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石盆景制作探讨

2009-03-18杨淑兮张利文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竹石盆土山石

杨淑兮 张利文

竹石盆景是以竹石为主要材料,经艺术加工使竹石二者有机融为一体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要在明确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认真选材,精心组合,巧妙制作,细心养护,为此,才能制作一盆高雅的竹石盆景艺术。

1竹的选择造型

1.1竹种及母竹选择

我国竹的种类繁多,变种、变遽、栽培品种合计有500多种,但制作竹石盆景的竹子应以竿形奇特细小且低矮、叶片狭小、生长缓慢的小竹类为宜,如佛肚竹、龟甲竹、罗汉竹、观音竹、紫竹、方竹、凤尾竹、菲白竹、菲黄竹、黄金间碧玉竹、斑竹、米竹等。宜选竿细、竿基有鲜芽的竹篼为好,要求选 2~3年生的竹鞭或1~2年生的健壮竹株为繁殖母竹,挖掘时不能撕破竹蔸损伤干基。

1.2竹苗培育

1.2.1盆土选择。盆景竹苗在育苗期多选用透水性好的瓦盆或泥盆,培育观赏竹一般以肥沃疏松透水透气性好的酸性、微酸性、中性壤土为好,可用红黄壤、细砂及腐殖土配制,为防止大中型竹猛长,腐殖土比例不能过大,也可加入一些干燥的岩粉、砂石以控制竹子的生长促其矮化。

1.2.2育苗方法。将选好的竹蔸植入盆内,育苗期内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无杂草。依不同竹子盆景的不同要求,竹苗培育方法常见有3种:一是定向培育法,根据盆景制作的造型设计,创作意图来决定培育竹苗的方法,如竹形奇特、节间膨大的佛肚竹常进行埋竿育苗;二是截干蓄枝定向培育法,出芽后将竹鞭连同竹竿、鞭芽、鞭根带宿土掘起,根据竹的类型、大小不同按一定的高度(一般小型竹25~50cm、大型竹50~100cm)将主干2~3节处剪断,并将侧枝距主干1~2节处全部剪除,剪口用塑料薄膜包扎以防水分蒸发,待新竹破土而出后略加修剪;三是挖鞭扦插育苗法,当新竹出土后控制肥水进行培育,使竹矮壮、老态、青翠,经过控制生长的竹秧完全依靠竹蔸内的养分和有限的盆土吸取养分,故新竹都较纤细。

1.2.3竹苗矮化。盆景中的竹宜矮而小,在培育养护过程中应控制竹子的高度:①浅盆适栽,盆竹移植时先置于普通泥盆中,经1~2个月的缓苗期,成活后再移植到浅盆中,填较瘦瘠的酸性沙壤土,若盆较深盆土过多或培养土过肥沃,竹子根系生长速度过快,竹子的高度难以控制。②留好新笋,7~8月为盆竹的发笋盛期应留好需要的笋,此时的笋节间短而粗壮成竹质量好,对于节长、位置不当、生长过密过弱的笋要及时剪除。③及时剥笋,新笋出土7~10天后高约8~10cm时依生长情况每隔1~2天由下而上剥除1~2张笋壳促其提前成熟,抑制生长促矮化。④少追肥,盆景竹尖尽量少追肥,即使要施也只能使用薄肥,用0.5%~1%复合肥,少用纯N肥,为使盆景竹生长健壮可适当追施P、K肥。⑤适时控水,竹子虽然喜湿润但在新笋出土和旺盛生长期应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偏干,置阳光下控制顶俏生长促其矮壮,炎热干燥的天气为防竹子缺水叶尖焦枯可每天向叶面喷水2~3次。⑥及时整形,留好的竹笋达到造型所需的高度时应去顶梢促侧枝,侧枝达到一定高度时也要去除梢尖,保持竹子矮小。

2石料选择加工

我国山石种类极为丰富,各地山区、丘陵甚至江河都有适宜制作竹石盆景的石种,石料依其质地不同可分为软石和硬石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因硬度、形态、色泽等各不相同而分为许多石种。

