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要有人做精致的东西

2009-03-22郑士波

学习博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博览母亲文化

郑士波

相信很多人对作家老村的印象,都来自于他当年那部颇受争议的小说《骚土》。老村的经历相当传奇:当过农民、军人、电视台编导。92年随妻进京,成为自由职业者,在极度窘迫的生活中仍坚持写作。50岁时拿起了画笔,没想到的是,作画的第一周,他的画居然就有人纷纷收藏。后来他越画越好,连美术界权威人士看了也赞不绝口。他说,这年头靠文学写作的方式谋取生活已不可能。老村凭借卖画的收入,实现了写作和心灵的自由。

老村是个很率性的人。无意中说到温榆河,他就爽朗地说:“既然来了,就先带你们去逛一逛。”于是兴致勃勃地开着车带我们绕着温榆河转了大大的一圈。一路上,垂柳依依,荷叶田田,水草丰茂,美不胜收。老村说,在我眼里,没当你们是记者,你们就是两个朋友,对生命愿意理解的人。

乡土,日渐衰落的村庄!

学习博览:90年代,《骚土》发行近百万册,您以创作乡土小说崛起于文坛,评论界称您为“当代最了解中国农村的作家之一”,这样说,是不是因为您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份别样的情感?

老村:我内心对家乡、对那片土地有很深的依赖。45岁以前,我每一次离家来北京,在路上都会哭一场。每次回家,一连许多天,我都睡不好觉。旁边的亲戚朋友、农村的乡里乡亲都会给我讲他们经历的一些事情,这些对我都是很大的刺激。我发现,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是一个特别脆弱的个体,就好像北极的冰山融化了,怀孕的北极熊母亲,因为找不到产子的地方,一直要在水里游,游到最后累死——一个母亲就这样累死了。虽然它叫北极熊,但它实际上也是我们人类的一部分。

学习博览:现在乡村有很多事情发生,具体有哪些事情比较刺激您?

老村:全国农村所发生的事件都是一样的。事件不是问题,最刺激你的是一些细节,比如农村一些人到城里打工,没有挣到钱回家,妻子儿女和他一碰面,眼光里的那一闪,最刺激你。

另外,你会看到家乡一切都变了,河流干枯了,树木也不存在了,村庄也越来越不如过去了。在我们小的时候,村庄最起码是完整的。男男女女是完整的。我十几岁,少年情思萌动的时候,村子里那些最美丽的女孩,会来回地走动。现在,这些都不存在了,村子里已经没有可看的景观了。表面上看是人的移动,实际是文化在移动——文化已经走了。尽管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但国家的西部,确实是一天天在衰落。

母亲,坚强的心灵!

学习博览:虽然农村一天一天在破败,但是那里有生养我们的父亲、母亲,能谈谈他们对您的影响吗?

老村:我生在农村,一个很大的家庭,有几十口子人。母亲作为我们这个家庭的掌管者,的确表现得让子女们敬佩。她一个个地带大了孙子、孙女和外孙;我们弟兄姐妹,在外面工作,有孩子,扔给她,就万事大吉了。除劳作,她还得经常受方方面面的气,一个大家庭又得她去管理。她是个个性非常强的人,一生都没有让人伺候过,八十几岁的时候还种四亩地,种豆子,打几千斤,卖六七千块钱。她自己生活要求很低。我哪个哥有困难了,她还会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点积蓄,帮助他们。

我有个妹妹,原来在烟厂工作,后来因为污染而生病,前年去世了。我们弟兄五个就这一个妹妹,母亲最心疼的就是这个女儿。妹妹去世以后,母亲很坚强,她安慰我们,不让我们伤心。今年五一的时候,母亲让我们都回来看一看,她把我叫到一边说,她做了两次梦,梦见妹妹来找她。她说,她想走,她觉得我妹妹一个人在那边太孤独。母亲93岁了,走路还很利索。我说,你别胡想,根据你的身体状态最少还可以活五年,咱努力一下,一百岁好不好?我鼓励她坚持,然后又把她送到县医院看病。

送到县医院后,我就放心了,带着自己家人回了北京。住院期间,家里几十口人一个个地去看她,她见到每一个人都叮咛。到最后一个,我妹妹的女儿从西安赶回来看她。母亲说,好了,我都见着了,你们走吧。妹妹的女儿走出一百米远,我母亲就走了,自己走了。

写作的目的:

追求人类的文明和温暖

学习博览:您是怎么走上文学这条路的?

