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03-23程远鹏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2期
关键词:黄继光创造性创新能力

程远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实施素质的内涵,是创就具有创新能力的进步民族的具体措施,是现代建设的迫节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浓趣 我们做好任何一件事,必须对这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发挥巨大的潜力,才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才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发挥出创新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颇为丰富的学科,只要学生处于主动的状态,必定爆发出创造的火花。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主,同时老师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创造性,要以创造者的姿态进入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创造性情境,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再通过学生体验创新的成就感,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我在教学《风卡》后,让学生思考:我们生活幸福的社会里,应该怎么办?教室一下沸腾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发言。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激起了学生创造的浓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创新的精神。儿童的好奇心是儿童创新意识的表现,教师应加以保护和培养。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往往会提出许多天真幼稚的问题,无论问题的正确与否,教师要给以合理性的评价,保护儿童的自尊自信。这样日久天长,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性就会自然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新的意识也就逐步形成了。

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的自进取、自信精神,克服依赖思想,让他们在做任何事时有十足的信心和饱满的热忱,这样创新的意识也能形成。

同时让学生多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科学家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了解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问题,进而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新旧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归纳,得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也能使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就是要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新知,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我在教学《黄继光》这课时,向学生提问:还有无其它办法堵住敌人的机枪。学生七嘴八舌,他们的方法有用木头、石头和其它的东西。我又问学生:黄继光为什么不这样做了,而要牺牲自己?通过讨论,认识到当时的情形下,别无选择,只能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从而体现了黄继光伟大的献身精神。

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是很重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延伸情节,补充课文内容,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如学生学习《狼和鹿的故事》时,向学生提出:鹿使森林遭到了破坏,政府当时会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平衡?学生各抒已见。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训练了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新想法,新事物的能力。教学中质疑困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这就要改变旧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要变“学答”为“学问”,让学生通过“自学——提问——验证”的方式启发学生多提问,鼓励学生标新立意,发表独立见解。同时,教师要充分肯定正确积极的观点,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观点,补充不完善的地方。对问题的解决,绝不能只满足得到结果,而要把功夫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中;把抽象的概念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上。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趋于辩证,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让知识贴近生活,切入实际,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收稿日期:2008-12-06

猜你喜欢

黄继光创造性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黄继光:舍身忘我 英勇无畏
致敬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连:英雄精神将永远传承
探访黄继光叔叔的故居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