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的非正式学习模式分析
2009-03-20张彦美张学秀
张彦美 张学秀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非正式学习理论,针对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提出了自主学习式、基于问题的协作式、课题引领式等三种非正式学习模式,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教师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 学习模式
“非正式学习”是相对正式学习(包括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形式。[1]研究表明,非正式学习广泛地存在着,随时随地可以发生,并且能够使个体获得大量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对个体目前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有直接的帮助。
从教师获取知识的情况来看,国外研究表明,教师职后所获得的新知识90%来自他们在工作单位进行的非正式的学习活动。[2]网上活跃的各种自组织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它的学习是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主要依靠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传递和渗透知识,是由教师自觉自愿参与而自发形成的,也是非正式学习的一种。
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学习发生在与共同体资源(领域专家、优秀教师、同辈教师、技术制品)互动交流过程之中。网络及基于网络的工具支持教师学习的发生,学习形式是灵活的、非正式的。笔者从实践操作层提出了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中非正式学习的三种主要模式,并进行了阐释。
1.自主学习式
自主学习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强调教师自主选择认知工具,确定学习目标、内容,通过多种交互方式主动探究学习过程,实现有意义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
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通过网络查找信息、参加兴趣小组、写BLOG、参与社区讨论、通过网络交流工具获取帮助等。教师以自我独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包括类比过去经验或自我反思、自我导向学习、上网搜集资料、浏览信息、收听或观看媒体节目、问题学习、模仿或观察学习。透过人际网络间互动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包括与他人交流探讨、向他人请教咨询、督导式学习和互助合作学习。通常,教师与领域专家、优秀教师互动,共同完成相关任务。当教师内化这一互动时,学习发生,促进教师认识发展;当学习发生在同辈教师之间,同辈教师对某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造成同辈教师之间的认识冲突,通过教师个体的同化或顺应寻求教师认识平衡,促进教师认识发展。
2.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式
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是协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学习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经验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教师学习的内部动机。
网络技术环境使学习共同体持续的交流协作活动成为可能,主要包括沟通工具(如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即时交流工具、BLOG等)、协作工具(如交互电子白板、WIKI等)。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师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后,利用非正式学习的形式积极与同事交流、沟通,互相学习与模仿。对于新教师来说,边缘化的参与,如学徒制,让新教师在虚拟工作情境中通过观察老教师和专家的行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逐渐参与到更多的教学活动中来,是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方式,也是一种情境学习的方式。教师们同样的工作环境与经历,使他们通过商讨、争论等非正式学习形式产生对工作非常有利的建议和方法,教师群体通过共同探讨、互相观摩、相互交流、分享经验,能够更加迅速地帮助教师成长。非正式学习是一种隐含式的学习,源于直接的交互活动及来自伙伴和教师的丰富的暗示信息。另外,由成员共享的问题,有助于成员建立起对共同体的责任感,增强成员的归属感,形成共同身份。
3.课题引领式
课题引领式是指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诊断性调查,设计课题,或根据骨干教师提出的建议,选择课题,使每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承担一定的任务,促使教师自主学习,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它既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计划的,既可以是有结构的也可以是无结构的。网络提供大量的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资源、课程计划、参考资料、支持工具等,教师(或任何访问这些站点的其他人)都能够参与到课题研究的活动中。在这里,参与研究的程度也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参与者一般是出于个人的兴趣,与完成作业无关。但是,忠实的参与者会逐渐投入到正式的课题研究之中,因为研究的问题正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直接关涉他们的专业发展的。各个课题则大都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源于解决问题的意愿,源于研究和创造的冲动。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2]毛齐明.教师的非正式学习简论[J].教育科学论坛,2006,(2).
[3]陈颖钊.基于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教师区域培训的模式[J].教育信息技术,2008,(8).
[4]尚茹.非正式学习与中小学教师成长[D].河南大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