2.1软石

其吸水性好便于锯截雕刻,可塑性强,缺点是易风化、质感不强、神韵不及天然硬石,常见的有:砂积石,有土黄、灰褐及棕红等色,利于寄生苔藓和栽植小竹而富有生气;芦菅石,有褐黄、灰褐、棕红等色,具有管状纹理和奇峰异洞;海母石,色白宜作雪景;鸡骨石,有红、褐、灰、土黄、乳黄等色,表面皱纹复杂多变,秀漏的特点较显著。

2.2硬石

其具有独特的皴纹、色彩、形状和神态,不易加工,多取天然形态较佳者经锯截拼接胶合而成。常见的有:钟乳石,多为白色,也有黄色、琥珀色,形态浑朴呈峰状,多利用其天然形态作拼接;英德石,俗称英石,有灰色、灰黑和浅灰色,正面体态嶙峋,皴纹多变,背面平坦;千层石有深灰色、土灰色,似一层层石片堆叠而成,每层颜色不同似山水画中的折带皴;砂片石有青砂片和黄砂片,外形线条浑圆柔和,锋芒挺秀,表面呈均匀细砂粒状,有片状、棒锤状等;斧劈石有浅灰、深灰、灰黑、土黄、土红、夹白等色,纹理挺拔、刚劲有力,劈切后呈修长的条状或片状,石纹如山水画中的“斧壁皴”,宜表现山峰峻峭雄伟挺拔的高山;龟纹石有灰白、灰黑、褐黄等色,表面具龟裂纹,体态浑圆极富岩壑态势;太湖石有深灰、青灰、灰白、土黄等色,线条浑圆柔和,有奇态异形的洞穴穿透;宣石色白稍有光泽适宜表现雪景,表面皴纹细致变化丰富;孔雀石色泽翠绿有光泽,结构成片状或蜂巢状,卵石白色至绿、灰、黄、紫、黑各色都有,色泽光滑。

制作竹石盆景除了可选用以上种类山石外,也可用山石代用品如木炭、朽木、煤渣、水泥等通过人为加工获得理想造型乃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山石以消瘦、挺秀者为贵,臃肿肥胖者不可取。

2.3山石组合加工

竹石盆景中的山石,多数是根据立意构图把自然形成的石料经锯截雕凿后加以粘合,以符合景物对山石形态的要求。山石组合时应注意山石的质地、颜色、纹理应基本一致,以求和谐、融合、浑然一体。石料的加工主要是锯截和雕凿,在加工前应仔细观察山石进行反复比较,依构图需要定好保留部分划好锯截线,锯截时应将底部切平以便和盆面接合。雕凿要根据设计构思和石料本身的纹理来进行,不同的地貌中,山形有着不同的轮廓特征,表现这一地貌时须先雕凿好轮廓,打轮廓时不但要考虑石料正面还要考虑石料的侧面,若是四面观的还要考虑山石的背面。在打好轮廓的基础上进行细部雕凿,细部雕凿考虑设计要求又要结合山石本身的纹理特点,雕凿时一定要注意皴纹的选用,以自然山水为师从中提练皴法,尽量利用石料原有的自然状态加以发挥改造,力求自然,尽量不露人工痕迹。要使山石表面纹理脉络细腻自然,嶙峋多姿,雕凿时必须使纹理褶皱有粗细、深浅、曲直、断续、分合、疏密等变化,避免生硬做作现象。石料雕凿后常有加工痕迹影响美观,为了去除山石不美的棱角或解决雕凿痕迹问题,硬质石料可采用水磨或用盐酸化学处理,如果是松质石料雕完后可用铁刷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刷几遍,使纹理保持自然,吸水石料可在盆景制作后使石面生苔掩盖雕痕。

