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民主在非洲又受挫
2009-03-19
扎 西
在军方和反对派的联合压力下,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民选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17日被迫宣布下台,以非正常程序完成了政府更迭。为什么不能通过正常选举换掉他呢?这个听上去十分简单的问题难倒了无数第三世界的民主国家。就在此前一天,塞拉利昂执政党全国人民大会党与反对党塞拉利昂人民党之间的对立在首都弗里敦发展成骚乱。十几天前,另一个非洲国家几内亚比绍的总统遇袭身亡。
民主和非洲似乎成了一对尴尬的情人。上世纪90年代初,在西方的直接引导下,非洲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多党制,走上民主化改革之路。在这之后,针锋相对的竞选演说开始在非洲出现,带来这个大陆罕见的多元政治新风。但在西方难得一见的大规模街头骚乱也出现在非洲很多城市,一发而不可收拾,非洲的很多总统府、议会大厦,乃至警察局都成为反对派围攻的对象,军队在忙着选边站,社会人人自危。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亚洲、拉美等广大植入了西方民主选举的地区,带来的混乱恶果出乎西方很多民主理论家的预测。怀疑和愤怒开始在第三世界蔓延,但可以理解的是,西方也很难公开认错。
18年前,美国知名学者亨廷顿在《第三波》一书中论述了上世纪70—90年代的世界民主浪潮:“民主化的运动是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在15年中,民主化的波涛席卷了南美,横贯拉丁美洲,来到了亚洲,冲垮了苏联集团的专制政权。”不过,18年后,能顺利进行选举政治,平稳实现政府更迭的还是几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数据显示,自1974年以来,已有90多个国家过渡为民主政体,而目前陷入困境的有50多个,包括大多数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亚洲8个民主政体中的4个、已转型为民主政体但未加入欧盟的前苏联国家,以及非洲的几乎所有国家。西方民主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扩张实践中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因为民主制度的软弱、不成熟,不能有效地进行社会整合;二是这种制度在扩大民众参与的同时激化、加剧了原有的种族、族群矛盾,造成冲突升级,政治制度的变革损害了政治稳定。
不可否认,相对于过去的政治体制来说,非洲实现民主政治是一种进步。但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民主出现并成熟于西方世界,其产生和发展具有西方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条件。当带着西方特点的西方式民主嫁接到别的国家时,出现水土不服在所难免。对此,学界有较为深刻的反思。
首先,西方民主的移植缺乏所在国的国情基础,尤其是制度基础。一种民主制度的效果如何,根本不在于其本身的架构,而在于它同这些国家特定的社会生态相契合的程度。在西方,以多党竞争的政党体制、代议制民主、三权分立等为特征的民主形式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相当程度的社会分化及价值多元化、法治社会等相联系的,而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这些外在条件还不充分或者存在很大的欠缺,对“西方民主的移植”忽视了“国情土壤”的适应性。
其次,为了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民主,西方简单地把民主规定为多党制下的选举制度。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西方民主目前在很多国家被大大简化为选举程序,试图通过“一人一票”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第三,民主的运行规则因缺乏法治文化的积淀、法治社会的基础不能得到有效地遵守。民主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运行,虽然具备符合民主原则的规则和程序,但实践运行的质量很差。
西方式民主在发展中国家遭遇挫败的同时,也提出来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何种模式才能带领发展中国家走上稳定发展之路。世界的未来也根植于此。正如中国社科院学者房宁所言,民主并未死亡,相反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民主探索和实践正在展开。而“第三波”民主的退却启发出许多新的思考,它至少告诉我们,民主具有普世性,但西方的民主模式并不是普世的。民主,还是要靠各国人民自己探索,还是要走自己的路。▲(作者是安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