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2009-03-25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缪 锌 吴 斌

[摘要] 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在面对自己正当利益遭受侵害时,一般会诉诸法律以求利益的保护和纠纷的圆满解决。然而,他们不会怀疑自身选择法律作为解决纠纷途径的行为是否是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一致,往往出现选择了法律来实现正义,却为正义的实现付出了“沉重代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此应积极探索和构建与大学生成长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式,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更是符合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心理要求。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和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当代大学生权利观念、法治意识的迅速张扬,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剧烈冲击和挑战。我们正视和回应他们的这一系列变化,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构建与大学生成长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

一、实证基础:一个财物被盗,学生解决纠纷引发的思考

一个女大学生面对自己的财物在寝室被盗而引发与室友的纠纷,却直接选择了用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结果自己却面临被室友逐出寝室的命运。随后,领导和辅导员采取不同方式来化解矛盾。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极为平常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通事件,然而,这一事件却促使我们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思与检讨。

1.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的冲突

在法治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时期,人们的法治意识日益增强,自身具有了维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尤其是高校学生在面对自己正当利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一般会诉诸法律以求帮助。因为他们知道,法律是建立在社会既定秩序基础上,以保护人们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前提,所以,寻求法律保障的后果一定是纠纷的圆满解决。然而,他们不会怀疑自身选择法律作为解纷途径的行为是否是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一致。在这起财物被盗案件中,选择法律来解纠纷却成为两者冲突的牺牲品,或许该学生代表了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困惑:为什么选择了法律来实现正义,却为正义的实现付出了“沉重代价”。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法律来解决纠纷,在我们看来,便是大学生从课堂上得来的浅显的法律知识。当下,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教育,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一味强调法律的功效,在学生还未掌握理论基础、未向其传授“法律之外的现实”的同时,就鼓励他们为了“权利而斗争”,结果学生往往在寻求法律帮助时求得相反的结果。

可以看出,该生深谙法律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或实现特定目标的工具,能够为人们提供适当的行为模式,争取最优化的实际效果。于是,她寻求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没有错的。法律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基本手段,在整个纠纷解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然而,我们认可法律的重要地位,但并非推崇法律在社会纠纷解决中的优先地位和唯一方式,法律适用应是纠纷的最后裁断权而不是最先解决权,甚至也不是最优解决权。我们不难发现,法律的“阳光”解决方式——公开,引发人们感情的难以接受,该生欲实现自己的利益保护在选择纠纷解决的技术手段时,没能充分掂量“合法”与“合理”两者的关系,因为,合法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

2.传统教育与现代手段的冲突

面对学生财物被盗事件,领导和辅导员化解被盗事件产生的矛盾采取了不同手段——领导使用最为擅长的说教方式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权力压制”欲实现矛盾的消解,而辅导员则采取新颖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回归自我,缓和气氛,找到症结,让学生们在游戏的快乐中弥合大家之间的不信任,使得纠纷最终得以解决——虽然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后果,我们认为,由于各自智识的不同建构存在明显差距是合理的,但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我们不强调面对新形势下解决学生纠纷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彻底转移,而是如何从被动式纠纷解决走向主动式纠纷解决,从呆板性纠纷解决转向灵活性纠纷解决,从行政性解决彻底过渡到服务性解决。

学生欲选择法律路径来解决纠纷却导致矛盾激化,领导同辅导员相比,采取不同手段来化解矛盾而辅导员使用的方法最终促使问题解决,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均凸显了一个“人的问题”——既包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在校大学生,当面对人这个复杂的“集合体”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换种工作思维来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校大学生处于不完全成熟的人生时期,遭受的磨练有限,自我调适能力较弱,各种问题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症状表现出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他们面临着许多人生发展的问题,同时,还要跨越比常人更多的人生障碍,这些逢遇,足以给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造成重大危害,甚至使支撑人的整个世界的精神支柱彻底坍塌。由此,我们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促进人的充分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主体和灵魂;具体生动的、充满个性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历史渊源对“以人为本”的回归

历史上,首先把“法”置于国家统治社会延存的核心地位的,是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而法家思想中,把“法”置于核心地位的前提假设是:人性本恶。商鞅说:“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即法家假设人总是“趋利避害”的,所以要通过法来使人“兴功惧暴”。

而历史上,关于“合理性”的渊源就比较复杂了。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朱熹,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当然,这里提到的“理”同我们上文中说到的“合理性”已经是殊途陌路了。这样,我们需要沿着儒家思想再往前追溯,即创始人孔子提出的第一个区分性原则“礼”,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进一步被孟子发展为“五伦”的思想(“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亦即当围绕着“礼”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被确立后,人们才能各就其位,发扬其“善”的本性。而“礼”所得以实现的基础假设是人性是相通的,“性相近,习相远”,通过教化是可以发掘其“仁”和“义”的潜能的,即“有教无类”。

