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快乐作文

2009-03-25邵喜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图画生动景物

邵喜成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

一、 丰富课余生活——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小学生习作也是如此。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抓住他们爱玩的特点,从室内走向室外,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积累写作的素材,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有内容写,有话可说。在写《秋天的校园》前,我带着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校园的景色,路边簌簌落叶的梧桐树,依旧苍翠的松柏,楼前花坛盛开的菊花,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能突出季节特征的植物。通过主动调研、有意识地观察,学生获得了校园秋景的丰富表象,写起习作来就“言之有物”了。再如写一次感兴趣的活动,课前我结合开展的春游活动,在草坪举行了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还在郊外组织学生玩了“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游戏,结果面对习作学生再也不是无话可说了,他们个个情绪高涨,踊跃发言,把活动的内容说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

二、 习作配画教学——画后写

具体、生动是学生习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具体是生动的前提,行文空洞,该具体的不具体,文章自然不会生动。学生在习作前观察不细致,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空洞无物。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呢?我认为习作配画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图画相对于文章来说,可视性要强得多。如若文章内容缺乏具体情节描述,学生往往难以自觉发现,而看图画习作却不然,“缺胳膊少腿的”一看就暴露无遗。正因为如此,学生写成稿后,如能将文字与图画进行比照,自然会找回一些更具体的东西来。

对于写活动、写景物的文章,如写《一件有趣的事》,可让学生配上一幅反映事情发生时间、地点、人物、主要情节的“事件画”。如写《课间十分钟》,可让学生配上反映课间几项主要活动的场面画;如写《游××公园》,可让学生配上反映公园几处主要景点的风景画;若写《我喜爱的小白兔》,可让学生配上反映小白兔体态、习性的形态画,如此等等。习作配画以文为主,图画要为表现文章的主题服务,为学生修改充实习作内容服务。如三年级有一篇写景的习作:“请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并把它写下来。”课前,我布置学生去仔细观察一处景物,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把这处景物画下来,涂上颜色,看谁画得漂亮。学生们一听要画画,个个跃跃欲试。第二天上课时,学生纷纷把自己的画展示出来,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一幅幅漂亮的景物画:画中景物的方位一目了然,花草树木形状各异,各种景物的颜色鲜艳逼真,这不正是学生仔细观察的结果吗?课上,我让学生一边拿着自己的画,一边介绍景物,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此时再动笔写,自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 加深情感体验——我想写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如果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没有写的欲望,却偏要写,硬要写,心里空空的一片,那怎么能写好呢?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加深情感体验。

如去年年末,我班有一名同学要转学了,想到同学们相处六载,情深谊厚,今朝分别不知何日再聚首,为给他们创造一个传递友情的机会,我布置班干部们利用班会为他开了一个小小的送别会,会场的气氛可想而知。同学们激动得流着泪在赠言簿上留言,握着手互道珍重,连平日最不善表达的学生也随大家含泪唱起“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曲,整个班级洋溢着浓浓的学友情。在这动人情境中,同学们都真切地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在事后的随笔中,学生那浸润了真情实感的文字读来令人落泪:“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之间的情谊如此深厚,在那流逝的岁月中,我并没珍惜他的存在,而今日,望着那空空的座位,我的心竟然也像被掏空了一样。”“朋友,一路顺风,请不要忘了母校,不要忘了我们……我们期待你的成功!”“挥一挥手,却难说再见!难忘临别赠言簿上那真诚的祝福,难忘送别会上那动人的歌声,更难忘那执手相看的泪眼……好同学,无论你在天涯海角,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读着这一篇篇催人泪下的文章,我更深信,用多彩活动来丰富学习生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

猜你喜欢

图画生动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景物描写要准确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