3盆的选择

造型优美的竹石盆景只有配上大小适当、深浅恰当、款式色泽相配的盆,才能衬托出竹石盆景艺术品的高雅和生气。竹石盆景可用紫砂盆、陶盆、瓷盆、大理石盆、云盆等,形态主要有长方形、椭圆形、圆形及不规则形等,可根据造型需要而定。竹石盆景选盆时应注意质地素雅、淡朴为好,盆的款式应与景的格调一致,若竹石姿态苍劲挺拔,则要选外形线条刚直的四方盆,以表现雄伟景观的阳刚之美,若竹枝垂柔婀娜多姿,石浑圆则选择盆形以曲线的圆形、椭圆形盆为佳,于表现秀丽的风光显示阴柔之美。同时盆的色彩应与竹形、叶色、石形、石色相匹配,以浅色和素色为主,如竹石盆景配以紫砂陶盆更见古雅沉朴。

4竹石盆组合布局

4.1布局试作

景物布局是竹石盆景成败的关键,必须认真细致。竹石在盆内组合布局时要突出重点,更要兼顾全局,注意前后层次和左右开合以产生强烈的节奏感、起伏感,做到疏密得当,给观赏者留下联想的余地,这种作品才能耐人寻味,同时还应处理好景物间大与小、虚与实、聚与散、露与藏、呼与应的关系。竹竿以奇数为佳,3竿、5竿或7竿,所植位置应在盆中一侧或左或右,如值于正中艺术性顿失,其余空出的盆面放置奇石再嵌满青苔,否则有伤雅观。制作竹石盆景在山石固定前,需依立意构思对所选材料进行多次试作,即将各种材料按构图的位置进行摆放,该布石的布石,该种竹的种竹,通过反复审视调整,有时还需更换一些材料使效果大体合乎理想,经反复调整即可确定布局,并绘画草图,定好各景物位置,用铅笔将主要景物位置在盆内做记号,石料、配件等进行编号以免胶合时出错。

4.2胶合栽植

山石胶合前需先洗净盆面和山石拼接面,过于光滑的接面可用钢刷或砂轮打磨一下以利胶合,两块石料胶接纹理要一致,纹理的方向也要协调。胶合山石常用的方法是用水泥砂浆粘合法,其次是用化学粘合剂粘合法。效果最佳的是用107胶调合水泥,再根据石料颜色调配有色水泥,使之与山石颜色接近吻合,也可用同种山石粉撒到接缝水泥上,达到合缝合色的目的,胶合顺序为先大后小,由后至前,由里及外。胶合必须既要使山石与盆面结合得好,又要使山石之间结合得好,不能漏水也不要有多余的水泥外露,可用毛笔蘸水洗刷沾在山石外面的水泥,胶合后的石料必须保持湿润,不可在烈日下曝晒,以免干得太快胶接不牢,胶接后盖上湿布移至阴处,定时往湿布上洒水,使水泥很好地凝固。胶合的水泥完全凝固干透后,依布局要求将竹子等植物材料栽在预定的位置上。栽种时因填土较少,栽后应做好竹子等植物的扶持固定工作,防止竹子等植物倒伏移位,定型后再拆除绑扶物。

5竹石盆景培养

5.1露根培养

为增加竹石盆景的美感可在竹子入盆时,将根提高栽植,在根部周围壅培馒头状土堆使根不外露,待竹子生长发育一段时间后将根部表土分多次除去,或栽种一段时间后浇水时有意提高浇水位置冲刷表土,使一部分竹根裸露于表土之上呈现悬根露爪之势显示竹根之美态。

5.2整形修剪

竹石盆景的格调要以萧疏为妥,若过于繁密会显得杂乱无章成野草乱石一堆失去盆景趣味,所以盆景竹要常修剪,依其姿态宜留者留之,不宜留者去之,务使疏疏落落,有潇洒之姿合乎画意。

