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寒冬:危机考验中国式治理

2009-03-23本刊编辑部

董事会 2009年3期
关键词:董事会危机企业

本刊编辑部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代。全球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各国在获得了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承受了因此造成的经济社会的剧烈动荡——人们不得不面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最难以预料的未来。

对企业而言,如何在寒冬中生存下去是最大的挑战。除了在具体经营上收缩成本、减薪裁员、积极管理现金流、扩大融资来源以外,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是否具有灵活性和战略决策能力也将决定企业能否抵御经济冬天的严寒,是否具有长期发展的生命力。根据麦肯锡2008年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对创造价值具有重大影响的董事会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战略重点以及他们与管理层的关系方面,而不是体现在企业所有权类型方面。在消费信心低迷、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际,社会和政治趋势会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企业经营状况,董事会的工作重点将转变为专注于长期目标,包括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状况以及研究全球各种势力等,这个转变不但至关重要,而且需要快速到位。董事会需要以审慎的态度、灵活的机制和敏锐的眼光和市场感觉,才能应对全球经济波动带来的复杂性、混乱性和不确定性,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在全球经济的寒冬里生存下去。

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司的董事会历史并不长。但众所周知,我们的董事会建设、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在短期内接连取得了重大突破。《董事会》杂志每年举办的非商业性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 迄今已举行四届,其科学的评价指标,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推出了一批中国上市公司优秀、高效的董事会,其中不少公司连续几届获奖。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第五届(2008)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评选结果即将揭晓,本刊回访了部分获奖的董事会,希冀通过总结和分析他们的运作和实践,为探索中国式公司治理之道提供一些借鉴,其目的在于推进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建设不仅要合规而且要有效。

在这些企业中,有大型中央企业,也有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有以软件和信息技术为主导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也有充分市场化的传统行业的领跑者;有在此次危机中首当其冲卷入泡沫漩涡的金融机构,也有受全球“产能过剩”之伤的钢铁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危机中稳步前行。“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也许这些企业的生存能力并不能用董事会建设这个单一因素来解释和概括,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危机中表现出适应能力、竞争能力、持续盈利能力、管理能力和战略把握能力的公司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司治理团队。

西方国家的治理经验告诉我们,失衡的治理和低效的董事会必然导致股东利益和公司长期价值的受损。这次由美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漏洞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次提醒我们,完善公司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公司治理一定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中国的董事会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的公司治理是形似而神不至。借鉴欧美的得与失,不少实践、理论、认识上的治理难题亟待眼下破解:为推进中国企业的董事会建设,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制度安排?如何发挥好党委、职代会的作用,筑实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基础?上市公司在提高董事会运作效率与水平层面如何获得新的突破,确保企业长期价值成长?毋庸赘言,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董事会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除了要解决来自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历史遗留问题等多重难题的困扰之外,还要面临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探索应对危机的生存之道。我们祝愿中国的企业好运!祝中国好运!

猜你喜欢

董事会危机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董事会规范高效运作需“闯三关”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