗语说“牛食如浇,羊食如烧”,其出典于《蠡海集》,“凡草木经牛啃之余,必重茂;羊啃之余,必悴槁”。其意为:凡牛吃过地上的草后,草必然茂盛,而羊吃过地上的草后,则必然枯死。这是因为尖嘴的羊,常将草木连根咬出,而牛的嘴唇较宽,仅啃吃草的叶芽的上端,促进了草茎分化,故而繁茂。

曾几何时,居于黄河上游的船民,常用牛皮或羊皮缝成“皮筏”、作为渡河工具。因那时尚没充气工具,只好用嘴吹气。又因牛皮较羊皮大,故而被后人用来讥讽光说不实际的空话为“吹牛皮”。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更是脍灸人口,在这个男耕女织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中,老黄牛成人之美的赤诚,更为人们所赞赏。另一则《黄牛救主》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位放牛娃在山中草地放牛时,险遇恶虎,黄牛为了救护主人,与虎展开了多番生死搏斗。最后,终于战胜了猛虎。当它挑着昏迷不醒的放牛娃回家后,放牛娃的父亲以为是黄牛伤害了儿子,一气之下,召来众人,将黄牛宰杀了。直到放牛娃苏醒后,道出了原委,其父才猛然懊恼地捶胸顿足,慌忙将死牛用红布包裹,与众人抬扛上山,掘坟挖墓,葬埋了黄牛,并特地树了幢“牛坟碑”。众所皆知,牛一般是供人们役用、食用、饮用、药用的。殊不知,其还用于战争哩。据《史记·田单》所载:战国时期,燕国攻打齐国,破齐七十二城,齐国将领田单固守墨城。“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纹,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草于尾,烧其端,壮士五千随其后”,纵牛冲杀燕军,使燕军败溃。此“火牛阵”战术,在《说岳全传》中也有所描述:南宋时,杨玄带领农民起义,岳飞奉命镇压,义军伍尚志借三百头水牛,其尾浇松香和沥青,牛角上绑缚尖刀,上阵时火然牛尾,冲人敌营之中,敌军仓皇逃回城里,不得不高高挂起了“免战牌”。牛在赌博的娱乐场上的胜负,则是另一番令人难测的景象了。

自十八世纪中期,西班牙一位徒步勇士用剑刺死凶牛后,斗牛逐渐形成了西班牙的传统竞技表演活动。我国苗族乃至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等国家也有着各种多彩的斗牛习俗。

保护耕牛,禁宰耕牛,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和太平天国就明令规定“法禁杀牛,犯之者诛”,“禁私杀牛马,牛用耕田,有宰食者,杀无赦”。成语“卖剑买牛”典故源自《汉书·龚遂传》,龚遂出任渤海太守时,劝农民卖剑买牛,以利发展农业,唐代诗人陆游吟道“乞浆得酒人情好,卖剑买牛人事兴”。

猜你喜欢

放牛娃斗牛老黄牛
反对斗牛
有头斗牛不爱斗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吹柳笛
编书育人的“老黄牛”
不爱叫的老黄牛
西班牙斗牛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