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作文教学略谈

2009-03-23李红霞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2期
关键词:多元性书本开放性

李红霞

作文教学始终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体现。然而,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强调写作技巧,轻视了生活感悟与积累;作文命题上,一元立意,而忽略了作文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在“文道”关系上,重“道”而轻“文”,致使作文教学方向有误,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导致作文主体的失落。另外,现在语文课是大人教小孩说话,把大人的话强行“移植”到学生心里,而不是指导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绪等借助语言这个载体传达给他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真正自己想说的话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出来,甚至是头头是道,但这些往往是假话、空话、套话。这怎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失败,语文教学的悲哀呢?为了促进作文教学的正确发展,我有以下粗浅之见,愿与同道共勉:

1. 要注意生活感悟与积累,淡化写作技巧 受功利主义影响,注重意法、技巧的“范文点评”一类的 作文指导书应运而生,《写作指南》《作文技巧》《满分作文》等书籍充斥书店、校园。许多学生在寻找写作“金手指”,渴望“点石成金”,但结果是学生看的越多越不会写作。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有清醒的头脑,从自己做起,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寻找写作的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家创造靠生活,学生作文也要靠生活。一篇好的作文,事实上就是生活积累的结晶。可以说只有学生的生活充实,学生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学会观察、了解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与激情,是解决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闭门造车的唯一办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写作源头有两个:一个是现实生活,另一个是书本世界。现实生活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提供了情景和发展动力。切断了生活的线索,不仅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断了写作源泉。书本世界是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广泛涉猎和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而且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可以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记录现实情景的冲动与书本提供的语言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学生个体的感悟。

2. 作文命题立意应强调多元性与开放性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往往是“教什么、学什么,不考试、就不学”,这种功利、短视行为,不仅影响了作文教学与训练,而且影响了学生写作知识的丰富,表达能力的正常发展与提高。近几年流行的话题作文,确实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很大的选择余地,但基本上还是“大话题”“窄立意”,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往往强调话题的倾向性,材料的意向性,告诫学生审题立意,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因此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多变的内心情感就无法表达出来,这实在是一种“一刀切”的价值判断。诚然,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但不等于作文的常规训练时时处处都要与之相对应。所以,这样的“价值判断”就成了作文教学中的“包袱”,以至于禁锢了作文“立意”的多元性与开放性,从而导致学生只能说假话、大话,内心复杂多变的内心情感则被简单的外衣所包裹,于是生产了一批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的贴金式作文。

3. 处好“文道结合” “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应该说是对的,如若把写作训练当作思想教育那就是错位。“重道”而“轻文”是不足取的,我们应该在重视语文工具课的基础上来引导“道”。因此,作文训练重的“文”与“道”要分清先后与主次,只有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

简而言之,在作文教学训练中,要把学生的生活感悟与积累放在首位,要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引导学生作文立意的多元性与开放性。正确认识“文以载道”之理,践以“文道结合”,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正确地、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才有光明的前景。

收稿日期:2008-10-06

猜你喜欢

多元性书本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手来释卷
从大卫·贝利的时尚摄影看摄影艺术的多元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四书五经有哪些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