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新视角
2009-03-25掌健
掌 健
一切教学活动应以文本解读为基础,深入地解读文本至关重要。那么,文本解读究竟读什么呢?笔者认为,应以学生的多元体验为基础,以文本为核心,拓宽解读视野,进行多元化解读。
一、 解读内容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应该简洁概括的,但在解读内容时,则应尽量做到细化。例如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主要讲了刘老师讲课与课余放风筝这两件事。第一步细化:刘老师上课——笑谈腿疾和上课板书;课余放风筝——放风筝和追风筝。第二步细化:笑谈腿疾——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上课板书——为了写板书而跳跃旋转;放风筝——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追风筝——追逐线绳线拐的自信。第三步细化: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件事?这三件事有没有什么联系?可不可以给这三件事起个小标题?第四步细化:这三件事一一对应人物怎样的品质?笑谈腿疾对应的是——乐观豁达;上课板书对应的是——自强不息;放飞风筝对应的是——热爱生活。第五步细化:这三件事是文中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非重点内容?第六步细化:这些非重点内容与重点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非重点内容是第一课时讲完,还是杂糅到第二课时一起讲,让课堂保持一种完整的形式?第七步细化:课文讲的这些内容能否用一条线进行有机的整合?如果能,用一条怎样的线进行整合?或者是明线暗线兼济。解读主要内容,就是尽量做到从总领到分述再到总领。第一个“总领”,指内容上的高度概括,第二个“总领”,指整篇课文的内容能否找到一条或明暗两条线索把文章拎起来。
二、 解读主题
读出一个主题,就是读出一个基调——课堂的基调,也就是说,课文的主题,决定了你课堂的基调。例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要给学生传递出残疾的刘老师的坚忍不拔,对生活的热爱、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豁达的态度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课文就是在探讨人生,就是要让学生从刘老师身上感受到这些人生哲理。所以,教学应该是感情激越的、饱满的,甚至是有一点壮烈的。再如《三亚落日》,这是写景的散文,语言生动华丽,情感欢快愉悦,读来是一种欣赏,是一种身心尽润。其实,课文的基调也就是课堂的基调。解读主题,就是解读出了基调。
三、 解读背景
背景有时代背景、地域背景、情境背景、历史背景等。解读背景就是要解读文本立根的原因。这些背景与文本是有联系的,也许,在课堂中不一定要讲,但却应该渗透在执教者的思想里。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有一个时间和情境背景,文中两次写到春天,写到在春天里放风筝。既然文中出现两次,足见作者在文笔上对它的重视。那么,春天和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一到春天,一看到春天里的风筝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刘老师呢?因为春天是充满生机的、是蓬勃向上的,风筝象征着展翅高飞,象征自由翱翔,风筝冲向天空就像是人向往自由。而刘老师的身上就是具备了春天和风筝的所有特性:充满生命力,对生活无限的向往与追求。这也是作者为什么一到春天就想起刘老师的原因,这实际上也是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这样一个时间和情境的背景在课文中是相当重要的。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上课时是一定要讲的。
四、 解读表达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的第5条提出的。表达方法其实就是写法,它与表达方式不同。如今的阅读课上,我们常常重视文章内容的领会,而忽视了“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文中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精彩的开头、独特的结构等等不引导学生去揣摩,去领悟,就少了些语文味。解读表达就是要抓住课文中最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去领会。例如《理想的风筝》最大的特色就是列举典型事例与夹叙夹议。《烟台的海》最大的特色就是“总—分—总”的叙事结构。长期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做个有心人,语文课才会有浓浓的语文味,解读文本才能更有深度,更有广度。
五、 解读作者
只要是这篇文章在选用时标明了作者,我想,任何一个执教者都会关注到作者,那关注作者的什么呢?
1. 解读作者的作品。像《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叶圣陶老先生,《给家乡孩子的信》的作者巴金先生,《夹竹桃》的作者季羡林老先生都是文学大师,虽然小学生读他们的大作有点难度,但是老师最起码可以介绍几部代表作及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读名家的作品片段,与大师多对话,对学生是非常有益处的。
2. 解读作者的经历。《灰椋鸟》的作者徐秀娟,被誉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为了救丹顶鹤而牺牲了生命。一个用生命挽救生命的人,在《灰椋鸟》这篇课文里又传递给学生什么呢?《理想的风筝》作者苏叔阳的经历也不寻常,既是肾癌又是肺癌,做了两次手术,仍然笔耕不辍。他曾说过:“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显然他的经历与他笔下的刘老师有相似之处,他是借刘老师身上的精神品质来折射他自己的内心。《夹竹桃》的作者季羡林一生经历传奇,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其颁奖辞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笔下的夹竹桃是他的最爱,爱它的韧性,一年三季花开不败的韧性,无论季节更替,气候变化,始终迎风吐艳的韧性。这种韧性不就是季羡林自己一生的写照吗?