老村:首先,是内心对社会黑暗的一种反抗。像我们50年代的人,当时在农村,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公社都经历过。一个生产队的小队长,如果要整死你,他都有办法。你想,这多么恐怖!生活在那种状态下,是比做奴隶还要恐怖的一件事情。当时的户籍制度,把你压榨到最穷的状态,还不让你移动。人是没有尊严,没有自由的。我在街上,看到我们村子特别和善的老头,从来不欺负任何人,他就想把自己的菜拿到街上卖掉,换一点钱去买别的东西,民兵们过来以后按住一顿暴打,打得老人口吐鲜血。十几岁的我经常看到这些事情,受得了吗?我受不了。

在上中学之前,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男孩,跟父母在一个炕上睡。深长的黑夜里,父母亲在不断地说话,内容就是过日子。父母亲晚上睡下,总是“啊——”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明天该怎么过啊?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还是这么“啊——”的一声。人生已艰难到这个程度了。受父母的影响,只要一醒来,我首先是不高兴,压抑。必须读上一个小时书,我才能从那种悲伤的情绪里走出来。

慢慢长大后,读到一些文学作品,让我看到了人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头有一种光明。那就是“文明”。有一种文化的人,知道爱别人和尊重别人。我生活的那个叫做刘家洼的村子里是不存在这种类型的人,我想要寻找这样的人,最终找到村子里为什么会不存在这种人的问题所在。我写作的目的,就是寻找这种光明,追求人类的文明和温暖。

生活,不能成为纯粹的苦难

学习博览: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您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活非常窘迫,有没有想过要转行,做一些别的事情?

老村:没想过。当你内心有一个特别完美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觉得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很重要,做别的都没有意义。有一次,一家电视台让我做撰稿,十天可以赚万把块钱,我也想去啊。但是当我真去了以后,干的不是自己想干的事情,非常痛苦。

学习博览:在你比较窘困的期间,有没有经历一些特别尴尬的事情?

老村:当然有。比如跟人一起吃饭,一个桌子上都是方方面面的头面人物,这个经理那个行长,全都是年收入百万、千万的人。当人家问我一年收入是多少的时候,我实话实说,那帮人一听,脸色全都沉了下来。我太扫人家的兴了!惭愧啊,灰头土脸。我们这些搞写作的人,对那种感觉,是十分敏感的。人不能说太虚荣,但最起码人该像个人吧。别把自己搞得跟个乞丐似的,这实在很要命。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搞自由写作的人都得注意的问题,一定得处理好。

学习博览:您是说现在的写作者应该很早就树立好一种观念,就是不能把自己过得很惨?

老村:是的。过去我在这上面太自信了,老觉得我们这些写小说的,是在给人类做很重要的工作,你们凭什么瞧不起我?后来发现,只要你吃不饱饭,灰头土脸,你就没尊严。如果你不重视这一点,那么生活就可能就成为你纯粹的苦难了。

好的文化产品是要在一种特别悠闲和特别安静的状态下完成的。我见到很多写作者,写上几年,最后精神跟着变形了,原因是物质没跟上。你精神上至少不要变形,才能写出好东西来。国外很多的写作者,多数都是贵族,几代的贵族,然后关注人类的问题。你说,他的境界怎么可能不高?可惜的是,我反省过来,已经比较晚了。

要追求精致的东西

学习博览:您现在手头在做什么工作呢?

