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写话起步教学谈
2009-03-25李霞
李 霞
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大胆地生成和发挥,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
一、 凭借“三个依托”,抓语言积累
1. 以识字教学为依托。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在了解生字的意思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扩词训练,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还可以拓展生字的意义外延,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如教学“满”字时,学生就组了很多词语,如“满意、满足、饱满、充满、涨满、心满意足、满心欢喜……”
2. 以阅读教学为依托。一年级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精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短文、诗歌,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去阅读和背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句子,还要积累一些句式。如《小池塘》这课有很多形象生动的打比方句子,教师可让学生感悟句子的美,再把这样美的句子背下来,内化成自己的。《世界多美呀》这课有个重要的句式就是“天空是——,树木是——,小河是——”,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抓住这个句式进行理解和记忆,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段的概念。
3. 以课外阅读为依托。“长成需读五车书”是近年来许多教育专家提出的关于课外阅读的口号。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知能力的重要渠道。为此,我和学生一起将每周六、周日定为“读书日”,阅读一些注音版的中外经典名著,《爱的教育》《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都是学生们爱读的书籍。每周三有一节“班级读书会”,学生将双休日阅读的书籍带来,共同交流讨论。有时举行小型的竞赛,评选出“最佳小读者”,给学生们的阅读增加一股动力。同时,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学生自捐书籍,统一编号,利用课间互相借阅,在班级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课外阅读需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不是短期突击、一劳永逸的事情。我经常引导学生,必须把读书当作自己终身的习惯,因为读得久了,语言感悟和表达能力才能逐渐增强,见识才能不断增长,认识才能不断提高,文化底蕴才能越积越厚。
二、 进行“四步训练”,抓写话指导
1. 一句话训练。作为写话起步教学,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先解决“谁在那儿?”“他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让学生能写包含句子主要成分的一句话,进而让学生练习写一句“四要素俱全”的话,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一年级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在给生字扩词后,自己选择一个词语来写一句话。课文中有些重要的词语,我也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句子来仿造,既加深了他们对生字、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写一句话的能力。
2. 段落训练。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写“一段话”的确要求过高。但教师如能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抓课文中的句式来仿写,就巧妙地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有样可依”了。在教学《司马光》时,我让学生用文中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说课间同学们的活动、大扫除时同学们的表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他们很快由校园内联想到了菜市场、医院、文化广场等等,写出了许多精彩的句段。学习《鲜花和星星》后,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我最喜欢,这里,那里,真比还。”要求写几句话,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写出的句子如诗一般:“我最喜欢天上的白云,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草原上的绵羊还多。”“我最喜欢秋天飞落的黄叶,这里一片,那里一片,真比黄蝴蝶还多。”
3. “口述作文”训练。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和家长达成共识,结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尝试作“口头作文”。课本上的“口语交际”图文并茂,内容贴近低年级儿童生活,富有童趣,有关于学习习惯的,有开展游戏的,有生活情境的……一年级的学生愿意去说、乐意去说。另外,教师和家长应蹲下来看孩子,开始不要求他们说得很多、很生动,只要把句子说通顺,把大意表达清楚即可,至于“准确性”“条理性”则是进一步的要求了。
4. “汉字夹拼音”日记训练。在学生们学完汉语拼音,开始利用汉语拼音来识字时,为了巩固所学汉字,并同时巩固汉语拼音,我鼓励他们用“汉字夹拼音”的方式写日记。这时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捕捉生活中素材,结合传统节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身边的突发事件等来布置写话任务。当然,这样的日记依然本着“自主表达”的理念,让学生做到“我以我笔写我口,我以我笔写我心”,可以是写高兴的、难忘的、遗憾的、难过的事,也可以写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同时养成“写前想一想”“认真写一写”,“写后读一读、改一改”,“最后评一评”的写作习惯。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东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