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教学的实践意义
2009-03-20高德利
洪宗礼主编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这就是“专题”。整个初中阶段共有十个专题,分别是“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我心中的语文”和“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专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活动教学的内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了、变革了、改造了活动对象,实现了学生主体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实现了学生内在需要
我们知道,活动教学涵盖的“活动”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既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人的活动——劳动,也不同于传统教学使用的“活动”概念。传统意义上的活动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被迫参与活动,即学生在被告诉、被教导、被演示的情况下被迫参与活动,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片面活动,即只重视学生接受间接经验过程中的内在的观念活动,忽视甚至排斥学生获取直接的感性的知识。而洪宗礼主编这套教材的十个专题活动,实现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到其它书籍中摘抄,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向他人去请教,其内
容之丰富,观点之鲜明,材料之详实,实属罕见,完全符合这个年龄生活经历生理特征的青少年学习。
二、课内课外的结合
完整的活动是由课内和课外两部分构成。所谓课外活动,主要指具体实践。比如,要了解气候物候,必须要到自然界去观察、了解。下雨时,云层具有什么特点,实际上是一些可操作的、感性的实践活动,进而促进知识的形成。就这一点来说,方向实际上还是向“内”的。所谓课内活动,主要通过作品语言学习掌握作品的观点,了解作者思想,形成或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课外的感知经过不断的概括而逐步形成概念的过程,又是把课内掌握的知识不断适用到外部世界的实践过程。十个“专题”活动教学正体现了这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课内课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学生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学生的才能真正得到了发展。而传统的教学,割断了这种联系,因而形成广大学生一旦参加、从事真正的社会生产劳动,就会产生眼高手低或动手能力不强的结果。
三、活动过程开放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将课堂活动过程视作完成预设方案的不变流程,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课堂成了演“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的主体反而成为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观众”“听众”。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师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和发展。而“专题”活动教学是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适时变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根据21世纪信息社会的需要,设置了广告内容;由于环境的恶化,鸟的减少,“鸟”专题唤醒了学生要从小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由于我国森林面积不多,许多植被破坏,“叶”专题则要求学生从小要做到保护森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洪水、地震、台风、海啸,不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吗?如果我们将这些专题教学稍加引申就会发现这些特点。
四、对课内教学的影响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明确指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专题教学活动给我们的启示:即便在室内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应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活动,而不是静听、静观。大部分学生学习时间在课内,因而我们更应重视“课内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只有将课内课外活动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完成人格健全、认知构建和情感熏陶的任务,才能实现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目的。
高德利,教师,现居江苏姜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