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实施有效随文仿写
2009-03-25徐卫祥褚晓红
徐卫祥 褚晓红
[案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
师:“木兰告别了家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这句话中有几个动词用得特别传神,请找一找并用笔圈出来。
生:披、跨、渡、过。
师:好在哪儿呢?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1:感觉很顺口。
生2:读时感觉有气势。(老师随即请她读)
师:其实这几个动词还用得非常准确。“披”能换成“穿”吗?为什么?
生:不能。“披”跟“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师:这里“渡”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渡”是“过”的意思。
师:我们平时过马路,能不能说成是“渡”马路呢?
生:不能。只有在水面上过才能叫“渡”。
师:对了,横过水面,从河的这一岸到另一岸,才能叫“渡”。可见这个词用得是多么准确。生活中还有什么“渡”?
生:渡头、渡口、摆渡、轮渡……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着读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木兰迅速地披上战袍,利索地跨上骏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人的情景。
生2:我仿佛看到了她渡黄河、过燕山时一路上跋山涉水、餐风饮露的艰辛。
师:作者仅仅用了12个字,就写出了木兰奔赴战场的艰辛和飒爽英姿。
师:你们能模仿这句话写一写你在平时和生活中遇到的事吗?
生1:春游了,我们吃饼干,喝饮料,爬土坡,越小溪,玩得可开心了。
生2:清早,我披上衣,跨上车,过马路,赏风景,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
生3:雨中,我不小心滑倒了,立刻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水,飞快地跑走了。
生4:红军在长征路上挖野菜,啃树皮,爬雪山,过草地,真是磨难重重啊!
[评析]:典范性的文本中,有很多灵动的语句,它们犹如散落在文本中的一颗颗耀眼闪亮的珍珠。教师层层深入地品析动词,不仅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还让他们对如何准确、传神地运用动词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通过随即进行的仿写训练,使学生知晓了如何遣词造句。
(作者单位:江都市武坚小学、扬州市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