老村:我在修改《骚土》,我把嘲讽、冷色调的东西去掉,把最温暖的东西、故事的骨架和最有文化价值的东西提炼出来。我要追求一种精致,语言精致,思想内部结构的精致。举个例子,小说中有一个细节,过去写的时候,没处理好,到现在,我仍然没处理好它,我就停下来,一连两个月,我连电脑都不开,天天想这个细节怎么处理。

在修改的时候,我就想,要做到什么程度呢?批评家白烨曾说过,写文革时的农村状态,时至今日没有一部小说能取代《骚土》。我要把这个版本的《骚土》做到中国作家或者中国文人的书架上如果没有这一本书,他会觉得文学描述的历史,会缺少一块。要做到这个程度才行。

学习博览:您这种追求精致的态度,对年轻人也是一种有益的启发。

老村:这个社会的文化状态有点浮躁,总要有一些人在边缘,在特别安静的地方,老老实实地做一些精致的东西。你要有一点儿才能,有那么一点儿小聪明和小技巧,把你这点儿小艺术品弄好,做得漂漂亮亮的,谁看到都说好。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一些精致的东西。

如果说到了我这个年纪,对你们有什么说的话,那就是:哪怕做一件事情,都要把它做精致,追求高度和高级。这对你的人生来说很重要。

站立在我们自己的

精神坐标上

学习博览:现在很多一线作家的作品不够精致,不仅仅是态度方面的问题,还有思想上的,譬如不够关注人类共同的价值。

老村:我和摩罗交谈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当下中国的文化思想,处在一个瓶颈里头,大家都出不来。三百年来,我们一直在破坏,我们民族一直在自我否定。这个过程,到今天仍然没有结束,还在往深度里走。我们和西方文化的历史行进路线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拿历史横向一切去做对比,因为八国联军把圆明园烧了,或者1894年甲午战争我们输了,就说我们文化出了问题。不能因为三百年的失败,就抹杀掉三千年的历史。回头再看,我们这些东西是坏的吗?它不是。比如说我们每年过春节,几千万人坐火车往家里跑,你说这东西不好?人对土地的依赖,对亲情的依赖,成为一种精神的支柱,这是我们文化里很好的东西。

我有一幅画,名字就叫“站立在我们自己的精神坐标上”,我们一定要站立在我们自己的精神坐标上。当然,我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也不是一个中国文化唯一主导论者。我认为人类文化很多东西是共通的。西方的很多东西,比如说它的司法制度、它的理性判断、科学精神,等等,都是我们民族特别要学习的东西。

学习博览:您对于中国文化的看法,跟许知远在《中国味道》里面提到的高信疆的观点很相似。

老村:我是在2000年认识高信疆老先生的,他从台湾来到大陆。2004年之后的这些年里,基本上是他带着我读书。许多书,先生总是买两本——他一本,我一本。读完后,找一家咖啡馆,两个人坐下来,一谈一个下午。通过高先生,我知道了,我们中国文化的根,在大陆断,但是在台湾,保留并延续了下来。记得先生推荐的钱穆先生的《国史论稿》,钱穆评价自己一生的学问是:做个中国人。跟老先生读书,你会发现我们的文化并不只是四书五经,还有很多生动的部分,我们没有认真对待。先生今年去世了,把自己攒的书和碟,全部送给了我。

我最亲近的人和最尊敬的人在今年的夏天,相继走了。

闲逸才是生命的本质

学习博览:有人把您的画定义为新型文人画,您认同吗?

老村:定义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画了你想画的。你们看我的《闲人野士》里面,很多画顽固地描绘了一个文人的形象。这个形象,实际上是我们民族几千年下来一个固定的东西,我希望能够传承下去。它太美了!当你在读我们的《西厢记》的时候,在读我们的宋词元曲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历史上,我们的文人是这么优美,太了不起了!

学习博览:您认为中国文人一直以来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老村:自由,美,浪漫,温情,爱……实质上是一种闲逸,一种快乐,一种追求生命本质的东西。在西方的文化状态里,很少有咱们这种闲逸散谈的东西,而这恰恰就是生命里本质的东西。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把劳动或者苦难,包括政治附加给我们身上任何的东西,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人类最本质的,就是要舒适,要闲逸,让生命愉快。

猜你喜欢

博览母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妈妈是飞机》
“青少年科技博览”科幻画选登
谁远谁近?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博览书屋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