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三学生的英语听力焦虑

2009-03-20季森巍

考试周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三学生教学对策

季森巍

摘要: 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之一。高三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本文旨在探讨导致学生听力焦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 高三学生 听力焦虑 原因分析 教学对策

一、引言

焦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情感,属变态情绪之一,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担心、自我怀疑、带有恐惧感的主观情绪。早在20世纪40-50年代,焦虑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及实践中关注的焦点,如Sarason及其同事编制的“考试焦虑量表”。进入20世纪70年代,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更加广泛的关注。自80年代以来,大量研究都对学习中存在的焦虑感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Horwitz(1986),Philips(1992),Cheng(1999)等采用外语课堂焦虑感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简称FLCAS),分别以不同的语言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但均得出一致的结论,即外语学习焦虑和外语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关系。

E.Horwitz,M.Horwitz & John Cope(1986)在针对外语课堂焦虑这一现象时指出,焦虑是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的一种心理现象,学习外语听力最容易导致学习者产生焦虑的情绪,并指出由焦虑引发的听力障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Vandergrift曾指出,听力理解原非一项被动的活动,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主动过程。听者必须记住所听到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结构,并能快速、有效地处理语言输入。如果课堂内被动的听力任务过多或过难,学生就容易产生焦虑感,而这种情绪是影响学生听力学习的最为关键的心理变量之一。

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高三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教学对策。

二、原因分析

高三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焦虑情绪,我认为主要源于以下的几个因素:

1.高考英语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求较高,而听力的比重只占了1/6。

在目前的英语学习中,学生更加注重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训练,却忽略了平时的听力练习,也不重视听力的学习策略,从而在做听力时心生畏惧,显得信心不足,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2.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存在于空间,只停留在时间,稍纵即逝。

从对学生的调查中可以得出:在听英语的过程中,说话者的语速快、思考时间少、听的遍数少等情况均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如果听力材料较难,学生不熟悉话题,不理解句子,则更易紧张。针对学习焦虑的研究也表明,所学材料越复杂,抽象程度越高,学生受情绪干扰的可能性越大;而较简单和较为形象的学习材料,受焦虑干扰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由此可见,听力自身的特点——快速、连续、转瞬即逝,引起了学生的焦虑情绪。

3.英语听力能力是一项需要刻苦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的,不仅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保证。

学生虽然每天都进行20分钟的听力训练,但在听力能力上没有感到明显的提高,这也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产生怀疑,从而引起焦虑情绪,即焦虑来自于学生的自我怀疑。

过度焦虑会对听力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带来危害:首先,高焦虑容易分散注意力,干扰正常的理解过程。学生在遇到不熟悉的话题、长句难句,甚至是生词时,会产生紧张、不安情绪。这种烦躁状态会影响接下来的做题效率,从而使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也大打折扣,最终影响听力成绩。其次,过度焦虑对思维过程有瓦解作用。成功者往往能根据听到的信息和有关线索,采取适当的策略。即使遇到干扰或理解失败,也能采用积极的矫正措施,调整思路,认真应对,作出正确的判断。而过度焦虑者由于焦虑情绪的困扰作用,使他们的思维活动陷于呆滞和凝固状态,无法灵活调整策略,从而难以正常发挥思维能力,作出合理的推断。

三、教学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焦虑情绪在英语听力中普遍存在,学生的焦虑程度较高,英语听力成绩就较低。因而,教师应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使用恰当的听力策略,尽量减轻他们的听力焦虑情绪。

1.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听力的特性,树立提高听力的信心。

听力的过程,是听者对言语符号接受解码的过程,听者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过程,因而出现焦虑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针对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也表明,适度焦虑情绪的存在,不仅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有助于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引起他对该课程的重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章兼中,1986)。只要在听力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遇到障碍,也还是能发挥应有的听力水平的。

2.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分辨关键词句的能力,不仅要听辨因素、单词、短语和句子,还要听辨重读、弱读、连读、同化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多渠道地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听力预测和推理能力。比如平时做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时的文章或一些听力材料都可以积累起来作为知识储备。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听力训练中端正态度,严肃对待,认真答题,因为听力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平时练习量的积累。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以积极、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排除恐慌心理。正如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所认为的,能使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的环境才是最佳的语言习得环境。

四、结语

高三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给部分学生的听力学习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在听力过程中,适度焦虑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听力能力的提高;而过度焦虑则会使人变得自卑,失去自信,使人的认知活动受到阻抑,影响听力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三学生在平时要学会应对焦虑情绪,积累学习策略,这样才能在听力测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Spielberger,C.D.Manual for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From Y)[M]. Palo Alto 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3.

[2]Horwitz, E. K., Horwitz, M. B., Cope, J.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125-132.

[3]Cheng,Y.,Horwitz,E.K.,Schellert,D.L.Language anxiety:Differentiat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components[J].Language Learning,1999,(9).

[4]Philips,E.M.The effects of language anxiety on studentsoral test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76).

[5]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6]杨晋.英语学生焦虑感和听力理解的关系[J].外语研究,2000,(2):54-57.

[7]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22-126.

[8]刘世文.焦虑情绪对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2001,(2):96-100.

猜你喜欢

高三学生教学对策
直视骄阳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