这样,不管是从“合法性”的历史渊源,还是对“合理性”的过往追溯,都回归复返到了“人性”的问题。所以要透析明辨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关系,要破解化归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冲突,我们需要回到“人性”这一基本问题,也就是当今时代的政治理念——以人为本。当然,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人性”已远远进步和复杂于几千年前,对人性的重新解读是历史的必然。在此根基上,对“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推衍也是时代的应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要求,其目的就是能够使学生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选择、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

1.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理论是其理论核心。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在吸收西方人本思想合理因素的同时,明确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认为,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整个历史也无非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唯物史观明确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亦即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作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实现了人本思想的历史性飞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历史唯物史观的重要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内容。

2.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要求

心理学把个体的人在作为研究对象时,充分论证了每个人源于他的家族的历史、成长的环境,个体的分化都是独特的,由此延伸到人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结构都是独特的。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正处于青少年期的大学生,其青春期或青少年期心理的成长都被滞后到了大学阶段,而这一阶段是与家庭分离个体重构的阶段,也是连接儿童期与成人期的过渡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多元化选择和冲突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在尝试不同的价值理念导向的同时,也以不同价值理念来反观自己;在探索与人相处的不同模式的同时,也在不同的人际和谐与冲突中认识着自己。在这个阶段的教育塑造工作中,更多的是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放置自己,去澄清自己,去看到自己在不同关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从而发展出一种整合的功能,而不是代替他们来选择和整合。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独特的内心冲突源于童年创伤的独特防御机制,当面对一些特殊的相似情景时,这些创伤和防御机制会同时被唤起,产生了当下的症状。而在青少年,这些症状往往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常常能够在大学生的冲突中看到激烈的行动的冲突,但这只是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只是去纠正外在行动,并没有化解内心冲突。我们只有回溯到内心冲突的动因,方能化解它。要化解或缓解每个人的内心冲突,就需要找到适合他的独特的方法。在精神分析看来,这一点是由于每个人独特的防御机制决定的。对于防御机制我们既不能对抗也不能顺应,而是要识破,然后是化解。那么,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放下自己的价值观,而用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来面对学生的冲突及防御,无疑是最好的化解之道。通过心理学对人的研究,它告诉我们,在处理和解决学生问题时的态度、方式、方法,需要抱着以人为根本的态度、方式、方法来处理问题,而所谓根本就是最后的根据或最高的出发点与最后的落脚点。

3.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提出的迫切要求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较强的自主观念和竞争观念,他们崇尚自我奋斗但淡化了集体观念,形形色色的个体意识被不少人奉为价值取向的最高标准;第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这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上,面对社会现象在保持自我独立的前提下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对任何事物都喜欢做一番评价;第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一些学生把个人利益摆在不可动摇的地位,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不能自拔;第四,社会的程式化发展对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对复杂的问题的看法简单化、片面化。

三、文化需求: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条件保障

如果说,上一部分是从人的内在本质和成长规律来理解“合理性”与“合法性”,那么我们接下来愿意从回应外部的历史使命和当下的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谈一谈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需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的关键,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已明、大政方针已定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成为实现以人为本决定性因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过不过硬,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第一,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始终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政治坚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明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个性、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以高尚的情操、坚定的意志、完善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克服好走极端、性格易自负或自卑、意志不够坚定的弱点,努力成为情绪稳定乐观、具有吃苦耐劳品质、坚忍不拔意志、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顽强精神及高尚健全人格的人。

第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寻规律,创造新方法,要善于从新的视角以新观念认识问题,用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解决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模式由“主客体型”向“双主体型”转变,不能把自身与学生置于相对立的位置,我们强调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强调大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要从“老师是绝对权威”向“师生平等”转变,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是平等的主体,那么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要克服以学生服从为前提的教育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激发学生潜能,共同应对问题的解决。

2.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环境功效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让高校成为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构建“和谐高校”,必须从高校文化建设入手,立足于高校现实,着眼于高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高校文化,让高校的文化品位在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精巧打造、深刻发掘和全面提升。

校园文化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支撑的群体生态文化。校园的硬件环境建设要赋予本校的精神内涵,软件环境建设要坚持多层次、高品位。由此,在育人环境的构筑上,一要积极建设多功能的高标准的文化教育设施,做到精心设计和配置,拓展与广大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渠道以及向学生提供服务和指导的开放性实体,如心理咨询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二要努力创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持续动力、交友的良好心情;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娱乐阵地的管理——如图书馆、体育场馆、宣传橱窗、广播,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发挥文化娱乐场所应有的作用;四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一个安定、有序的读书环境。五要加强校园课外生活的建设——比如,大学生歌手赛、科技竞赛,等等,让在校学生在感受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提升品位,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余论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把探寻本质工作特点与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相结合。重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热爱、尊重、理解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学习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吴斌,缪锌,张谨诒.说教与游戏: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选择[J].四川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4).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30-73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73.

[6]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9.

[7]江朵.构建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J].企业家(下旬刊),2008,(10).

[8]谢小恒.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谈高校班主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9]俞旭.论和谐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10]孟子•滕文公上.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CJS08—30)。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