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文化的彩翼腾飞经济
2009-03-24卫汉青
卫汉青
牛年的“两会”,踏着春天的脚步走来,为秋天的收获播下种子。日前,中共北京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在海淀艺术家新春联欢会上的一席话,让人难以忘怀:“文化,是当今时代潮流一个引人注目,又具有长远、巨大发展潜力的社会现象。……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抓住了文化产业,用了几年功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拉动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第二大产业。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韩国抓住文化领域,以动漫为突破点,制定‘文化立国的战略,短短几年,一跃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国家。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我们也要努力化危为机,借力而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是难得的重大机遇。”令人兴奋的是,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实现年收入2500多亿元,占首善之区的40%以上。在新的形势下,海淀不仅在高科技上领先,文化创意产业更具潜力,是“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重要内涵。本刊参与承办的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正是对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践行。
“动画”结缘“漫画”孕育出的“动漫”,借助IT的巨力如虎添翼,一旦成为产业,则让神奇的创意生发出经济硕果。在全球经济一路走低的态势下,2008年中国的游戏产业以“180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77%”的骄人成绩,让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动。本期封面故事,专题报道了在青岛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游戏产业年会”的盛况和在此背景下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的惊艳亮相。如何打造“动漫游戏之都”、“扬帆岛城”?且听领军者说。
在读书时间里,介绍了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的力作——中国版的《马克思传》。萧老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不仅沉浸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资本论》等文献资料中“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而且“不知老之将至”,专程赴欧洲“沿着革命导师当年走过的路程”实地考察。在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年之际,美国自由经济危机重重,许多人提出需要重新认识马克思,恰逢萧老抱病伏榻用心血和毅力凝成的卷帙浩繁约的60万字中国版《马克思传》付梓。读后,我们最深的感悟就是——“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在名家专栏,“商贾”俞敏洪仍然用“俞老师”的口吻谈“人生感悟”。《走在路上》娓娓道来,“人需要一种渴望,有一种梦想,没有渴望和梦想的日子使我们的生命失去活力和勇气”。毛志成教授惯于“冷眼向洋看世界”,这篇《写好“穷学”和“富学”》寓哲理于其中,告诉我们“都应当以‘仁学垫底,唯此才能和谐,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值得深思。在“大师”盛行的时代,韩永飞这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总裁”,认为“有人对大师的称号自喜和自沾说明他追求的不是文化,是名利”。“真正的文化,在民间,在人们的心中”。“共克时艰”已经成为时代的励志用语,张颐武教授进一步解读,“共克时艰”的前提是“共体时艰”,即对现实的经济状况有了解和体认,“打开思路才能应对挑战”。
在“三八节”来临之际,我们以《“硅谷”玫瑰》为题,抓拍了一组“巾帼英雄”的身影:“短跑之速跑赢长跑”的王昕,“绿伞芬芳撑起绚烂”的魏建华,“见证海淀园成长”的张秀英,“不是一只孤雁”的谷燕,“精致生活精致梦想”的行秀娟……她们都因为“可敬”而美丽动人。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收获丰硕的果实,今年是祖国60华诞,我们是否都应该成为一枝“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