5.3铺苔育苔

竹石盆景中应铺苔,有苔则景活,景活则有生气,铺苔能保持盆土不流失且青苔的颜色和景色配合在一起可增进盆景之美,同时可减少盆土水分蒸发,有利于盆景的养护,铺苔应依照竹林中凹凸的地面而铺,不能铺得平整光滑,可从树基、墙角等荫湿地铲下苔藓直接铺贴在山石土面上,置荫湿处培养。若山石棱角凹凸多苔藓难于铺贴,或要使苔藓长得均匀茂盛,可将挖取的青苔凉至半干再揉碎用水调和盛在透明的大口瓶里,接受阳光照射但忌强光,瓶内液体会很快发绿越来越浓,然后将此溶液洒在需要铺苔的部位,置有光线而无强光直射之处保持湿润很快可长出青苔。

6点缀配件

在竹石盆景中安置配件可突出主题、创造意境、渲染环境,使盆中景观更富有诗情画意,配件的种类常见的有亭中、楼阁、舟桥、人物、动物等,质地有陶质瓷质、石质、金属质等,竹石盆景配件以陶质为佳,色彩素雅为宜,配件的配置要灵、巧、少,并注意与观赏竹的内在联系,根据盆内题材、山形、布局等因素综合考虑,摆放时依形就势,顺其自然,巧妙地结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中景物来表现自然界的竹石风景意境,也即摆放位置一定要适当宜亭则亭,宜榭则榭,同时配件摆放还应精益求精不可滥用,应根据盆景主题意境、规格情况而定,一般1~2件即可。还应注意配件与景物大小的比例应协调,把握近大远小,下大上小的原则。

7题名

竹石盆景题名是在制作完成后给作品赋予高雅贴切、形象生动、凝炼、含蓄的题名,通过题名扩大和延伸盆景所要创造的艺术境界,起到点明主题、深化意境、引导欣赏、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用。竹石盆景的命名要注意艺术性和科学性,一要能突出主题,名与景应一致。二要含蓄,给观赏者留有想象的空间。三要高雅反映向上的人生观和积极的思想情感。四要精练,寥寥数语就能使人浮想联翩,也即命名要独特而又有深意。

8竹石盆景养护

8.1养护环境

因竹子喜湿好光,所以竹石盆景宜置于温暖湿润背风向阳处,夏季不能曝晒,最好放在荫棚下水池边,冬季不耐寒的竹种要搬入室内保暖防寒,翌年清明气温回升且基本稳定后再出室养护。

8.2浇水

竹石盆景平时应保持盆土湿润,并常向叶面喷雾但忌积水否则易引起烂根。春夏新竹旺盛生长期应控水,将盆土保持偏平状态,并多晒太阳,防竹子长高维持矮化的外观。

8.3施肥

竹石盆景平时应适当控肥,以防止竹子猛长或叶面生长过大失去原有的景观效果,但竹子缺肥叶又会发黄,为保持植株叶色(下转第43页)(上接第22页)翠绿可每年施1~2次腐熟有机肥,可刮去盆土表层3~10cm后,施入适量腐熟有机肥,再盖一层新土,保证盆景竹常茂青翠。

8.4修剪

竹类生长快出笋多,平时应注意修剪,保持竹石盆景的优美姿态,对于重叠枝、交叉枝及影响造型的枝条随时修剪,对于生长过长的枝条及时短剪,定型后的竹石盆景一般可将再出的新笋及时拔除,以免扰乱竹子盆景的造型和消耗养分影响母竹的长势。

8.5翻盆

竹类根系生长快,竹石盆景应每隔2~3年翻1次盆,时间以4~5月为好,翻盆时要注意保护鞭根上须根,剪除枯根、病虫根、老化根,适当留些旧土,换肥沃疏松培养土,翻盆后置庇荫处养护保持盆土湿润,勤向叶面喷水,以防叶片枯萎。

9小结

竹石盆景成型快易管理,是综合树木盆景、山水盆景之长,但制作较为复杂,要求制作者掌握树木与山水两类盆景的制作技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还需要继续探索不断拓展其形式、内容及创新制作技艺。

(收稿:2008-08-14)

猜你喜欢

竹石盆土山石
竹石
夏季越晒越美的五种花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竹石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难忘“竹石”监督
盆栽茶花掉蕾怎么办
全山石
名家古诗系列印之《竹石》
冬季盆花烂根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