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异思迁的妙用

2009-03-18

学苑创造·C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粘液染料化合物

佚 名

英国化学家柏琴,青年时就读皇家理工学院,曾与老师一道从事科学研究。他们尝试从煤焦油中提取治疗疟疾的特殊药物——奎宁,虽然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观察和实验,但一直没有取得进展。

有一次,柏琴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了一种粘着力很强的粘液。虽然老师说这与提取奎宁的实验目的无关,但柏琴却对新发现的粘液产生了兴趣。这东西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呢?柏琴在心里不断琢磨这位不速之客。于是,他偷偷地转换了老师安排的研究方向,开始对粘液进行研究。当他试探性地将苯胺和重铬酸钾与粘液化合后,得到一种黑色的粘液,又加入少量酒精,发现化合物紫光闪烁。柏琴将化合物涂在布上,发现染色的布变得色彩鲜艳且洗不褪色。他顿生灵感,心想这不是可以用来制作染料吗?这时,柏琴早把提取奎宁的事抛诸脑后,全神贯注地研究起染料来。

不久,一种名为苯胺紫的人工合成染料问世,这项发明创造成果,对纺织印染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正是柏琴“见异思迁”的成果。

“见异思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作为贬义词使用,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然而,在创新过程当中适当“见异思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在“见异思迁”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迁”的前提是“思”,如果不去思考“异”的本质或机理就去东迁西迁,最终只会一事无成。只有三思而后“迁”,才能真正领悟此法的奥妙。

猜你喜欢

粘液染料化合物
科学“清嗓”粘液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神奇的粘液菌
欢度佳节,芝加哥河又“绿”啦!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染料、油和水
鼻涕虫爬行的秘密