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

2009-03-23李锦霞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2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指导幼儿

李锦霞

【摘要】 让孩子从小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初步的审美能力以及人格完满。为了和幼儿更好地沟通,教师要把握好指导和幼儿创造表现之间的关系,学会站在幼儿的视点看世界,正确地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

【关键词】指导;幼儿;美术活动

How toinstructe the kid' art activity

Li Jin-xia

【Abstract】Let kid since the childhood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y of the study art, contribute to development their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their begin ability, first step of appreciate beauty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satisfactory.For the sake of with kid betterly communication, the teacher want to hold good the instruction and kid create of performance of relation, academic association station at see of kid point see world, with accuracy instruction the kid's art activity.

【Key words】Instruction;Kid;Art activity

面对21世纪人才需求的挑战,对下一代的教育,由偏向智能转向素质的培养,转向对人的心理、生理、想象、情感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以及促进人格完满发展的教育。

美术教育是素质的教育,在我们的生活里,小到吃、穿、用,大到工地造型设计、建筑、环境美化装饰等都离不开美术。所以,美术是造就人才的必修科目。当前,幼儿家长和教师大都已认识到,从小让孩子学习点美术知识和技能,对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初步的审美能力以及人格完满的发展都大有好处。但是,幼儿的绘画能力不同于成人的绘画,它蕴涵着幼儿对周围事物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幼稚而又大胆的想法。为了和幼儿更好地沟通,教师要把握好指导和幼儿创造表现之间的关系,学会站在幼儿的视点看世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呢?

1.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诱导是指把孩子绘画中表现的感知能力、情感和认识引向深入和提高。如当孩子画了一条鱼时,我们可以启发式提出诸如“就一条鱼吗?”“这条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呀?”“水中除了鱼以外还有什么呢?”等问题,启发孩子扩展思维范围,激活有关联的感知与表象。

2. 及时给予幼儿一个推动力 内向、依赖性强或在绘画上受过挫伤的孩子,画画时往往不敢下笔或要求别人代画。对这类孩子,简单的鼓励不能解决他们的胆小问题,需要予以清楚的指点,帮助他们找到有意义的体验,激活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如我班有一个孩子不知道该怎么画以“动物园”为主题的画时,我就以这样的问题给了他推动力:“动物园里都有那些动物呀?”“老虎、狮子、猴子、大象……”“你和谁去过动物园?”“爸爸、妈妈”“看动物的除了爸爸、妈妈和你以外,还有其他人吗?”“有的,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在看动物。”最后,这个小朋友画了一幅场面热闹的图画:有的人在看老虎,有的人在看狮子,还有许多人在看猴子等。

3. 引导幼儿善于进行观察,抓住突出特征 画画是以观察力为基础的,幼儿还不会有目的、有意识、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有时即使是进行了观察,也是孤立的、片面的观察,不会综合分析,往往只注意感兴趣的局部。因此,他们画画时,往往把握不住大的、突出的形象特征。所以,平时要善于引导幼儿对事物多观察、多动脑、多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对象突出的轮廓和特征。如在画兔子、长颈鹿、孔雀时,突出兔子的长耳朵、长颈鹿的长脖子、孔雀开屏等特征,画这几种动物就会有八成的形似了。再如孩子不会画大象时,可以讲“瞎子摸象”的故事,只要抓住长鼻子、墙一样的身子和柱子一般的腿,大象的一般轮廓也就有了。

4. 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成为美的创造者

幼儿画与成人画相比,有独特的内容和意义,在风格和画法上有特殊的发展规律。在他们稚拙的画面上,往往充满着天真无邪的童趣。但如果对幼儿画缺乏理解,就会将其视为瞎涂乱画,这样就很容易折断幼儿想象的翅膀。有一位美学教育者曾说:“孩子就是艺术家”。记得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父亲让他4岁的儿子照着他的范画来画鱼,这个4岁的孩子却画出了许多歪歪扭扭的小线条,问他为什么不照爸爸的“鱼”来画时,孩子说,自己画的鱼是活的,爸爸画的鱼是死的。又问他,你画的鱼怎么是歪歪扭扭的呀?孩子说,鱼游的时候就是一扭一扭的,他一边说,还一边扭动身子学鱼游的样子。接着,他又学了挺直身子的动作,表示爸爸画的鱼是死的,一动也不动。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具有独特新奇的个性创造意识,如果幼儿家长、教师不了解孩子的这一特点,盲目地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那么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发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性,使作品失去创造性和情感表现力,失去活力和生气。

5. 怎样引导幼儿做手工 幼儿的美术活动丰富多彩,手工也是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幼儿在这种开心的活动里玩泥、玩纸,又利用废物制造玩具,既可以开发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他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克服困难、勤俭节约的精神品质。做手工可以教幼儿独立做,也可以让他们和成人一起做。比如,教他们用橡皮泥或黏土泥做泥工,把泥放在手掌上,两手四周转动就搓成了泥球。两手再压,泥球就变成了圆饼。把一个个小泥球用小棍儿串起来,就成了“冰糖葫芦”。把圆饼用小棍儿扎些小坑或画几条小沟,就成了点心、月饼。若把小泥球放在圆饼上包起来捏住,就成了包子或饺子。若把泥放在手掌上,两手前后滚动,就成了泥条。如果搓时一头多搓,一头少搓,就成了胡萝卜。泥条和胡萝卜经过捏、弯曲或拉伸又可以做出蜗牛、鸭子、小船等。如果把泥球、月饼、泥条等不同形状的泥粘在一起,再加上一些辅助材料,如纸条、树叶、羽毛等,又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形象来。如:用瓜子皮做小鸡、小鸟的嘴巴,用两颗红豆做小白兔的眼睛,用枫叶做金鱼的尾巴……引导幼儿自由想像和创造。

此外,用塑料瓶、易拉罐、蛋壳、乒乓球、瓶盖等废旧材料也可以做成很多有趣的玩具,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6. 引导幼儿经常进行美术欣赏

欣赏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渐渐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美术欣赏活动有很多,比如带孩子参观美术展览,无论是绘画、工艺品、雕塑或民间工艺品,都要选择幼儿能理解、喜欢的事物来欣赏。带孩子看时不要讲太多,可以让幼儿边看边给他们提出问题。“这张画里都画了些什么?什么时间、季节?画里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引导幼儿独立思考,让他们说出画的内容。还可以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让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幼儿谈的正确的地方要及时鼓励,谈错的地方要策略地加以引导和补充,这样来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另外,还要让幼儿欣赏自然美,假日带他们到公园、动物园、郊外、海边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为他们的绘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7. 客观地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绘画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等。不同时期的特点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同一年龄的幼儿因各种条件不同,绘画能力也有个性差异。评价幼儿画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要看某一幼儿个人水平的变化,不应以他人的长处贬低一方,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幼儿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成人要对他们的绘画作品表示认可并予以恰当的赞扬,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当他们完成一幅画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拿给家长或老师看,希望能得到欣赏者的肯定,并且能分享他们的快乐。这样,他们就很容易从成人那里获得正面的反馈而增强绘画的动机。如果成人能够创造宽松的气氛,不给任何压力,饶有兴趣地观赏评价,随时引导孩子观察、发现周围生活、大自然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那么幼儿对绘画就会有比较持久的兴趣,也就会越画越好。

收稿日期:2008-10-20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指导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