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教媒体,让“教”与“学”相得益彰

2009-03-25李旭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电教首歌母爱

李旭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 形象导入新课,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赶海》一课,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要让学生能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赶海的“趣”,只有让学生们走到海边,感受赶海的乐趣。我想到了多媒体。教学伊始,我就用网上搜寻来的《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为背景音乐,并以声情并茂的话语引导学生了解文本,走进文本:《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你们喜欢吗?听了这首歌,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有一位小姑娘也非常喜欢这支歌,每当她唱起这支歌的时候,就会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了表象,激起了强烈的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 借助网络资源,拓展空间,深化感情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教学时,应尽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展现较多相关的知识和资料。而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月光启蒙》是表现母爱这一主题的。在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引申和拓展,将有利于其加深理解。我从网上找到冰心的《繁星》和《春水》的文章,分别选择从不同角度表现母爱这个主题,比如“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再比如“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

由此给学生很多的启发:原来可以从这么多角度来颂扬伟大的母爱啊,原来我们的所思所想,母亲的举手投足,皆可成就一篇佳作!

三、 重现时代背景,激发学生深层情感

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久远的时代背景重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感。如教学《虎门销烟》时,我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清末时期鸦片荼毒广大百姓,造成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社会现状,再配以充满感情的声音进行解说,激起了学生爱国热情,引出悲愤之情。此时,再展示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跟当年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群情激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

四、 巧妙利用媒体,排除学生理解难点

现代教学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的优点,突破文本的重、难点,往往能使学生茅塞顿开。《燕子》一课第3自然段中讲到“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其中,“横掠”一词的意思即使查字典也难以透彻理解,我适时地播放了燕子在湖面飞行的慢动作,很好地展现了这个转瞬即逝的短暂动作,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五、 实施迁移训练,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把教师所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适时进行迁移训练,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如在《乡戏》一课的教学中,当全文学完后,请学生继续看录像,把它当乡戏来看。看完后,老师当记者随机进行现场采访:你今天看了乡戏,有什么感受?自己的心情怎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在采访过程中,配以相应的轻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教学效果。我认为这样做不仅巩固了阅读教学的成果,还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延伸了他们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可以很好地激起他们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的确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

(作者单位:镇江市中山西路小学)

猜你喜欢

电教首歌母爱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就是这首歌
母爱大于天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特殊的母爱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