3. 解读作者的心境。言由心生,语言总是有情绪的,透过语言,可以读出作者的心境,作者的情绪。孙有田的《月光启蒙》是在看到他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后的心境;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在游览过双龙洞之后愉悦的心境。拿《江雪》一诗来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在那里钓鱼?柳宗元写这首诗的心境怎样呢?当然,这些并非要你上课时统统讲解给学生,更多的是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
六、 解读语言,解读情感
语言是组成文本的基础,解读文本当然要读语言,不仅要读,而且要细读,读细。要带着学生品词析句,斟词酌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入乎其内,体会情感,以第二作者的身份走进原作者,走进作者的情感,走进文本的情感,走进文字的背后。
1. 解读语言,关注细节。抓住细节去解读语言,解读得越细,课堂上的驾驭能力就越强,学生领会就越透彻。例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解读文本,发现文本有很多细节描写能够凸显聂将军的至仁至义:悉心——给孩子找奶吃;细心——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爱心——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耐心——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难舍之心——临行前照相;充满父爱的心——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抓住这些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品质,人物会比较饱满,给人一种立体感。再次解读文本语言时,又发现,其实这所有的细心、悉心、爱心、耐心、难舍之心都源于聂将军的至仁至义。“至仁至义”是文中的词,是对聂将军的高度概括。最后把所有的“心”归结为“至仁至义”,转了一圈又回归文本,又回到训练点上。这训练点实际上就是你解读文本时,对语言解读的积淀。
2. 解读语言,探寻意蕴。在解读时要发现语言背后更广阔的空间,更深的意蕴,对文本原有的语言文字做出一定的补白。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聂将军这么对日本孩子,那日本侵略者又怎么对待我们的呢?上网查找日军官兵残害中国儿童的事例后,发现他们的行径真是令人发指。文本内的与文本外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目的是为了更突出文本内在的意蕴。解读语言,也要探寻文本之外的意蕴。
3. 解读语言,挖掘情感。语言背后是有情感的,解读语言,更要看到语言背后的情感。《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聂将军对日军官兵这样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这段语言,更多的是解读出作为中国军队将领的不卑不亢,对战争的强烈反对及对和平的追求。尤其是对“我八路军”中的“我”字的解读,如果说前文看到的聂将军就像是一个仁慈的父亲,但这个“我”字,确立了他作为八路军将领的立场,解读一个父亲,和解读一位八路军将领的内心是绝对不同的。而这问题的关键就是你的眼里看没看到“我”字。有没有看到“为中华民族”,有没有看到“奋斗到底”这些内涵。
七、 读学生,读自己
读学生,读自己也应该归为解读文本的范畴。解读学生的内心,对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以前上课,我很少揣摩学生的心境,只是会做点设想,学生大概会怎么回答。可学生有时跟你课前想的,往往大不相同,于是老师就拼命地牵,想牵到自己准备的那条线上去。现在,我的教学非常注重揣摩学生的内心。还以《理想的风筝》为例。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你亲眼目睹刘老师的坚强和乐观,你想对他说什么?预设1. 刘老师,你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评价:相信你会成为像刘老师一样坚强的人。预设2. 刘老师,您的……让我钦佩!评价:这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吗?是的!“原生态”就是这么充满魅力!预设3. 刘老师,您的自强不息,您的坚强,您的……让我……(总之,说得很好)评价:你说得这么精彩,让老师如何去找更精彩的语言赞扬你啊!预设4. 刘老师,你多不容易啊!评价:是啊,真心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充分预设,解读透学生的内心。
再说说读自己,笔者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个文本搁在我面前,我就什么感觉都找不到?那些专家名师怎么就解读得那么到位?”其实,解读文本读的关键是你自己。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始终没有。所以,作为一个老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地积淀自己的生活体验。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文本。你这个文本越丰满越深刻,你去读教学文本的时候,你才会读得越丰满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就是你自己美丽的倒影”。作为语文老师应有三个层面的:文化底蕴层面,教学理论层面,实际操作层面。让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厚重,让自己的教学理论更广博,再加上深刻的文本解读与精当的教学设计,老师的实际教学就一定能有质的飞跃。
语文是母语熏陶的学科,语言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文本呈现出的也是多元化特点,因此解读文本就更应该拓宽视野!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