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朔抒情散文创作的局限
2009-03-20肖垚刘正强
肖 垚 刘正强
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中,杨朔是代表着一种创作方向的,被誉为当时散文创作三大家之一。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显现着人们所期待的狭义散文创作的实绩,在那个时代被传颂一时,一些篇章被视为经典。记得我上初中和高中的90年代中后期,语文课本选有杨朔散文作为单元重点课文,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很好。但时隔十年,再去翻看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发现这位曾经煊赫的散文作家竟悄悄地撤离了我们的语文课本,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作品落选呢?也许,社会的、政治的、读者的因素有一些,但真正的关键还在创作本身,作品能说明一切问题。
杨朔的抒情散文代表了散文“诗化”创作方向,众多的文学史都肯定了他的这一贡献。让我们挑出几篇最具诗意化的散文来分析他的创作,看看究竟能有一些怎样的思考。《荔枝蜜》已烙在了我们那一代学生的记忆里,《茶花赋》、《雪浪花》、《香山红叶》给我们深深的印象。当再一次细读这几篇散文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种模糊的好的印象,它已引起了我强烈的思考欲望。以前的欣赏只是泛泛的印象感觉,不涉及任何创作规律内在的思考。当拔开那层掩盖在其上的红花翠叶之后,一个清晰的骨架已呈现出来。因此,在杨朔的散文世界中,一切纷繁复杂的表象下面都可以找出一些简单的构架。
毫无疑问,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散文材料还是很广泛,空间的跨度也很辽阔,并且在具体的事物选择上也注意事物本身的诗意特征,枫叶,浪花,茶花,蜜蜂等事物在我们的视界里(传统中也如此)都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带褒义感情色彩的,作者能借助这些事物再融入自己的体验或传说故事来营造意境,生成一种独特的散文文体,一般的阅读印象便是如此。但当仔细去思考他的散文构筑方式时,同时也发现一个让我惊讶的现象:散文创作样式的同一模式,或者说复制现象。以上所举的四篇文章进行解析,为了便于明晰的理解,示图如下:
《荔枝蜜》通过我对蜜蜂的感情为线索,以喝荔枝蜜的甜美生活体验,而抒发对劳动人民对甜美生活的创造的情感,最后升华到自己变成蜜蜂;《茶花赋》以我在异乡求人作画解乡愁为由,联系自己在云南见到茶花之美,而抒发劳动人民创造生活之美的情感,最后画与茶花成为一体;《雪浪花》以海边礁石议论的见闻为发端,通过描写老泰山一生为线索,而抒发祖国建设就是千千万万的老泰山的集体力量所成,最后升华到老泰山就是一朵雪浪花;《香山红叶》通过我游香山为绪,穿插老向导的动人叙说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人们对香甜事物只有在好的时代才能自觉的情感,最后升华到老向导也成了一片可爱的红叶。这四篇文章都采取借物抒情的方式,从具体的事物联想到生活美好的一方面,其想象方式和想象的过程也显现出基本一致的倾向。
横线上下则是作者设计的两条抒情线索。以上部分是文学的显性层面,是审美抒情,其构造方式是完全同一的,由一物而想到这种事物所对应的一个褒义审美特征,并通过这种审美特征象征人的精神品格,最终达到物与人的合一。以下部分是政治的隐性层面,属政治抒情,其表达没有超出诸如生活、人民、劳动、集体、时代等范畴,体现着时代的鲜明烙痕。而连结这两条线索的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体验,既是他所借的那个物本身所能具有的特征,同时又指向抒情双线中那些体验的对象,对象在享受着这些美好情感时,同时又显现着这种美好的精神品质,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将物与人实现合一。这样就呈现出了杨朔散文外在表现庞杂而内在同一的精神模子,就好比我们工业生产中的模具一样,用的是同样的模子,塞进的材料不一样罢了,有些人感觉出它们的花花绿绿,煞是可观,而细致的人则看出了他们不过是规格稍有出入,内里骨架却完全一样的东西,久而久之便感觉出单调来。这恐怕是杨朔散文致命的软肋吧!
也许,在今天这样一个偏重个性和审美的时代里去苛求杨朔散文,显然是一种苛责,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宽容一些,回到他的创作年代,那样的散文就是难能可贵的。可淘洗经典的重要液质莫过于时间了,时间的长河流得越远,我们的宽容也就越少,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而无法让评价的法则圆满,结果只能是像杨朔这样的作家在反前一阶段的畸形要求下被抹煞了。又说回来,任何一种怎样的模子,他也会产生成熟的作品,骈文就是一幅戴在创作者身上的镣子,但镣子也能成就人,王勃不也能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千古绝唱吗!但《滕王阁序》只能是唯一的,我相信,在一种正常的批评风气里,杨朔的散文极少数还会时不时地被人提起,会在某一个时期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
肖垚,广西师范学院2007级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刘正强,湖南雅礼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